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彩云之南——2005年滇西北纪事

(2009-06-12 08:13:01)
标签:

云南

滇西北

纪事

文化

分类: 原创游记

彩云之南——2005年滇西北纪事 1属都湖的秋天

从属都湖的秋天开始,我认识到了香格里拉的美丽。

飞机在云天翱翔,当我看到云朵下的山峰时,惊喜万分。随着飞机降落到云层之下,我看到的是被秋雨淋湿了的草场。那又是一番使我眼眶也随之湿润的景象。

从中甸县城去属都湖,需要经过一个多小时、37公里的车程。汽车向上爬行,旁边是一条湍急的小溪。新鲜的空气、湛蓝的天空、洁白的云朵自然不必多说。这会儿,让我惊叹的是这沿途斑斓的秋色:阳面山坡上的灌木丛,开始由绿变黄,尤其是鲜红的“狼毒”点缀四处。

路上,迎面有满载而归的卡车擦肩而过。导游卓玛告诉我们这些山上的居民,在秋天来临时,回地势较低的老家过冬。车厢上堆着拆卸下来的房屋构架,最后面是忠实的看家狗。

属都湖,最美的是湖光山色。云雾缭绕下的是笔冷杉林,苍劲挺拔;湖边的落叶乔木,刚刚披上秋装;湖中的水草依旧嫩绿。

天上下着细雨,虽说有些凉,但由此更觉得空气清新,景物明亮。毕竟是仙境啊!

我们平日感受到的幸福,那是好友亲朋给予的;此刻的喜悦,是香格里拉赐予的,纯净、清朗……。属都湖的秋天使我感动。

2四方街的老姐妹

彩云之南——2005年滇西北纪事

 

一曲“锅庄”刚罢

旋转的舞步暂时停歇

两个老姐妹

一个警觉

一个安详

和我对望

 

3金沙江畔

彩云之南——2005年滇西北纪事

 

云雾从山肩掠过

步履匆忙

金沙江此刻却定下心来

为这匆匆过客

铺就开一面明镜

 

身后的群山有多高

就会知道金沙江的源头有多远

眼前的白云有几重

就会知道金沙江的路途有多远

4聆听古歌

彩云之南——2005年滇西北纪事

纳西族的《栽秧调》,平直的,甚至是有些乏味的,而又执着的,一直向上攀升的旋律。一连串的高音上去以后,却又以“呜,哈哎”的呼喊突然中断。然后再重复一遍。其间有细碎的伴奏音,好似蛙鸣;有竖琴的拨动,很奇怪的声音;还有鸟叫,更加突出了一种空旷的感觉。劳动的艰辛,却并没能抑制住内心的一种情愫。好象是要表达些什么,但欲言又止,倒不是要隐瞒什么,而是不知道表达什么,如何表达。反映出属于勤劳女性直率而又坚韧的性格。

   藏族的《茨哩茨姆》,畅快的女声一路飘洒出来,你似乎可以借此想象出长袖飘飘的景象。更为奇妙的是,一阵箫声轻轻响起,柔美得好似远处雪山山腰间的轻云;相伴相随,一唱一和。中间还插入了欢快的胡琴声。随即又重复一遍旋律,轻快欢畅。……。

5泸沽湖的黎明

彩云之南——2005年滇西北纪事

到达泸沽湖的第一天,我就领略到了什么叫真正的“湖光山色”:湖水倒映着蓝天,湖水也就被印蓝了;湖水倒映着白云,白云在她的怀抱里被揉皱了,揉醉了。而我们呢,坐在小船上,四处张望,张望湖中的小岛、湖边的远山,张望比那远山还要更远、更有气势的云朵;用手去触摸清澈的湖水、触摸那揉碎了的“白云”;用心去触摸洁净的天空、洁净的白云和自己同样洁净的心情……。

泸沽湖黎明的美,在于你可以在静观中欣赏一个完美的渐变过程:渐渐变亮的不仅仅是天空,更加美妙的还在于那湖水,在于湖水对天色的反光。

茫茫白水映衬着还没有苏醒的小岛和远山。朦胧中,小岛的墨绿以及岛上庙宇的黄顶白墙,在一片模糊中更加醒目,更加肃穆,更加神圣;远山也沉睡着,在晨雾的护卫下安睡,随着黎明的到来,它们的轮廓也就渐渐分明起来了;云朵聚集在湖面上空,缓慢移动,寂静中被水气蒸腾拉长,变成带状悬浮在湖边的远山上,就像被捧起的洁白哈达。

除了黎明的景象有着渐变的过程,我们的观看也随之有着一个渐变的过程:在黎明还远远没有到来的时候,等待我们的是满天的星星,任你数、任你逐个辨认;躺在停泊湖边的小船上,在轻风吹拂下,小船就像摇篮一样轻轻摇晃,你可以听见那被摇晃出的水声。 

天色渐亮,不仅仅表现在天空,更为明亮的是那水面的反光。比较起来,天边的光亮单调,而水面上的光亮更加丰富一些:那光亮有远近之分,近处的水面光滑圆润,没有皱折,像绸缎一样;远处的水纹密集,更加细碎一些。在天色就要大亮的时刻,水面更加活跃,呈现出白花花的银亮,这就是我刚才提到的景象:“茫茫白水映衬着还没苏醒的小岛和远山……”。

彩云之南——2005年滇西北纪事太阳出来以后,整个天空也欢腾起来:那带状的云虽说变得厚重许多,却还是迅疾地从东方奔涌而来。这云层被朝霞染上了金边。哦,不仅仅是它们,连同湖边的树梢、待发的木船,最为美丽的是那湖中的小岛,连同小岛上的庙宇它的面庞被染的痛红而呈现喜气洋洋起来。

不一会儿,早起的人们为神明点燃了香火,那浓浓的白色的烟雾被水气带动着在湖边扩散、抬升,直到融入空中。

 而我们依然站立湖边,久久不肯离去。

6苍山与洱海的“爱情”

彩云之南——2005年滇西北纪事

最为壮观的是那些云阵,简直就是从山颠俯冲直下。更为神奇的也是这些云阵,它们似乎被一种无形的力量撑起,因蒸腾而反过来向上飞扬、飞扬……。

云朵不断变化着形状,就象一个舞蹈演员在宽阔的舞台上展示舞姿,旋转、跳跃……;更象一个恋人来到爱人身边,尽情倾诉着他的爱情。“他”就是苍山,“她”就是洱海,他们的爱情便是那飞扬的白云,还有在镜面般的水面上映照出的斑斓云影。这一切使我想起大理新城民族广场前的雕塑,虽说以“风花雪月”为题,却是以他们的爱情为内容的呀! 

7面对洱海的“寂寞”

游船上,有租用白族服装自己留影的游客,也有靠身穿白族服装与人照相挣钱的女性。对于后者,暂且称呼她们为“照相女”。

我没有与她们合影,倒是为她们拍了两张照片:

一张是她们的合影,一派浮华景象。一群年轻女子,身着盛装。但这盛装不是出于喜庆的节日,面料也一般。她们涂脂抹粉,妖艳甚至有点恶俗,招呼着甚至拉扯着,喊道:哥,来照个相吧!

还有一张是单人的侧面照,从这个不为人留意的情景,倒能瞥见背后的寂寞。我由此题名为《面对洱海的“寂寞”》:栏杆边,那个身着“新娘装”的女子,或许是疲惫了,面对洱海,寂寞地站立。

彩云之南——2005年滇西北纪事

我背靠船舱的墙壁,端着相机。她有所察觉,便侧转身去。虽然她的面容没被拍下,但这些细节还是被镜头留了下来:红色花朵缀成的头饰高高耸起,柔弱的肩头在阳光的照耀下,背后是平静、安详的洱海……。

也许她在说:不要照我,还是多照照洱海吧!不要轻视我,无论你我有什么不同,对洱海而言我们是平等,我们都是自然的孩子。

面对两种截然不同景象,我不禁这样想:当“传统”遭遇“现代”,彼此该以怎样的面貌出现呢?

当然是平等相待,应该是“自豪的展示”与“愉快的欣赏”之间的相遇。就像在建塘古街,我与一群跳锅庄的藏族舞者意外相遇,双方都保持着尊严,都在感受着人间的由衷的快乐。由此我不免想起一路上持续着的话题:旅游该以怎样方式实现自己的提升呢?是由市场化临时组合成团队,还是几个“背包”一族呢?旅游本是件对身心都会有益的活动,不该被如此的铜臭异化了呀!

洱海以一贯的平静、安详,继续观望着游船上形形色色的人群:快乐的游客,吆喝着的“照相女”,欢笑声,歌舞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