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雾中的华美建筑与壮丽人生——访天津意式风情区

标签:
天津意式风情区旅游 |
分类: 原创游记 |
这里不是意大利,却是“目前意大利本土之外、亚洲唯一、保存良好的意大利风貌建筑群落”。这里的建筑特色如何?我所探访的曾经的主人公又是谁?跟我来,您便知道!
这座圆形广场便是马可·波罗广场。1900年6月17日,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联军舰队进攻大沽口炮台。1902年,这里成为意大利租借地。
纪念马可波罗的科林新柱是2006年按原样重建。

不远处的塔式建筑是“回力球场”。由意大利工程师保罗—鲍乃弟设计,属意租界的中心位置。建于1932年—1934年,雄伟壮观,充分体现了意大利建筑的特色和南欧的摩登建筑风格。“回力球场”是一个借运动竞技为名,公开设赌抽头的场所,是天津最大的赌场。新中国成立后,将原回力球场设施拆除,改建成第一工人文化宫。
意国花园位于马可波罗广场的东南角,现为“一宫花园”。该园建于1924年,平面呈圆形,正门朝北,建有喷水池、花坛。
中部为罗马式凉亭,一直保留着古罗马建筑稳定、平展、简洁的特色,大量采用古罗马的高低拱券、穹顶、塔楼、柱石。
其房顶多为意式角亭,有园亭、方亭之别,圆柱和方柱之分,并分别用圆拱、平拱、尖拱、连拱、垂柱进行点缀。
建国道52号,是1930年建造的原意大利租界领事馆。主楼为坡式瓦顶,楼立面装饰极为讲究,墙面有凹凸变化,红墙与剁斧石交错,色彩对比十分明快。
意租界兵营由两幢三层坡顶楼组成,一高一低,呈“L”状,为连拱式楼房,罗马风格。墙体为红砖,造型别致,保存完好。
在这个区域里,有着诸多著名的近代和现代历史名人故居,如梁启超饮冰室、李叔同故居、曹禺故居和袁世凯、冯国昌宅邸等,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梁启超宅邸坐落于现在的民族路。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梁启超逃亡日本。辛亥革命后归国,1912年请意大利设计师白罗尼欧设计修建了住宅,前后居住15年,直至病逝。在著名的书斋“饮冰室”里,他撰写了《中国历史研究法》、《清代学术概论》等颇具影响的著作。可惜正在维护,参观不了。
这里是著名报人刘髯公的住所兼《新天津报》办公地。他还陆续发行了《新天津晚报》、《新天津晓报》等进步报纸。“九一八事变”后,因积极宣传抗日救国思想和拒不与汉奸合作,被日寇拷打致死。
附书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