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东岳庙的石碑及其他

(2013-02-27 08:19:06)
标签:

东岳庙

山门

石碑

寿槐

分类: 游山玩水

    东岳庙素以“三多”著称于世,即神像多、碑刻多、楹联匾额多。

    今天重点说说碑刻多。

    一进东岳庙就看到各院落内都立有石碑,据介绍, 东岳庙的一大特色是碑刻数量众多,为京城各庙之冠。由于碑刻散落在正院、东廊、西廊、北院各处,且排列不甚规整,故历次统计数目都有所差异,民间甚至流传“东岳庙的碑数也数不清”的说法。
    五十年代,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对东岳庙的碑刻进行了拓制。北京文物研究所分别于1959年、1963年对东岳庙的碑刻进行了普查,将每块碑编号。文革期间,庙内碑刻遭到严重破坏,大部分被推倒砸碎,文饰也被凿去,有的碑身上还用黑墨划上了革命标语,推倒后的碑刻或用作地基或深埋地下。
    1995年底东岳庙交归朝阳区文化文化局收归时,完好树立的碑仅存18通。1997年重修东岳庙时,又发现了许多被埋在地下的石碑。目前,中路正院共有石碑89通。而在历史上,有资料记载的碑刻就有163通。最早的碑刻是元天历二年(1329年)的《大元敕赐开府仪同三司上卿玄教大宗师张公碑》,最晚的是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立于新鲁班殿前的鲁班会碑。
 

     大门外的两座石碑

东岳庙的石碑及其他
 
   碑亭
东岳庙的石碑及其他
 
 
东岳庙的石碑及其他

 
东岳庙的石碑及其他
 

东岳庙的石碑及其他

东岳庙的石碑及其他
 
 
东岳庙的石碑及其他
 
 
东岳庙的石碑及其他
 

东岳庙的石碑及其他
 

东岳庙的石碑及其他
 
东岳庙的石碑及其他
 

东岳庙的石碑及其他
 
 
东岳庙的石碑及其他
 
 
    最著名的是赵孟俯的行书《张天师神道碑》(俗称《道教碑》),风格古朴遒劲,为元代书法艺术的珍品。
东岳庙的石碑及其他
 
 
东岳庙的石碑及其他
 

     撰写的《大元敕赐开府仪同三司上卿玄教大宗师张公碑》,俗称道教碑,号称镇庙之宝。赵孟頫喜好道教,与玄教大宗师张留孙吴全节交往甚密,曾奉旨为二人画像,悬挂在大都崇真宫中。至治二年,张留孙羽化,赵孟頫悲痛不已,不顾年老体衰,欣然奉诏撰写《张公碑》。洋洋两千余字,详细记述了张留孙平生之盛迹,赞美之意,溢于言表。数月后,赵孟頫也辞世而去。七年后,碑文刊刻立石。民国年间,每到春季,琉璃厂荣宝斋就要来搭棚立架,拓印碑文,在庙会上卖。2001年经专家鉴定,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东岳庙的石碑及其他

 
 
东岳庙的石碑及其他
 
 
    有800年树龄的寿槐
东岳庙的石碑及其他
   
 
   “毫厘不爽  乘除分明”
东岳庙的石碑及其他

   初三那天逛东岳庙庙会,刚到门口就感到很奇怪,为什么钟楼、鼓楼跑到了大门外边呢?东岳庙的石碑及其他


 

东岳庙的石碑及其他


    上网一查资料,才知道原来的山门在1988年因拓宽朝外大街而被拆除,现在东岳庙的庙门其实是原本的二道门——棂星门,在山门拆除后,这里作为了正门。原来悬挂在山门的康熙帝御书“东岳庙”横匾也移到了这里。山门内东西两侧原有的钟鼓楼,自然就在大门外了。鼓楼立额上题“鼍音”,钟楼立额上题“鲸音”。

  博友ruiren491112 (陈君远)的博文《朝外大街庙宇》中看到两张老照片,借用一下,不胜感谢。

   从神路街的牌楼看山门

东岳庙的石碑及其他

  

    山门
东岳庙的石碑及其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