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口诀法》学习抻面技能

标签:
文化 |
分类: 美食 |
用《口诀法》学习抻面技能
学面点、并不难,粮油糖蛋随手变。
和面揉面后搓条,下剂制皮再上馅。
几句顺口溜口诀,简明扼要地说明面点制作技术就是用粮、油、糖、蛋等为原料,运用不同手法,制出不同的面点品种。面点制作的基本程序:和面、揉面、搓条、下剂、制皮和上馅以及成型、熟制、盘饰等技术操作要领,必须正确规范,同时都要经过勤学苦练才能很好地掌握,达到较好的效果。
顺口溜口诀,朗朗上口、简单明了、便于记忆,用于抻面技能的教学,学生容易掌握,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下是《口诀法》在抻面教学中的运用。
我们知道:抻面法就是将按照一定的配料比例和技术要求调制成的面团,经双手的反复摔打、抖动、抻拉、扣合,抻拉成粗细均匀的条、丝形状,然后再制成拉面、银丝卷、盘丝饼等各式面点的一种成型方法。抻面技术是我国面点制作技术中一项独有的、技巧性很强的技术,是面点从业人员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功。其技法操作要领比较复杂,教师教着费劲、学生学着困难,从而达不到理想的效果。抻面每个步骤顺口溜如下。
调面团是关键,面水盐碱随手变。
先加盐、后加碱,若相反、会翻碱。
先宜硬、后置软,若倒置、面发粘。
要多搋、捣一千,忌多叠、窝水沾。
和面投料的先后顺序一定不要乱,如果先加碱后加盐,就会造成“翻碱”,使面团变得发黄、发黑、发脆,抻拉时容易断条,成品色泽较差。若是反过来,和面由软至硬,就会造成“伤水”,面团吃水不均匀,面团变得发黏,不利于操作,抻拉面条也容易断条。更应注意的是一定要多搋少叠。俗话说:要想面好吃,拳头捣一千。面团必须捣匀搋透,否则就会发生“窝水”,面团变得发黏,同样不利于其它步骤的操作。
二、溜条:溜条也叫溜面和摔面。溜条的目的就是让面团的筋力柔顺而有韧性,粗细均匀,便于出条操作。其手法是:把和好的面团,搓成长条形,两手分别握住长条两端,在面板上反复摔打或两手上下抖动,面团伸长后再并条,这样反复进行,直到筋顺、粗细均匀即可。操作时要注意面团两头一定要握紧,不能让未调顺的面流到溜好的长条中去,但又不能握的太死,以防粘手断条。溜条不能过度,否则,易使面团中的面筋质的弹性和延伸性受到破坏,筋力下降,影响面条质量。溜条必须粗细均匀、易使成条粗细一致。
溜条操作要领的顺口溜口诀是:
摔溜条、要规范,挺胸脯、直腰板。
朝上抛、下摔面,打交叉、在中间。
面握好、用力含,松则掉、紧则断。
空中溜、或案板,粗细匀、条光圆。
正确的操作姿势既省力又美观,溜条握面用力要“活”,用力过大,容易把面握断,而用力小,又会使面条松掉,增加溜面的时间。溜条有空中溜条和案板溜条,无论哪种溜条方法,都要把面条溜光、溜圆、溜匀,以便于下一道工序的操作。
溜好条、撒醭面,少则粘、多则干。
握两头、拾中间,左上翻、右下翻。
拧麻花、力揉绵,面抻长、再回转。
此反复、七八遍,协调连贯最关键。
撂面条、不简单,凤凰头、要三点。
一曰抖、去醭面,二曰亮、面松散。
三曰撂、快斩断,火要旺、水宜转。
面浮起、及时翻,水文开、凉水点。
抻面靠学更靠练,一天不练手脚慢。
二天不练靠边站,三天不练门外汉。
只有勤学和苦练,熟中生巧抻好面。
世上本来无难事,山峰再高也能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