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浡泥国王墓及中国文莱友谊馆

标签:
浡泥国王墓中国文莱友谊馆文莱风情山庄文化 |
分类: 艺术赏析 |
更为有趣的是,仔细端详,你会发现石人的面部明显地有着外国人的特征。
1408年,一个年轻的国王率队访问大明王朝的首都南京。然而,也许是因为劳顿之苦,也许是由于水土不服,国王生病了,治不了了,永远地留在了南京。作为一个故事,金庸先生把它记在了小说《碧血剑》的开篇里。这位国王便是文莱苏丹国二世麻那惹加那乃(1380—1408)。也就在他来到南京的前一年,即永乐五年(1407年),
明成祖颁布了保护伊斯兰教的敕谕,又称《永乐敕谕》,其中写道:“笃志好善,导引善类,又能敬天事上,益效忠诚。眷兹善行,良可嘉尚。今特授尔以敕谕,护持所在。官员军民一应人等,毋得慢侮欺凌。敢有故违朕命,慢侮欺凌者,以罪罪之”。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浡泥国王的到来,自然受到了明成祖的欢迎。
彼岸花。“彼岸”一词和墓地倒挺合适。讲解员说它的俗名叫蛇花,是因为在它边上常常有蛇出没。而且它有毒哦!


从碑亭里的碑文《浡泥国恭顺王墓碑》,我们可以看到:明成祖不但要求部下以“善药调治”, 还“遣中贵人劳问,旦暮相继,又命大臣视王疾……”。对于浡泥国王的遗嘱“体魄托葬中华,不为夷鬼”, 明成祖予以尊重并要求加以落实(《皇明文衡》第十一卷)。于是便有了今天的浡泥国王墓地。
讲解员说这表上并没有麻那惹加那乃的名字,是因为他还没有正式登基就去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