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顾起元诗集一窥遯园究竟

(2010-08-27 12:19:17)
标签:

顾起元

遯园

文化

分类: 城南忆旧

从顾起元诗集一窥遯园究竟    顾起元是明末隐逸文化的代表人物,与竹林七贤一脉相承,也具有自身更多的时代特征。顾起元生于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卒于明崇祯元年(1628年),官至南京吏部左侍郎。因为明代人习惯把在吏部等部里做官的高级官员称作天官,所以南京城南人包括门西人都尊称他为顾天官

顾起元故居(遯园)旧址位于花露岗39号,占地面积1.1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32万平方米,1972年拆除。它也是顾起元及其家族后人的生活之地,历经400余年不变,此种情形在南京并不多见。修宅筑园是江南文人的传统,遯园是明末典型的文人园林,与凤凰台、瓦官寺、胡家花园、杏花村、万竹园齐名。从顾起元的诗集《懒真草堂集》可以看出,它们同在一个地区,共同构筑了一道亮丽的城市景观。

顾起元故居的主体建筑为三进四院,是南京地区典型的穿堂式院落。门楼临街,牌楼式,门额上刻有竖排的“七征不起”四字,左右对联为“残碑一片  老屋数椽”。在门楼与隔墙间的南端,有一座影壁。由青砖砌成,顶部由小瓦盖顶。旁边有一块名为“天官石”的陨石。毁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初。

从顾起元诗集一窥遯园究竟   大厅西侧为祠堂,嵌有《遯园记》碑。碑的正面是顾起元画像,背面刻《遯园记》全文:

园何以名遯,志遯也。遯矣,园云乎哉。遯于志,惟园寄之。故曰遯非待园而遯也。遯之为言也,见几则嘉冥。举则肥,尾则厉。主人方且朝于籍,市于居矣。陆沈之未知,奚其遁。志遁也。遁之志三,日静、日懒、日病。静不任嚣,懒不任役,病不任劳,惟损之而不得也。尝思休乎山樊,逃于空虚无人之境而适焉。跫然之音,旷乎其不与耳。构也聊戾寂寞,人之所辟不处者。意乃欣欣然安之,自以为有余。自其居是园也,冠盖之至者,岁不累二三;竿牍之至者,季不累六七;杯枪之至者,月不累一二。可以息机,可以谢事,可以养疴。吾之遁,于是焉攸寄。故名遁,岂有待哉。虽然,圣人盖游于物之所不得遁,而皆存与化为体。无所藏而任之,故嚣寂役止劳佚。一适于自然之途,而不以内撄,视其所遁者而不得矣。彼且波流第靡,居其极者自如,岂必拱默乎山林之中,而后为无闷哉。嗟兹乎余之于遁也夫,无乃耽其迹也夫。是记作于万历壬子之冬日,至今天启甲子仲春始书而泐之于石。       

                    江宁遁居士顾起元太初记事于园之快雪堂

碑座刻有清光绪十八年(1892)题记一段,记录顾氏合族于瓦砾中搜寻石碑“幸而得立”的过程。碑现藏南京博物院,为国家二级文物。

从顾起元诗集一窥遯园究竟    祠堂对面是书房。其后是三间内厅。

从载于石碑上的《遯园记》分析,顾起元故居(遯园)大致建造于万历四十年(1612)至天启四年(1624),费时12年之久。在金陵诸园中,遯园素有“名迹”的嘉誉。有石山,有水榭,“松竹阴翳”,梅花成行,楼堂馆阁,最有雅观。据说遯园占地60,折合 3.99万平方米。

“遯”通“遁”。“遁园”即为“隐遁之园”。用顾起元自己话说是“舍仕趣隐”。所谓“隐趣”,绝不是超然物外。他 “身居夷惠(按:指伯夷、柳下惠而言)之间,心在羲皇以上”,积极地关心着“地方利弊”,关心着对家乡南京的研究,诚然象《家谱》中说的,先生,“远览深识,博采旁搜,灼知古今成败,人物臧否,以至诸司掌故,无不留心,口陈指画,历历可据,考订成宪者皆折衷于公焉。”原南京博物院副院长、博物馆届著名学者宋伯胤先生认为它的设计具有“幽僻之趣”(《遯园遗址考察记》)

陈作霖所著凤麓小志》记载:“顾太初少宰遁园。高处为小石山、为横秀阁、为郊旷楼。种梅者,为月鳞馆、为快雪堂,又有花径、高卧室、劈花舫,主之以懒真草堂,松竹阴翳,最饶胜致。”其中提到的建筑物,用今天的话可以称之为“景点”。而这些景点名,出自于顾起元的诗集《懒真草堂集》。

“快雪堂”,是顾起元作《遯园记》的地方。在顾起元诗集《懒真草堂集》中有首诗名为《快雪堂》,比较好地交代了它的大致位置以及周边环境。“花径”,犹如走向顾起元返璞归真内心世界的一条通道,就像文物专家宋伯胤先生《遯园遗址考察记》(1950年)文中所写:那条“开径苦不长,逶迤自成曲”的“花径”是否还能让我穿花过树放轻脚步走一程呢?在顾起元诗集中,还有一首题为《山房杂咏》的诗,写了园中所种植的十种花卉,每种一首。“懒真草堂”,既然顾起元以它作为自己诗集的名字,可见其在他心目中的位置。

顾起元诗集《懒真草堂集》里存有关于遯园的诗不下六十首,现择其二:

《行乐遯园赋呈不骄二首》之一

物理殊无赖,栖栖笑此生。瘦乃余傲骨,老未减奇情。凉月一心净,浮云万事轻。静凭南郭几,天籁动风声。

《村屋初成元介丈有诗见诒次韵答和四首》之一

敢为营丘壑,聊同辟草来。修篁藏古寺,高树出孤台。三径迎山启,双扉背郭开。南村素心客,时许抱琴来。

另有文章记载,除上述“景点”之外,还有“七召亭”、“郊旷楼”、“劈纱舫”、“耕烟阁”、“五己堂”等,有待进一步查证。“七召亭”,有顾起元自撰的亭联:“林木翳然便有濠濮闲想,清风徐至自谓羲皇上人。”应当说“七召亭” 与门楼上的“七征不起”四字,相互呼应,是统领遯园人文内涵的标志。

在隐居遯园期间,除了《懒真草堂集》,顾起元还写下《蛰庵日录》、《客座赘语》等大量著作。其中《客座赘语》一书最为著名,不仅是多有叙述南京掌故之说,更是明代南京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通过《客座赘语》,可以了解明清时期南京的城市文化生活。

无论其人品还是和治学精神,顾起元值得后人学习。复建故居保存与展示有关顾起元的历史文物有一定意义,恢复遯园以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组成部分的“隐逸文化”, 展示明末学问家顾起元潜心专研学术的优美环境,可以有别于现有的“名人故居”,另领风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