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西城 · 西四北八条

(2011-11-23 07:07:50)
标签:

西城

西四

北八条

武安侯

武王侯

长寿庵

庆宁寺

分类: 走街串巷
    西四北八条,明代称武安侯胡同,因武安侯郑亨的府邸设在胡同内而得名。清代曾称五王侯胡同,1911年又改为武王侯胡同。胡同长424米,宽6米。 

老西城 <wbr><wbr>路 <wbr><wbr>西四北八条

 

 武安侯郑亨(1356年-1434年),明初将领,在燕王朱棣起兵后,率部归顺朱棣,在攻占南京等多次战役中立有战功。朱棣登上皇位后,论功行赏,封郑亨为武安侯,并派他镇守北京。

他在现在的北八条建造了侯府。朱棣迁都北京后,又派他在大同、宣化等镇守边关多年,后病逝于大同任上。朱棣对他信任有加,他逝世后,子孙连续八代承袭爵位,世代居住在武安侯府,直至明亡。(百度)

 


            民国初期的地图

老西城 <wbr><wbr>路 <wbr><wbr>西四北八条


          现在的地图

老西城 <wbr><wbr>路 <wbr><wbr>西四北八条

 

  胡同西口

老西城 <wbr><wbr>路 <wbr><wbr>西四北八条

 

   59号

老西城 <wbr><wbr>路 <wbr><wbr>西四北八条


      58号是保护较好的四合院,这个上马石够气派。

老西城 <wbr><wbr>路 <wbr><wbr>西四北八条


     我发现,这条胡同里餐馆、理发馆、修车铺比较多,生活很方便,很多事不出胡同就办了。

老西城 <wbr><wbr>路 <wbr><wbr>西四北八条


     51号、53号、55号是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所建庆宁寺。

          53号-1

老西城 <wbr><wbr>路 <wbr><wbr>西四北八条

 

              53号-2

老西城 <wbr><wbr>路 <wbr><wbr>西四北八条

            

              53号-3

老西城 <wbr><wbr>路 <wbr><wbr>西四北八条


    53号-4

老西城 <wbr><wbr>路 <wbr><wbr>西四北八条


  53号-5
老西城 <wbr><wbr>路 <wbr><wbr>西四北八条

    梅梅理发店
老西城 <wbr><wbr>路 <wbr><wbr>西四北八条

     

     37号院曾是长寿庵,现已公布为西城区文物保护单位。

    上网查得:

       长寿庵始建年代不详。明弘治年间(1488—1505年)重修。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重修。同年宝禅寺(今宝产胡同15号)僧侣将宝禅寺庙产卖掉,位于今宝产胡同15号的宝禅寺,成为从乐善园迁来的广善寺。宝禅寺迁到武王侯胡同的长寿庵,仍名宝禅寺,寺(庵)坐北朝南。有山门三间、前殿三间、中殿三间、后殿三间,僧房五间及东西配殿等共四十间。现基本保持原建格局。(百度)


     另一份资料说:

    此处为福禅寺和尚将原址售给广善寺后,将一部分价款购武王侯长寿庵,仍名其额为宝禅寺。庵始建于元代。明成化十三年(1477年)重修。清及民国年间均重修。

    现寺坐北朝南。山门三间,硬山调大脊,脊中有透雕二龙戏珠,筒瓦顶,面通阔10.40米,通进深6米。天王殿三间,硬山箍头脊,筒瓦顶,通面阔11米,通进深8.40米。大殿三间,硬山调大脊,脊中透雕莲花,筒瓦顶,通面阔10.80米,通进深8.40米。二殿三间,硬山箍头脊筒瓦顶,通面阔16.80米,通进深7米以及配房配殿等。寺内有石碑二块,一刻“释迦如来双迹灵相图”(佛足)。一刻“唵悉怛多般恒啰”。今基本保持原状。现为民居。

   (文章来源:《北京名胜古迹辞典》编者:北京燕山出版社北京市文物管理局)


   37号-1  大门

老西城 <wbr><wbr>路 <wbr><wbr>西四北八条


   37号-2 金黄的琉璃瓦
老西城 <wbr><wbr>路 <wbr><wbr>西四北八条

   

   37号-3

老西城 <wbr><wbr>路 <wbr><wbr>西四北八条


  37号-4 屋檐下的木雕
老西城 <wbr><wbr>路 <wbr><wbr>西四北八条

       

        37号-5 腊肉和大铝盆

老西城 <wbr><wbr>路 <wbr><wbr>西四北八条


       37号-6 废弃的水管子

老西城 <wbr><wbr>路 <wbr><wbr>西四北八条


    37号-7 茅草和瓦当

老西城 <wbr><wbr>路 <wbr><wbr>西四北八条

 

        37号-8  硬山调大脊,脊中有透雕二龙戏珠

老西城 <wbr><wbr>路 <wbr><wbr>西四北八条

 

             20号

老西城 <wbr><wbr>路 <wbr><wbr>西四北八条

 

     7:00-22:00 单行线

老西城 <wbr><wbr>路 <wbr><wbr>西四北八条


      从这里往北望,隐约可见洛阳市驻京联络处

老西城 <wbr><wbr>路 <wbr><wbr>西四北八条


    终于看见了一群白鸽

老西城 <wbr><wbr>路 <wbr><wbr>西四北八条


   它们像闪闪发光的小精灵,自由自在地在蓝天上飞翔。

老西城 <wbr><wbr>路 <wbr><wbr>西四北八条

 

     14号是嘉德舫私房菜

老西城 <wbr><wbr>路 <wbr><wbr>西四北八条

 

    据说11号曾是张学良投资创办当时规模最大的“燕京造纸厂,我们没拍到门牌,可能在这张照片附近。

 

     另据《宸垣识略》中说:“谦郡王府在五王侯胡同”。

  谦郡王始王瓦克达为礼亲王代善第四子。清初猛将。元聪元年,因与硕托等共谋拥多尔衮为帝,被多尔衮揭发,黜出宗室。顺治三年(1646年)入关立功,封三等镇国将军,四年晋镇国公,五年晋多罗郡王,加号曰谦,职掌工部,参与执政。其第二子留雍、第三子噶尔赛受封三等奉国将军,康熙六年(1667年)噶尔赛袭镇国公,二十一年封其第一子海青为辅国公。二十五年以钻营获罪,削父子爵,改留雍袭镇国公,三十七年因懈怠被革爵。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以瓦克达功,留雍曾孙洞福袭一等镇国将军,后历德文、苏藩、承瑞、岳康、恩厚五代。今遗址难以确指,仅能肯定位于胡同中路北,疑今造纸厂为王府旧地。


老西城 <wbr><wbr>路 <wbr><wbr>西四北八条

 

    靠近东口的这座宅院不小,一座影壁挡住了视线。
老西城 <wbr><wbr>路 <wbr><wbr>西四北八条

 

老西城 <wbr><wbr>路 <wbr><wbr>西四北八条

 

     胡同东口 

     1号是京味菜云南菜,有人评价:“云南菜京味菜一半很云南一半特北京”
老西城 <wbr><wbr>路 <wbr><wbr>西四北八条

     终于发完了西四北头条到八条,这是北京旧城25保护区之一,它是一部向世人展示多姿多彩历史文化的教科书,也是生动反映北京人生活历史的博物馆。”

     表面看胡同整洁干净,进院一看杂乱无章,惨不忍睹,这样的胡同还是我们童年记忆中的胡同吗?还值得留恋吗?还适宜居住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