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提防不良民办学校诡谲陷井

(2010-06-24 10:51:37)
标签:

留学

教育

普通高校

房价

世博会

分类: 视线杂谈

                                  /关山度若飞  

    

  2010年各省市高考分数已经下来了,一些成绩不理想,升学无望的考生,开始把目光投向民办学校,面对社会上不良民办学校虚假夸大的招生宣传,如何识别那些打着办学幌子,一门心思圈钱民办学校的惯用伎俩,提防他们设下的各种陷阱,至关重要。否则投错庙门,比上了贼船还惨!损失的不仅仅是金钱和宝贵的青春岁月,甚至会毁掉自己一生前途…

        一、靠挂普通高校,用名牌大学包装自己,利用人们虚荣心理,诱使没有社会经验考生上当,这是一些不良民办学校惯用手法。这些不正规民办学校,往往在每年招生前紧锣密鼓的和一些有点名气的国家普通高校搭上关系,以缴纳不低于所收学费四分之一作为“管理费”,和一些普通高校成人教育学院等组合成松散“合作办学”关系,等到招生时,就直接在简章或咨询中,冠以“合作办学”高校名义,掩盖民办教育身份,蒙骗考生,进行所谓的“全日制”、“计划外”招生。

        这种障眼法具有较大迷惑性,急于找学校念书的学生和家长往往不能看破,容易受骗上当,真以为天上掉下个大馅饼,被名牌大学计划外录取了。其实什么计划内、计划外?纯粹属于唬人的“话术”!只要交钱就行,何来计划?实际上,一些民办学校每年糊弄来学生后,“合作办学”往往就结束了使命,第二年再找新的普通高校“合作”,玩千术。

  另外一些民办学校还惯用让名人作挂名校长,或者盗用社会上有点名望的专家教授、博导名义做所谓“雄厚师资力量”,或学校位于京沪等大城市来蒙人,对此,大家头脑必须清醒,以免上当。不管学校在哪,或者所谓社会名流挂名,关键是得看清这个民办学校自身办学条件和声誉,而和靠挂的名牌高校,所谓的清华、北大,中科院院士作师资,实际上是八百杆子够不上。

       二、争抢生源,不择手段。实际上每年春节后,一些民办学校就紧锣密鼓开始行动,派出大量人员到各地“蹲点”死看死守,一些“招生代理”还渗透到升学率低的一些普通高中,和招来学生有帮助的教师、领导搞关系,提前“打通关节”,有的民办学校更玄,像搞大战役那样,整出了什么东北区、华北区、山东区,撒开大网,步步为营搜罗学生。 而其中最容易让人上当,屡试不爽的办法就是“以老生带新生”,带来一个新生奖励一至两千元,让那些民办学校在校生带着虚假招生简章回到家乡“现身说法”,一些考生、家长认为“眼见为实”,乖乖就范。

  而互联网上泛滥的一些民办学校招生咨询,除了挂在网页上一些夸大其词的宣传外,多是通过所谓网上咨询,获取考生联系方式、把你“钓住”,然后通过“咨询功法”,把考生一点点引上道。

  至于利用暑期开学之际,在火车站设点,靠嘴皮子功夫和现场发挥,把一些不明究里的“冤大头”,直接领到民办学校交一大笔钱,遭遇这种劫难的考生和家长,令人叹息。

      不良的民办学校每个阴招里,几乎都隐藏陷阱、玄机,一些学生和家长,稍不留神就容易自己跳进早已为你量身挖好的坑里!

       三、 善使金蝉脱壳,不良民办学校,让学生身心反复受伤。一些人把搞民办教育当作敛财捷径,在他们看来走私、贩毒、办教育,是“来钱道”最快几件事,临时租几个教室,靠挂上一所公立学校,招聘几个员工,一所学校摊子就“支起”来了,只要诓来学生,每学年少则五六千,多则上万元的不菲学费,让办学者,一夜暴富,由于办学初衷不健康,“捂钱”不松手,没有应有的教育投入,所以一些不正规民办学校短则三两个月,长则一两年办“黄摊的”不在少数,有的是“庙门”还在“住持”没了(办学者违法被抓),有的正好“一溜了之”,遗留问题,让社会去处理!最可怜的是那些身陷其中的学生被好几所民办学校倒来倒去,专业一换再换,几年过去了,钱没少花,仍没修成正果!也有些本来就不太学习的学生,干脆抱着把“牢底坐穿”心态,多年来在民办学校之间“飘来飘去”,空耗自己青春和家长钱财。                   

       四、专门玩转模糊概念,蒙你没商量。学生和家长最耽心是民办学校文凭,国家承认不?一些民办学校最骗人的地方,也就是在文凭上玩“迷糊”。遮掩只是助学单位,学生需参加社会考试,拿高自考或成考文凭的办学性质,绕来绕去只是笼统说学校是哪级教委备案、宽进严出,文凭国家承认、国际通行等等,让一些学生家长产生花了钱到时候天上就能“掉馅饼”误解,根本认识不到即使是国家备案高职院校,不是高考录取,照样也得走自考系列,一科科过关拿文凭,这样“一校两制”特点。

       五、趁火打劫,利用“点对点”手法专打高考落榜生主意。高考最后批次录取快结束时,一些民办学校通过各种渠道,从招生部门、毕业班班主任等途径,弄来各地,特别边远地区(看中了边远地区信息不灵的特点),落榜考生信息,然后反复打电话,蛊惑动员到他们民办学校念书,同时把招生简章和所谓录取通知书寄过去,有的还在自制录取通知书上盖非法自刻的“高等院校录取专用章”弄得和国家普通高校正规录取通知书相差无几,多年来一些民办学校对这种办法乐此不疲,据说打多少电话,联系多少落榜生,和“成功率”之间还有个概率。

  规模一二百人的民办学校在一个招生季,甚至可以疯狂寄发出几万份所谓“高等院校录取通知书”,在祝贺你被录取了的蛊惑中,一些无辜学生懵头懵脑像“圈羊”似的,被圈了进去!每年均有一些落榜生和他们家长会同时莫名其妙收到十几份或者更多所谓高等院校录取通知书。

     六、专在热门上做文章,招生专业频繁“变脸”。随时开设一系列能吸引学生家长眼球的所谓“热门专业”,什么网络技术、电子商务、国际商务,什么专业能哐来人就跟风弄什么,普通高校目前普遍就业比较困难的法学、英语、计算机应用技术等专业,在民办学校里就变成了能成就未来白领,大有“钱途”的专业,面对国家普通高校年年扩招,民办“蛋糕”越来越小态势,有的则另辟蹊径,各种“演艺及播音主持专业”、“影视传媒专业”遍地开花,而一些“空中乘务”、“海运轮机手”等专业,在许多民办学校都开设,未来空姐站得满操场都是,让人看得“眼晕”,竟然有身高仅一米五的女孩,交了一大把钱,也硬被拉进了“空姐预备队”!其实这些所谓的空姐就是都分配到公交车上卖票,也用不了那么多人,天知道几年之后到底能有几个幸运者能当上空姐!

  一些惯于作所谓出国留学、中外合作办学生意的,更是利用一些家庭条件好的落榜考生想出国找出路的心理,打起了各种名目所谓“中外合作办学”招牌,某民办学校曾是“养鸡场”改造成的校舍大门上,竟然也堂而皇之地挂上了和英国所谓普利茅斯大学,“合作办学项目”的牌子,弄来了几名外国游客在校园里晃来晃去,蒙骗学生是外国学者来“考察”,以前也曾碰到过到马来西亚民办学校学习了几年“中文专业”的落榜学生,中国人竟然出国,花大价钱向老外学说“中国话”,这不是太黑色幽默吗!

  七、 利用社会上大学生就业困难境况,专找落榜学生软肋和“死穴”,用毕业百分之百包分配和到北京学习、在首都发展、到上海学习、在长三角创业等玄而又玄的空洞理念打动你。去击垮学生和家长心理上的“最后防线”,让你乖乖的把钱掏出来。一些不良民办学校招生时,都是信誓旦旦地保证百分之百包分配,甚至和学生、家长签订所谓具有法律约束的“包就业分配协议书”,还有弄得更绝的,当场还预收几百元的“学位定金”即圈来了更多的钱,又让家长高兴得以为自己的孩子几年后都是学士啦。殊不知,所有这些都是从你口袋里掏钱的陷阱,因为一年不到,有的骗人民办学校就作鸟兽散了,谁又会给你“包分配”呀?即使有的熬到“包分配”那天,他们也是在街头随处可买到那种登载大量招工招聘信息的晚报上,找几条招聘消息,推荐你去应聘这就算包分配了!

      不良民办学校的陷阱、损招,五花八门,但归纳起来,还是可以把握的。高考无望的落榜生不是不可以选择民办学校就读,关键是要把你想去城市的民办高校都“研究透了”,尤其是把一些不良民办学校惯用的诡谲陷阱都解读了,防止受骗上当。

  实在不行,我也教学生和家长们一个招数,就是紧紧捂住自己的“钱口袋”,先三思,而后一点点往外掏钱,最好,像“挤牙膏”那样,到学校后,观察一段时间,掏出点钱,观察一个学期后,再掏出点钱,那么再多的陷阱,也奈何不了你。

 

我的更多文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