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鼓浪屿回味舒婷的诗与文

(2011-04-13 08:04:46)
标签:

鼓浪屿

舒婷

诗歌

散文

文化

分类: 原创游记

在鼓浪屿回味舒婷的诗与文
在鼓浪屿回味舒婷的诗与文

在鼓浪屿回味舒婷的诗与文
    清晨,透过窗户,在厦门福佑饭店的八楼,可以看见那些进出港湾的船只。静卧床头,我温习着舒婷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诗集《双桅船》和2007年出版的散文集《真水无香》。

在鼓浪屿回味舒婷的诗与文         昨晚,我和好友已经登船匆匆游览了鼓浪屿的夜色。

《双桅船》的首篇《致大海》,和普希金的同题诗,是我少年时心中隆隆的鼓音:“......大海——变幻的生活/生活——汹涌的海洋//......生活/固然你已断送/无数纯洁的梦/也还有些勇敢的人/如暴风雨中/疾飞的海燕//......从海岸的山岩/多么寂寞我的影/从黄昏到夜阑/多么骄傲我的心”(《致大海》1973.2

在鼓浪屿回味舒婷的诗与文从这样的窗下走过,我想起这样的诗句:“当你从我的窗下走过/祝福我吧/因为灯还亮着/.......灯亮着 ——/它用这样火热的恋情/回答四面八方的问候/......自从你开始理解我的时候/因为灯还亮着 ——/祝福我吧/当你从我的窗下走过 ……//(《当你从我的窗下走过》1976.4)。

在鼓浪屿回味舒婷的诗与文面对眼前的爱情,我想起这样的诗句:“当你仅仅是你/我仅仅是我的时候/我们争吵/我们和好/一对古怪的朋友//当你不再是你/我不再是我的时候/我们的手臂之间/没有熔点/没有缺口//(《北京深秋的晚上》1979.12

在鼓浪屿回味舒婷的诗与文    在轮渡上,离开夜幕里的鼓浪屿,我想起这样的诗句:“划过波浪的琴弦/向不可及的水平远航”(《向北方》1980.8

在鼓浪屿回味舒婷的诗与文 在鼓浪屿回味舒婷的诗与文
    礁石与灯标,我想起这样的诗句:“站在我的肩上,亲爱的——
/你要勇敢些”、“站在我的肩上/亲爱的,你要温柔些” 、“站在我的肩上,亲爱的/你要快乐些..../当发光的信念以你确定方位时/你要快乐些//”(《礁石与灯标》1981.1.27

在《真水无香》的扉页上,有这样的题词:“我的生命之源——鼓浪屿”。 舒婷在书中说:“不可否认,我的家族,我的认知,我的生存方式,我的写作源泉,我的最微小的奉献和不可企及的遗憾,都和这个小小岛屿息息相关。”

今天,我来到鼓浪屿,看到了舒婷文中的景象:

在鼓浪屿回味舒婷的诗与文             “红色的砖墙恢复了娇艳的肤色”,

在鼓浪屿回味舒婷的诗与文       “窗帘在白色的百叶窗后面温柔地低垂”(可惜我看不见),

在鼓浪屿回味舒婷的诗与文                “典雅气派的大理石门廊”。

在鼓浪屿回味舒婷的诗与文    看到了《致橡树》(1977.3.27)里的木棉,那“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的“红硕花朵”。

在鼓浪屿回味舒婷的诗与文她在散文《天热天凉好个晨》(1996116日)里写道:“饱满肥硕的花苞不知何时已缀满枝头。忽然ˋ噗ˊ的一声,凌空落下香魂一杯”。

在鼓浪屿回味舒婷的诗与文    这“伟大的爱情”,不但写在了她的诗句里,也写在了厦门大学这位女生的渴望里。

在鼓浪屿回味舒婷的诗与文“抬头是你/低头是你/闭上眼睛还是你”的三角梅(《日光岩下的三角梅》1979.8)。

在鼓浪屿回味舒婷的诗与文            这样的小巷,有透过树荫撒在墙上的阳光。

在鼓浪屿回味舒婷的诗与文
在鼓浪屿回味舒婷的诗与文
在鼓浪屿回味舒婷的诗与文
                除了“红房子”,还有“老榕树”。

虽然没有找到舒婷在岛上的家,我还是很高兴走在了她“多年的固定路线”上:

在鼓浪屿回味舒婷的诗与文                       从体育场开始,

在鼓浪屿回味舒婷的诗与文                 经西林别墅,直奔美华海滩......

在鼓浪屿回味舒婷的诗与文在《真水无香》中,她写下了我在风琴博物馆门前看到的小猫,更是让我惊喜的是,她笔下那些关于鼓浪屿历史人物的长文和老照片。有人说:此书读来犹如一本自传背景下的“鼓浪屿方志”。

只可惜,我不能将书中人物的故居一一遍访:林巧稚、陈寅恪的助手黄萱、民间藏书家曾先生、花腔女高音颜宝玲、一手拿圣经一手拿枪的张圣才老先生等......

有评论家表说:这些年,舒婷安静地生活在鼓浪屿,很少参加文坛的活动,以鼓浪屿为出发点能更真切地回顾自身的成长与变化。

三十年前,读舒婷诗的我,还是个“不识愁滋味”的少年,只能从她的诗里想象着大海的样子。

在鼓浪屿回味舒婷的诗与文

在鼓浪屿回味舒婷的诗与文   而今,我也人到中年,也能和她一样直面“大海”,寻访那些“有教养有根底有阅历的老一代人”,解读那些“掩藏着”的“一部部真实的”家族史;也能她一样,“为了完成一篇寓言/为了服从一个理想,“红房子,老榕树,海湾上的渔灯/在我的眼睛里变成文字/文字产生了声音/波浪般向四周涌去/为了感动/至今尚未感动的心灵”(《在诗歌的十字架上》1980.10

在鼓浪屿回味舒婷的诗与文
     我相信:读了舒婷的诗和文,你会为鼓浪屿的诗意生活所感染。

在鼓浪屿回味舒婷的诗与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