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松茂古道
(2014-06-04 19:47:00)
文图/关山度若飞
一串马帮铃声,背夫的喘息声好像还响在玉垒关口窄长的松茂古道上,仿佛又定格在各路商贾用马驮人背从藏区运出毛皮、药材,马匹然后在灌县西街换回藏区人民生活必需品粮食、盐巴、茶叶、布匹和铁器,一抹夕阳将历史身影洒在往来西街的石板古道上,悲壮而苍凉....
松茂古道,又称灌松茶马古道,南起灌县西街,沿岷江河谷延伸,北至松潘县城,长七百余里。史载自三国蜀汉开通以来,就是商旅通衢和军事要道,是成都平原和川西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联系的重要走廊,历史上灌县和松潘分别是内地和西北两地的物资集散地,松茂古道既是古代我国西部的一条经济大动脉,同时又是文化交流的主要渠道,曾经在历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被誉为南方丝绸之路
伴随历史烟云,七百里松茂古道已湮灭在深山里,起始于灌县西街这段古道,是目前仅存和保护很好的松茂古道起始一段道路
按史料推算此道应是蜀汉大将姜维所开,开通都江堰西去少数民族地区的交通要道,是稳定和开发西部的关键,当时的茶马古道并非为贸易,主要是出于拓展疆域,便于军事行动需要。而当时的都江堰对于蜀汉政权来说,是国家重点保卫的水利设施,可以说保住了都江堰,就保住了川西战略后方这一粮草和兵源的命脉,开辟松茂茶马古道,更是为了加强对川西北少数民族--主要是羌族的治理,解除蜀汉北伐曹魏政权的后顾之忧
到了唐代,松茂茶马古道意义发生了变化。唐与吐蕃之间在四川境内形成了以松茂茶马古道为界的对峙态势。在后来的双方通关贸易中这条古道变成了以战略物资互换为主的战略交通要道。战马在那个时代几乎是决定战争胜负的最重要的战略物资,但战马来源主要在黄河上游吐蕃统治区域。吐蕃需要的重要生活物资如茶叶、布匹、铁器等又主要产自中原,特别是茶叶,主要产在川西。双方议定,分别在甘肃和四川建立茶马互市的物资集散地。在四川内地物资先在都江堰集中,然后组成几十上百匹的马帮经松茂古道运往松潘,再把战马赶回都江堰来
松茂茶马古道也是当时丝绸之路一条支线。唐代长安连接中国西部的主干线,长安西行最后抵达松州就是现在的松潘,然后经吐蕃至尼泊尔、印度。这里是中国西部主要物资集散地,然后经由松茂古道运输。而这条支线的西部终点都江堰,就成为商贾云集的大商埠。自古以来,灌县城内马店、客栈,栉比鳞次,从唐至清,繁荣了一千多年,延续到民国时期这里仍是络绎不绝往来运送物资的马帮、背夫,至今在南街的一些旧城建筑物中,还可见到曾经作为客栈,被马啃噬过的木柱
以现在眼光看,区区七百里古道算不上遥远,但在古代,其艰难困苦和危险是无法想像的,这就有了马帮血泪凝成的民谣:"三垴九坪十八关,一锣一鼓到松潘,上一回松潘作一回难,下一回灌县过一回年。"当年的战马不亚于战场上的战车,吐蕃当然不会轻易卖给大唐,但作为吐蕃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生活资源茶叶,却掌握在唐朝手中。茶马是关系国家安危的物资,可见当时松茂茶马古道战略地位的重要
逐渐被岁月遗忘的松茂古道,我们已难再见它的历史风貌。然而走在古道起点的西街上,思绪又仿佛回到千年以前的晦暝岁月之中,耳畔似乎又响起了马帮的铃声和背夫渐行渐远的脚步.....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