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香山碧云寺

(2014-06-15 12:45:40)
标签:

香山

碧云寺

石牌楼

金刚座宝塔

水泉院

分类: 游山玩水

香山碧云寺

    香山碧云寺就在香山北门附近,可从未进去过,6月10日去闵庄路的四S店保养完汽车,已10点多了,顺便去了一趟香山。

    我们沿香山南路、香山路、碧云寺路直奔香山北门,可是在首农停车时又是20元不限时,就想再找个便宜点儿的停车场。没想到一路往上开,七拐八拐,竟然一猛子就围着碧云寺转了一大圈,等停车一打听,敢情到了香山西北门。这回可好了,门前没有停车场,省下的停车费正好买了碧云寺门票。香山碧云寺

    (我的相机送修了,照片均为老伴儿所拍。)

 

          香山塔后身甲1号香山碧云寺

 

     金刚宝座塔掩映在绿树之中
香山碧云寺

   

     西北门内侧,我们的车就停在门外。
香山碧云寺

 

   碧云寺门票10元,老年证无效,老年优惠卡也无效。

香山碧云寺

    碧云寺始建于元至顺二年(1331年),原名碧云庵,至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明正德九年(1514年)和明天启三年(1623年),太监于经和魏忠贤先后对碧云寺进行扩建,具有明代建筑特点的碧云寺基本形成。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乾隆皇帝对碧云寺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扩建,新建了罗汉堂、金刚宝座塔和水泉院,形成了现在的规模。

香山碧云寺

   碧云寺位于香山公园内的北面,全寺依山而建,坐西朝东,整个布局是以排列在中轴线上的六进院落为主体,南北各配一组院落,占地4万余平方米,殿堂依山层层叠起,堪称西山最为美丽的寺院。于1957年被北京市政府列为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香山游览图

香山碧云寺

 

 

     碧云寺游览图

香山碧云寺

    进寺门,石狮峙立两旁,雕琢精细,形象威猛,是明代留下的较好的石狮之一。香山碧云寺

 

香山碧云寺

 

    山门两侧有清代旗杆基石,

香山碧云寺

   

    山门上有蓝底金字匾一面,上用汉、蒙、满、藏四种文字书写碧云寺,为乾隆手书。

香山碧云寺

 

香山碧云寺

 

香山碧云寺

 

    第一进院落是山门殿,殿内两尊金刚力士塑像是佛教守护寺门的神将,俗称哼哈二将。香山碧云寺

 
    1992年重塑的哼哈二将,高约4.8米,头戴宝冠,手执金刚杵,形象逼真,色彩鲜明,体态刚劲,是一对价值极高的雕塑艺术品。
香山碧云寺

 

    殿外两侧分列着钟楼和鼓楼。
香山碧云寺

 香山碧云寺

    第二进院落是建于明代的弥勒佛殿,存有明代铜铸弥勒佛像。

香山碧云寺

 

香山碧云寺

 

 

    第三进院落是建于明代的大雄宝殿,也称释迦牟尼殿、能仁寂照殿,是碧云寺中等级最高的一座殿宇。大殿面阔三间,后出卷棚式抱厦一间,庑殿顶。殿内的塑像群反映的是佛祖释迦牟尼讲经说法的场景。

    院内有一座方形的放生池,四周围以石栏,池上架有一道单孔石拱桥。明代池中放养有很多金鱼,万历皇帝曾亲临池畔观鱼。

香山碧云寺

 

   清乾隆十三间(1748年)修缮后赐名“能仁寂照”,外檐悬挂乾隆御题匾额。能仁寂照是什么意思?百度了一下,有人回答:“如来,又可意译为能仁或能寂或能满,所以其意为此乃如来大殿,由如来佛在此普照。”
香山碧云寺

   

   碑亭前的御路——陛石,工艺精美,主体以凤为主,还有鹤、蝙蝠等各种图案,偏偏没有龙,前面的经幢上刻了N多的龙,这比较奇怪。不过在寺庙中建陛石的很少见。
香山碧云寺


           大雄宝殿前的一对经幢,雕工精美绝伦。幢顶为单檐四角攒顶式顶,砖石仿木结构,四条垂脊雕龙。瓦沟,榫卯、斗拱均同木制一样。幢身为刻满经文的六棱柱,每条棱边都刻有游龙,使得经幢很有动感,反复在不停的转动咏颂一样。基座为全面雕刻的须弥座。上枋刻龙,束腰刻的神鹿等也异常精美,如此高的等级没有皇家的特许是不可能的,这与碧云寺皇家寺庙的地位是相符的。


香山碧云寺

 

 

    第四进院落是菩萨殿,殿内供奉大势至、文殊、观音普贤、地藏菩萨五尊菩萨像,所乘坐骑为麒麟、青狮、朝天吼、白象、谛听。四周塑悬山云海以及24尊天神像。

(不许拍照 

   菩萨殿前是乾隆御制重修碧云寺碑亭,该亭的等级高。黄色的琉璃和青绿为主的彩绘,在红墙与白券门的衬托下显得光彩夺目、辉煌壮丽。此处的彩画是等级最高的金龙和玺彩画,枋心画的是龙。
香山碧云寺

 

    碑顶雕刻盘龙,碑额刻制“御制“二字。亭内藻井机构复杂,外圈四边形,内圈八角形,再内圈四角形,反复多次,至顶心处内有三脊柱,旋子彩画,精美多姿。
香山碧云寺

香山碧云寺

  

    第五进院落原名为普明妙觉殿,现为孙中山纪念堂。孙中山先生于1925年3月在北京逝世,灵柩暂厝碧云寺,1929年移陵南京前,其灵柩移至普明妙觉殿,在此设灵堂,举行3天公祭,于是将此殿更名为孙中山纪念堂。纪念堂门楣上方红色牌匾为宋庆龄所题写。 

香山碧云寺

 

    纪念堂内正中安放着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暨全国各地中山学校敬献的中山先生汉白玉全身塑像,左右墙壁上镶嵌着用汉白玉雕刻的孙中山先生所写的《孙中山致苏联遗书》,正厅西北隅陈列着1925年3月30日苏联人民送来的玻璃盖钢棺,前苏联钢棺送来中国晚了半个月没有派上用场放在此展览了。两边玻璃柜里分别陈列的是孙中山先生的书信、手稿、著作。
香山碧云寺

   

     以前好像说是水晶棺,现在才知道是玻璃盖钢棺。
香山碧云寺

香山碧云寺

  

         纪念堂两边分别设有展室,详细介绍了孙中山先生的革命业绩。另设有放映厅,播放《孙中山与碧云寺》记录片。
香山碧云寺

 

   展览分为求学立志、致力革命、推翻帝制、创建民国、讨袁护法、伟大转折六个部分,概括了中山先生爱国、革命的一生,并特别介绍了他为了国家的和平统一而抱病北上直至最后一息的动人场景。

香山碧云寺

 

    宋庆龄守灵休息室

香山碧云寺


香山碧云寺


香山碧云寺

香山碧云寺

香山碧云寺

 

 

    第六进院落是塔院,在整个寺院最后,依山而建台阶更高,气势不凡,也是整个碧云寺最有看点的地方。

香山碧云寺

   

    爬上台阶,先是一木牌坊,立柱两边有雕刻精美的抱鼓石。枋无名匾,金龙和玺彩画。

香山碧云寺

    

   最精美的是这座石牌楼

香山碧云寺

 

   石牌楼为三间四柱三楼冲天式,通体为汉白玉石质地,呈一字形,顶部为庑殿式,长34米,高10米。巨大的汉白玉石柱上镌祥云图案,雕刻精美细腻。石牌楼正楼、次楼为五踩斗拱,正间、次间的下横枋刻有戏珠腾龙。额枋上有乾隆御书“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安养道场”,坊两侧为照壁,上刻有节、孝、忠、廉的人物浮雕和人名,牌楼左右八字形石壁上雕八仙过海图。此牌坊可谓难得的石雕珍品,其造型之美,雕刻之精,在京城的寺庙内绝无仅有。

 

  正面
香山碧云寺

  

    背面

香山碧云寺

    牌坊两侧各有八字形石雕照壁,照壁正面刻有八个历史人物浮雕,并有题名,左有蔺相如为节,李密为孝,诸葛孔明为忠,陶渊明为廉;右有狄亡杰为孝,文天祥为忠,赵壁为廉,谢玄为节。在照壁小额枋上刻有八个大字,左为“清诚贯日”,右为“节义凌霄”。

香山碧云寺

 

    石牌楼前的石狮
香山碧云寺


香山碧云寺

 

    乾隆御制金刚宝座塔碑亭
香山碧云寺

香山碧云寺

香山碧云寺


    第三座是砖牌楼,三间七楼,一主楼二夹楼四次楼,开三券门洞,券脸素净无饰纹,坊额无匾,上下枋无纹饰,简洁端庄,同前面的石牌坊对比强烈。
香山碧云寺

 

    砖牌楼前的石狮,碧云寺的三组石狮造型和底座花纹都不同。

香山碧云寺


 

    连战先生2006年4月15日拜谒孙中山衣冠冢时植的白皮松。

香山碧云寺


   1983年将颐和园东门外因拓宽马路而委弃路旁的孙中山画像纪念碑,移建寺内金刚宝座塔前空地上。
香山碧云寺


    金刚宝座塔位于碧云寺最高点,建于乾隆十三年(公元1748年)。金刚宝座塔仿北京五塔寺形状建造。据资料称,这种塔在北京地区有三座,另两座是西黄寺的清净化城塔和真觉寺的金刚宝座塔。碧云寺金刚宝座塔高34.7米,分塔基、宝座和塔身三层。塔基呈方形砖石结构,外以虎皮石包砌,台基两侧有石雕护栏。塔身全部为琢磨过的汉白玉砌成,四边还雕刻有藏传喇嘛教的传统佛像。塔基正中开券洞,券墙上有一汉白玉匾额,上书金字“孙中山先生衣冠冢”,在二层。

香山碧云寺

   

   塔上刻乾隆御书“灯在菩提”。香山碧云寺

    券门内登石阶可至最上层宝座顶,宝座上有七座石塔:一座屋形方塔,一座圆形喇嘛塔,其后有五座十三层密檐方塔,中央一大塔,四隅各有一小塔。这是一种独特的建筑形式,是曼陀罗的一种变体。曼陀罗是梵语译音,意为“坛城”,后来演变成象征性的图案。按藏传佛教之意,井字中央是须弥山,四周分布水、陆和山、佛。五座佛塔基座均为须弥座,塔肚四面刻佛像。塔肚之上用十三层相轮组成塔颈,最后为铜质塔刹。塔刹中央铸有八卦,四周垂有花缦。塔刹上端又立一座小塔儿,上有“眼光门”,门内有佛。主塔后植有一株苍劲古柏“九龙柏”。整个金刚宝座塔布满了大小佛像、天王、龙凤狮象和云纹等精致浮雕,都是根据西藏地区传统雕像而刻造的。

香山碧云寺


香山碧云寺

香山碧云寺


香山碧云寺

香山碧云寺

香山碧云寺

香山碧云寺

  

   九龙柏
香山碧云寺

 香山碧云寺

 

   登上宝座塔远眺,全寺景色尽收眼底。
香山碧云寺

  

   我们是顺着中轴线先上到了塔顶,再沿着西面的水泉院下来,因此东面的罗汉堂就没看到。据介绍,罗汉堂是碧云寺内一组独具特色的建筑,位于碧云寺内南侧,殿内共有508尊木质漆金罗汉塑像。每一尊雕塑栩栩如生,个性鲜明,具有很高的宗教艺术价值。

 

   塔院的西面是水泉院,因院内“卓锡泉”而得名,依就山势,叠筑山石,亭台石桥,峭壁如城,是碧云寺内风景清幽的好去处。

香山碧云寺

 

    在卓锡泉水浇灌过的岩壁上几十株侧柏和刺槐倔强地从岩缝中钻了出来,紧贴峭壁朝天生长,远远望去颇像一队守城的士兵 ,如此顽强的生命力!
香山碧云寺

 

       透过铁栅栏门看清净心里面供奉的三尊佛。
香山碧云寺

 

    最上面原来是座小庙

香山碧云寺

 

        院中还有一天然流泉,名水泉,又称卓锡泉。泉水自石缝中流出,汇而为池,泉水甘甜爽口。泉水旁边是用太湖石堆叠而成的假山。花木、泉水和假山构成了一座优美、幽静的庭院花园。

 

       泉眼在这里!(雨伞前位置)水量很小,下面院子里的沟渠就没有水了。

香山碧云寺

    香山碧云寺

 

        院内松柏参天,最有名的是三代树。这是一株较奇特的古树,树龄300余年,槐树的枯根中套长一棵柏树,柏树枯后长着一株银杏树,现在银杏树是仍旧活着的参天大树。香山碧云寺


香山碧云寺


    石桥古朴
香山碧云寺

  

    从水泉院再往下走,有一组建筑,是涵碧斋和含青斋。

香山碧云寺

 

香山碧云寺


香山碧云寺


香山碧云寺

  

    出了这个小月门往右一拐就回到山门了。
香山碧云寺

 

       碧云寺里游人不多,确实是一清净之地。

       其实,相比外地动辄几十、几百元的门票,碧云寺10元的门票一点儿不贵,平时随便买点儿蔬菜水果就是好几十元,为什么就舍不得花在购买园中园的门票上呢?可见还是一个习惯问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