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从齐白石旧居纪念馆出来往西走,出了雨儿胡同西口,一条美丽的河横在眼前,这不就是去年10月在采菊东篱下的博文《金秋拾穗(十)古玉河的新生》中见到的玉河吗?记得当时还一个劲儿地向东平打听道儿,这不,一不留神就碰上了。虽说我们仅仅往北往西走到了万宁桥,没看到玉河遗址的全貌,也算看到有700年历史的玉河的一半了。
玉河遗址公园西起后门桥(万宁桥),沿古河道向东,再折向南,到东不压桥遗址。全长480米,宽18米,水深1米。两岸按明、清风格复建和新建民居样式建筑。沿河植树,铺草,种花,建起水榭,木质曲桥,竹林等观赏休息景点。(百度)
雨儿胡同西口的牌楼

雨儿桥飞架东西,连接雨儿胡同和拐棒胡同。

这座白玉石栏板桥,和清澈碧绿的河水相映相辉显得古香古色,使此处又呈现出元明时古都风貌。

站在桥上往南望去,玉河遗址就在不远处了。

再往北看上一眼,小河弯弯,水榭、曲桥近在眼前。

我们沿着岸边新修的马路往北走,新建的建筑则主要以清代的古建四合院为主。



走到北头就接到了帽儿胡同,站在修建的仿古墙边,就能看到雨儿胡同口的牌楼,可见没多远。

往帽儿胡同东西照了两眼,还是决定沿着河边看看水景。



河面睡莲绽放,水草萋萋,河岸翠柳依依,附近的居民来这里散步,岸边垂钓榭间休息,很是惬意。远处就是万宁桥。



原想顺着河北边溜过去,看到挡板边留下的路只有1尺来宽,只好又退回到曲桥,改走河南岸。





刚修好的房子不知为什么又拆?


这里的垃圾与玉河的景色不协调。


下水道的井盖清楚地画着玉河的流向。



新修复的万宁桥东面的两只吸水兽爬在岸沿上,头伸出岸沿边,形成伏岸望水的姿势,因在下水方,有通过桥孔望水势的寓意。

河岸南边的镇水兽

北侧的镇水兽据考为元代水兽。专家认为,该镇水兽与北海团城上的渎山大玉海石雕,可并称为传世的“大都双宝”。

关于万宁桥的介绍和西面镇水兽的照片在《最新消息:火神庙今日开光》一文中,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不过,想游览玉河顺便祭拜火神的香客请注意了,从4月26日起,进入火德真君庙您得购买香花券了,每人10元,香花券功德款收入用于文物修缮。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