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关山度若飞
“听唱竹枝来小咏,醉看塔影忽双飘”, 建于唐代南诏时期的东寺塔和西寺塔是云南建造最早的古塔之一,元代时即被誉为昆明八景之一,位于昆明城南书林街中段和东寺街柿花桥北,为密檐叠涩空心四方砖塔,东寺塔高40.57米,西寺塔高36米,相距约二百余米,两塔初建时分别在常乐寺和慧光寺内,现两座寺庙早已湮灭在历史烟云中,唯余塔身东西对峙,如双柱擎天,远播昆明城延续不断的历史文化....

双塔造型、结构和大理崇圣寺内的千寻塔相似,具有典型的南诏佛教建筑特点,与唐代同期内地建造的佛塔有较大区别,塔基部多不建地宫,塔存文物多置放在塔身内,塔身最宽处不在第一层,而在塔身约当三分之二处,使塔的轮廓略呈优美的流线型。另外塔顶四方置铜制楼罗,俗称金鸡,古代滇池地区多水患,奉迦楼罗以镇水,塔砖上多模印梵咒和塔样,这些鲜明特征,让人们很容易从国内众多佛塔中识别出云南塔

这是东寺塔,塔顶四角各有铜制迦楼罗(金鸡)立其上,在西南、东北角迦楼罗喙内,各放管状口笛一枚,每当西南风起,迦楼罗呜呜鸣叫,声闻遐迩,另两只则不安口笛,以示其为雄性。现口笛已为风露所锈,早已不鸣

东寺塔下“孔雀胆”的故事流传已久,相传元代末年,红巾起义军攻入昆明,梁王逃至楚雄,向大理总管段功求援,段功出兵击退义军,使梁王复得昆明。梁王将公主阿禚许给段功为妻,两人日渐生情,十分恩爱。不久,段功想回昆明梁王府,梁王受奸臣蛊惑,怀疑段功有夺昆明之心,命阿禚用孔雀胆毒杀段功,阿禚念及夫妻情深不忍下手。梁王又生一计,邀段功到常乐寺做佛事,派人乘其马惊之时将其杀害,阿禚闻讯,悲痛欲绝,不久忧愤而终


繁华街头,东寺塔犹如沧桑老人,用饱尝忧患眼神打量着这个变幻无常世界。初建于唐代贞元初年的常乐寺已不复存在了,只有古塔历经了无数战火的劫难与数次地震摧残之后几度修葺,终于保留了下来,成为昆明最古老遗迹之一。近处看自第二层起,塔身的每一层上面都开凿了一个佛龛,里面供奉着砂石雕刻的佛像。看着那些双眸低垂、双手合十的佛像,一种强烈的梵界气息让人肃然


掩映现代建筑中的西寺塔尤显古朴,与东寺塔对峙,一起历经千年岁月风雨,
塔设金刚塔基三层,塔身第一层南面辟券门通塔内,塔内设方井小室通顶部,室内有木梯可登临塔顶层。塔从第二层开始,交错设佛龛和券洞,佛龛雕菩萨坐像,券门起通风透光作用。塔身挑檐浮雕,外形优美,体现了唐代古塔流畅、雄伟的建筑特点,曾多次修葺,
仍不失其雄伟形貌。在二月的梅花和烟雨中,“双塔烟雨”成为明清时人们称道的“昆明八景”之一

树影婆娑,古塔屹然....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