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俯瞰南京夫子庙建筑群之古典美

(2011-09-06 20:57:27)
标签:

南京

夫子庙

建筑赏析

文化

分类: 艺术赏析

俯瞰南京夫子庙建筑群之古典美    这是2006224日的下午,站立于大石坝街北面某个建筑物的平台朝北,可以俯瞰夫子庙,可以欣赏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建成的建筑群。

正因为是冬天,没有了繁枝茂叶,也就可以更好地观看这建筑之美:中国建筑“以群体见胜”。 夫子庙的古典建筑群,既具有科举教育机构的统一形制,又具有地域文化特色。

平面布局体现了传统的“四方”概念。前庙后学的中轴线,向纵深发展——孔庙在前,学宫在后。贡院被布置在学宫的左侧。

中轴线以大成殿为中心,主要建筑除了大成殿,还有分布于孔庙东西两侧的东、西二市,形成了夫子庙地区区别于其他城市孔庙的独特氛围,即“庙市合一”的格局。

中轴线的起点——夫子庙广场。在南岸的高处,泮池、照壁自然看不见,但“天下文枢”坊及东西两侧的聚星亭、魁光阁历历在目。

 “天下文枢”坊下方整齐的石栏,建于明正德(1514年)年间,是夫子庙建筑群中唯一保存最好的古代建筑小品,抗战前曾加以修整。游人至此,凭栏小憩,观览秦淮秀色,心旷神情。

平面铺开的建筑群组,体现了“对称之美”。而那些挺拔高耸的单体,高低错落,成为有机群体的组合。

俯瞰南京夫子庙建筑群之古典美    自西往东,首先是“得月台”边的双亭。

俯瞰南京夫子庙建筑群之古典美
   “得月台”,是传说中李白酒后捞月的地方。

俯瞰南京夫子庙建筑群之古典美聚星亭后是夫子庙小学。

俯瞰南京夫子庙建筑群之古典美中轴线的后面,高高耸立的是状元楼的二期高楼,也借鉴了高低错落的架势。

俯瞰南京夫子庙建筑群之古典美    但是,在黑、白和暗红三色的整体韵律里,也出现了不谐和的音符:如魁光阁与奇芳阁之间的麦当劳图标的黄色,以及远处“水游城”的橘黄!

 

俯瞰南京夫子庙建筑群之古典美
  
1984年开始,夫子庙基本实现修复,而且呈现向外沿及秦淮南岸辐射延伸的趋势。眼前便是秦淮人家宾馆的中式建筑。

俯瞰南京夫子庙建筑群之古典美
    并不夸张的马头墙。

俯瞰南京夫子庙建筑群之古典美
    瞧,这个人正在粉刷墙面呢!

更值得提及的是,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造在这里展开:由于这里举办的元宵灯会,包括这空间里河面上的画舫、广场上举办的文化活动,获得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空间的荣誉。

俯瞰南京夫子庙建筑群之古典美
    来到河边,眺望着夕阳西下前的“得月台”双亭,我想起贝聿铭先生的名言:“中国建筑师应寻找中国建筑的ˋ根ˊ”。眼下刚刚开始的创建行动——包括门东、门西在内的“夫子庙—老城南历史文化街区”,是否应该借鉴夫子庙的设计理念,是否需要承接它的建设经验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