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哈尔滨看近代建筑

标签:
哈尔滨近代建筑赏析文化 |
分类: 艺术赏析 |
在哈尔滨,除了看冰灯,还可以看到众多的近代建筑。有人说哈尔滨是“俄罗斯的影子”,那是因为1896年6月3日中俄签订《中俄密约》,沙俄攫取了在中国东北修筑中东铁路的特权。哈尔滨成为中东铁路的枢纽与行政中心所在地。因此也就有了这样的说法:“中东铁路的修筑标志着哈尔滨近代史的开端”(《世纪之交的华美乐章——哈尔滨“新艺术”建筑解析》梁玮男著)。
在火车还没有进站之前,透过车窗,当霁虹桥苍老的立柱映入眼帘时,给我带来的是一份震撼。只可惜没能将这一情景拍摄下来,留下了一些遗憾。
以下是坐在大巴上抓拍下来的照片:
红军街124号,契斯恰阔夫茶庄旧址,现在是汇丰照相馆。随着铁路的修建,俄罗斯商人契斯恰阔夫于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
1月18日来哈尔滨,开办茶庄,后来成为哈埠巨商。
红军街108号,满铁驻哈尔滨事务所旧址,1925年5月建成。巨大的窗户、白色的立柱以及檐下的花饰很是显眼,最为独特的是带阳台的拱窗中有一个细长戴着“帽子”的红门。我在车窗里看着行人在灿烂的阳光下从它身边走过。
来到著名的中央大街,可以看到一些经典之作:
在哈尔滨,最为壮观、最为摄人心魄的近代建筑,自然是圣索菲亚教堂了!
你瞧,照片的左下角,一位游客背着手、探着头,正往上眺望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