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3月,在靖姐的博客里看到一篇博文《博物馆建在小区里》,知道了东直门附近有个北京自来水博物馆,上网查询之后,得知它周一、二闭馆,所以选择上上周三(11月20日)去了一趟。
北京自来水博物馆成立于2000年,位于东直门北大街清水苑社区内,牌子被随意地放在小区门口的地上。

经人指点找到隐藏在楼群中的博物馆,它所在地位置是建于1908年的京城历史上第一座水厂———东直门水厂。
成人5元,学生2元,老年证免费。我们在里面逗留1个小时,除了我们俩只看见2位参观者,还是警察博物馆的同仁。(有专人负责接待讲解)
没想到博物馆的面积还不小,中间是一块宽阔的草坪,草坪四角立着管道阀门,西面、北面是团城湖至第九水厂的输水管线、聚水井、来水亭、一号井、复建的更楼和电动蝶卧式水泵、立式闸门、微阻缓闭回阀、复式水表、潜式水泵、球磨铸铁水力闸门、卧式闸门等东直门水厂一些近百年历史的建筑及设施。东南角是利用原蒸汽机房改建的博物馆、汽机房烟囱、公用水站、压水井、储气罐等。

用于南水北调工程的团城湖至第九水厂的输水管线,外径6米,一衬内径5.4米,二衬内径4.7米。

1940年建的聚水井
上世纪80年代,北京自来水公司水表厂自行制造的水表检定装置,2002年停止使用。

文怀沙为自来水厂建厂百年的题词:上善若水甘泉永滋

1908年建的欧式风格的来水亭
原自来水管道,那时的管道好像多采用铆接成型,弯头部分是铸造的。

卧式阀门
卧式水泵
立式潜水泵
1号水井,上面的字是:第一号井户 民国二十八年十月


始建于1908年的更楼,20世纪30年代末停用,此更楼时复建的。
原来的高压电线杆依然竖立着
博物馆在这个小门里

公用水站
压水机
建于20世纪20-30年代的汽机房烟囱,高20米,八角造型,采用中国传统的糯米灌浆建筑手法建造,1931年开始改用电力运行锅炉房和烟囱停用。
博物馆的主建筑就是原来的蒸汽机房,蒸汽机房投产于1910年,高12米,面积600多平方米,装有卧式双动活塞往复式蒸汽机两台,驱动两台水泵,功率441.6千瓦,日配水能力1.87万立方米。水厂内经过消毒的水就是从这里的机泵泵入水塔,再靠重力流送到管网里。
博物馆正门前很狭小,拍不全,铁栅栏内是正在复建的部分。

这是博物馆的侧面
门前摆放的是储气罐和阀门。

阀门

馆内共陈列各种与水有关的实物130件、模型及沙盘34
件、图片110幅,全方位地反映北京自来水100多年的发展历史。







首任“总理”周学熙

从德国引进的水塔






文怀沙为自来水厂建厂百年的题词:上善若水
甘泉永滋
博物馆的规划沙盘,目前水塔还未复建。
扩建后的博物馆规模更大(红顶是现博物馆)

20世纪70年代化验用的TG328A型电光分析天平,我用过。

北京现有水厂分布图

水是生命之源,北京历来就是一个缺水的城市,我们平时打开水龙头,自来水就会源源不断地流出,没有切身的紧迫感。看了这个博物馆,更加感到“自来水来之不易”,我们要节约用水,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外北大街甲6号院清水苑内
开放日期:周三至周日开放
开放时间:9:00-16:00
乘车路线:44、106、107、117、123、800路或地铁东直门站下车,从东直门桥沿二环路向北500米路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