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创意创新型人格培养研究(开题报告)
(2016-11-01 12:48:05)
标签:
开题报告工作站 |
分类: 县级课题资料夹 |
汉阴县教师小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开题报告)
课题立项编号 |
HJ2016032 |
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 |
汉阴县城关一小 |
||
课题负责人 |
蒋永波 |
课题组成员 |
|
||
课题 名称 |
小学美术创意创新型人格培养研究 |
||||
选题 缘由 或 教学 困惑 |
一、选题缘由背景: 在教学中如何沉淀与做有意的课堂教学,在教学中如何突破自己的教学常态?如何在教学中继续做最有意义的引导?成为我在教学生活中一连引发的思考。沉淀中,一直想用“ 创新”这个词语伴着教学个性的成长。查阅资料学习到:近年来,我国正朝着2020年跨入“创新型国家”行列而努力,最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重新审视教育标准,将“培养创新型人才”作为新时期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创新教育将再次成为我国教育界关注的焦点。随着国家教育的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广泛开展,人文艺术教育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艺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儿童的全面发展,尤其是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其它教育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如何透过美术教育培养儿童的创新型人格也成为艺术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课题。 据已有研究资料:目前,已经有很多地方在美术教育中逐步加强了儿童对本土文化的认知、多元智能以及一些良好品格的培养,但在儿童美术教育中实施何样的课程、使用何样的教学方法、开展何样的美术教育教学活动,以达成对儿童创新型人格的培养上已有研究,我想在通过本次研究活动在已有成果及实践资料的基础上,进项有系统的规划,进行美术教学方法和理论的深入学习,希望能把经验分享给更多的需要者,本研究将成为教育教学的发展的资源。特别是汉阴县的家乡文化,借助课题的研究提升美术素养,同时对家乡文化将更加的热爱。 二、选题缘由意义: 暑假的“国培计划培训陕西置换脱产项目”的培训学习,有幸认识陕西师范大学胡卫平教授。在胡教授的引领学习与分享成果《思维型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系列研究,给了我理论学习研究的依据,胡教授说:没有认知冲突的课堂犹如一潭静水,不起波澜缺少思考的激发点,认知冲突就是要在这一潭静水中掷下一颗石子,激荡起学生思维的层层涟漪!作为美术老师最可以丰富多彩的激起学生思维,成为一个个有创意创新型魅力的孩子!
从我们会拿笔开始涂涂抹抹,“造型表现”就已经开始了。无论是原始人的创造,还是儿童的涂鸦、学生的写生或主题作业、艺术家的创作……或写意,或写实,或有意无意,抒发自己的种种快乐和悲伤,如此这般呈现出丰富的视觉意像,为我们带来视觉上的享受和思考。在思考中,教学的意义开始呈现。能在美术课中进行创意创新型人格培养,将会是最大的研究意义。
|
||||
研 究 思 路 (包括目标、内 容、方 法、实 施对 象、 步骤 措施、 ) |
(一)、团队目标 1、通过课题研究,探索出适应于一线的教学活动设计,有助于小学美术“造型·表现”教学课堂效益的方法的积累。师生全员参加,锻炼学员的造型表现能力,合作交流学习中,积累提炼出提高创意创新型人格的好方法。 2、通过团队力量,形成有地方特色的特色美术课堂。 3、通过研修,完成课题相关案例、论文类成果。 4、力争将课题成果辐射引领及推广。 (二)、通过 小学美术创意创新型人格培养研究学习活动,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 1 、能从美术语言线条、形状、色彩、空间、明暗、质感等基本造型要素,能运用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对比与和谐、多样与统一等组织原理进行造型活动,激发想像力和创新意识。 2 、通过对各种美术媒材、技巧和制作过程的探索及实验,发展艺术感知能力和 “ 造型 表现 ” 能力。 3 、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产生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 4、尝试通过相关活动的开展,使家长和儿童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艺术活动的参与促进儿童创新型人格的培养,并提高家长和社会对人格培养的认识。 二、研究内容 美术课程的性质是凸显视觉性、具有实践性、追求人文性、强调愉悦性。而“造型.表现”是美术学习的基础,其多样的活动方式更强调自由表现、大胆创作,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认识。 新课程下的美术教学更多的是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过程。检验美术教学的重要标准,也就是学生在美术课堂中的学习是否有收获。这就需要我们美术老师在基础美术教育的领域里,了解、认识并改进美术教学,从学生的发展角度出发,运用新的教学理念创设有效的学习过程,通过和谐的方式和行为,促进学生的情感、智慧及创造力的发展。 为了创意创新型人格培养,针对学生的现状和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研究工作:
1、了解美术课堂教学及美术作品的现状调查。 3、结合实际提出美术“造型·表现”教学中创意创新型人格培养方法的实践。 具体研究操作研究实践为: 1、小学美术如何准确把握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 2、小学美术如何更好的课前准备? 3、怎样准确把握小学美术学科的隐含的知识点? 4、如何借助其它学科的优势为我所用? 三、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搜集和分析相关的文献资料,形成对本课题的有关概念的认识与思考,寻求理论层面的支持,构建理论框架。 2、调查研究法:对小学美术教学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问卷调查,以问卷、访谈、听课等形式对学生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式、学习能力、学习效果等方面进行观察,从而掌握实验第一手材料,从而设计方法,写出调查报告。 3、行动研究法:课题组成员直接对所从事的课堂教学活动进行研究,包括“计划、实施、反思与总结”,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完善课题研究资料。 4、 个案法:对少数或个别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学生,采取个案法研究,做好个案记录,阶段整理、汇总。 5、经验总结法:根据课题组成员在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对实践经验进行提炼、修改和完善,使之形成相关的课堂教学范例、教学模式和研究经验。 四、研究实施对象 根据我们的研究团队组件现状,把研究对象分为小学中、高年级阶段;每个研究阶段与教师分工按照学习领域在课程设计中对人格的性格特征和态度培养方面侧重有所不同。 五、研究实施步骤 本次课题研究时间为一年(2016年 9月~2017年9月)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6年9月~10月上旬)成立课题组;制定课题研究工作方案;递交课题申请;做好课题研究的环境、资源准备。阅读相关文本资料,并运用到自己的美术教学中,理论的学习与教学实践相结合。 1、确定自己的选题,熟悉课题和理论准备阶段,确定方案。 2、搜集、整理相关资料。 3、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和理论培训;明确具体分工;制定课题开题报告。 4、制作问卷调查表。对所带年级学生的美术作业现状进行详尽而深刻的分析,了解他们的思维习惯、表现能力,并根据分析所反馈的信息,找到学生存在的研究的指向问题,并制定方案。 第二阶段:整理、实施阶段(2016年10月~2017年1月10日) 进行教学实践(在此过程中进行一定的个体访谈、收集实例等实验工作。)实验教师开展观摩课教学;邀请专家对课题组的观摩课进行指导;制作课堂实录专辑。 (一)课题研磨 1、课堂实践活动研究,根据研究设想进行具体的研究。 2、做好研究过程中原始资料的记录和整理,随时反思。 3、培训送教研讨活动。 5、整理资料,注重教学过程中一些有意义的细节,对细节进行反思和改善,撰写阶段性研究报告。形成中期报告。 (二)专业提升(寒假假期间) 1、课题组外出学习。 2、课题组专业提升。 第三阶段:反思再实验总结阶段(2017年1月11日~2017年5月20日) 1、进行课堂案例研究,正对问题改进教学方法,完善教学策略,并对案例进行跟踪调查。 2、将反思、总结、整理后衔接教学策略在实验班级再次进行实验,实验教师开展观摩课教学,制作课堂实录。 对比实验班级和非实验班级教学成果。总结经验,升华理论。课题组进行反思总结,整理试点经验和阶段研究成果,调整完善课题研究的策略。 4、进行汇总研究成果(论文、反思、案例、体会等)。 5、撰写总结性的课题研究方案,接受课题研究专家的鉴定。 第四阶段:迎验结题阶段(2017年5月31日前) 1、课题组自查验、整理《小学美术创意创新型人格培养活动的研究》课题研究成果。 2、撰写课题结题报告;向课题主管部门报送解题材料,申请结题。 |
||||
课题成效、成果的预 |
一、课题成效 1、总结出小学美术教学中创新创意的课堂的教学方法。 2、学生们更爱上美术课,美术素养及穿新创意人格得到提高。 二、预期成果及相应成员分工
1、 三个报告
2、
制定调查问卷、报告及分析
3、
实践资料、图片、文本
案例系列、论文、研究报告电子、师生作品集 |
||||
本研究希望 得到的支持 |
2、课题研究过程中,指导老师积极给予指导! |
||||
考 文 献 |
1、《怎样上好造型表现课》朱国华|主编:尹少淳//侯令
2、《综合材料的艺术表现》作者:王珠珍,陈耀明
3、《美术教学研究与案例》作者:尹少淳 主编
4、《如何提高教学效益》 5、陕西师范大学胡卫平教授《思维型教学的理论与实践》 6、创意创新型人格培样系列书籍 |
||||
指导专家对开题报告的意见 与建议 |
一审建议: 二审建议: 最终意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