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薛军-天行健
薛军-天行健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395
  • 关注人气:28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武学名家、吴式太极拳传人谢守忠先生

(2010-05-02 09:39:29)
标签:

中国传统武术

太极拳名家

吴式印诚门

北派太极快拳

谢守忠

杂谈

分类: 名家风采

     http://s7/middle/5ea6eec2h8592c01e2f76&690
        

       武学名家、吴式太极拳传人谢守忠先生
   

     谢守忠(隆厚),河北容城人,1942年生.父亲谢超珍先生曾在抗日将领宋哲元部下的二十九军任军需处处长,喜交武林朋友,受父亲的影响,自幼酷爱武术。学过少林拳、螳螂拳、华拳、武术散打等。1974年跟随武术名家于伯谦先生学习戳脚翻子拳。并于八十年代有幸认识了著名武学大家、武术泰斗王培生先生,学习吴式太极拳、乾坤戊己功等拳理功法。并拜王先生之弟子张耀忠先生为师,较系统地学习吴式太极拳印诚门拳、械、推手等功夫,深得其精髓。数十年练功不辍。分别与著名的峨眉派武学名家吴信良、武术家孔维义等结拜为知己兄弟。

     谢守忠先生与太极拳结缘是在1987年8月21日。这一天应鞍钢矿山公司书记刘达、鞍山市气功协会孙铎的邀请,一代武学大家王培生先生携弟子张耀忠等人来到了鞍山。由鞍山市武术协会主席单长文从火车站将王培生先生一行接到鞍钢科技会堂,进行太极八法、十三丹、乾坤戊己功的讲学。这次学习是由鞍山武协和气功协会联合组办。

    学习班人数八十二人。在学习班上王培生老先生深入浅出将吴式太极拳理阐述的淋漓尽致,王培生讲学声音洪亮,吐字清晰,趣味横生,给人感觉在听评书,令学员个个获益匪浅,大开啦眼界,真正认识了什么才是太极拳。知道了为什么太极拳称为一种文化的内涵。第三天王老当讲到太极拳技击应用之“乱踩花”时,首先和他徒弟示范了一下,然后问全体学员:“有没有感兴趣的可以出来体会一下啊!”这时一个瘦瘦的中年人走了出来“王老师,我来试试。”这个中年人和名冠中外武术泰斗王培生老先生一进一退搭手总共走了足有十五分钟之多,中间王老穿插讲述拳理拳法。全场鸦雀无声。惊诧不已。因为王老手下试过多人从无一合之将,不是摔倒就是踉跄跌出。这个中年人就是今天的吴式太极拳印诚门著名拳家谢守忠先生。当时王老一搭手就看出了谢守忠先生的武术底蕴,边与谢守忠先生行拳边悄声指教。因为王老的爱才心切,就这样造就了一个武学奇才。   
    谢守忠先生在幼年时随父习武,其父谢超珍是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宋哲元军长部下的军需处长。当时二十九军尚武之风甚浓。李尧臣是二十九军武术总教官。(李尧臣生于1876年,病逝于1973年)1933年春,日寇进犯长城,国民革命军二十九军大刀队夜袭敌营,取得了“九·一八”以来一场振奋国人的胜利。抗日猛将赵登禹的事迹广为人民称颂,他成了全国人民心目中的民族英雄。赵登禹大刀队因长城抗战而名扬海内。大刀队砍出了中国军队的威风,砍出了中华民族的骨气。令日本鬼子闻风丧胆。李尧臣传授的刀法叫无极刀法,凶猛异常让日军头痛不已,为此,他们见招拆招,给每个士兵装备一个铁围脖。就在丰台一役中,中国军队惊奇地发现,所有的日军全部戴上了铁围脖。不过,厚重的铁围脖大大削弱了鬼子的战斗灵活性,伤亡更加惨重。“‘无极刀’可真是厉害啊!”。李尧臣之子李庆根回忆说:“这‘无极刀’全朝敌人的脑袋砍过去”。后来,麦新谱写的《大刀进行曲》中第一句话就是“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在喜峰口战役中,二十九军大刀队多次冲锋陷阵,夜袭敌营,砍杀数百名日本鬼子,李尧臣和他的“无极刀”刀法随即名震四方。大刀向鬼子的头上砍去,这首《大刀进行曲》就是因为这次战役创编出来的。

    二十九军各级指挥官几乎个个都习武。谢老幼年时,耳闻目睹武风熏陶,自幼随其父习武,各种武术单超手,几十年从无一日间断,他创编的“太极快刀”、“战刀”在全国武术赛事中徒弟们多次获金牌。其中“战刀”就有“大刀向鬼子的头上砍去”的影子。从小就有浓厚的爱国情怀。练就了一身好武艺,但也有一些武学难题百思不得其解。今日有幸受到武学大家王培生老先生的耳提面命,犹如醍醐灌顶,一刹那多少年的难题迎刃而解,心胸豁然开朗。之后谢老因缘分所使拜在王老得意高徒张耀忠先生门下。在王老的点拨和张老的循循善诱、倾心传授下,使之系统学习了吴式太极拳、械、乾坤戊己功等印诚门精华。深得精髓。

    谢老从1969年授徒至今,先后培养学生数百人,多年来其本人与多名弟子在省、市及全国各种武术、太极拳大赛中多次摘金夺银。1995年创办鞍山市太极拳推手研究会,任会长。多年来先生在教学的同时非常重视武医结合理论的探究,在实践中提倡养生与技击并重,在练功时侧重与季节变化、八卦、五行生克等相对应。从而大大提高练拳的质量。这样在运用技击时得心应手,使太极拳得到较好的发挥其健身、技击的作用。这是他在武学上的独特贡献。在传统拳的基础上,并结合多年的实践,创编整理了 “北派吴式太极快拳、八法单操手、六合手、锁喉拳、太极快刀、太极快剑、太极战刀、太极战剑、拂尘剑、太极快枪”等较有影响的套路。 2005年11月《精武》杂志总第201期,为其刊登封面,并多次发表文章,在全国好评如潮。2003年8月,应邀参加中国体育报业总社、广州俏佳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出品的《中华武术展现工程》系列,被指定为吴式太极拳北派功夫主讲人,录制了10张武术教学系列片VCD光碟,海内外发行;2009年与弟子薛军出版《北派太极快拳》一书,均现已由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发行。同年与长女谢征东参加第三届世界传统武术锦标赛获3金2银。多次出席全国武界名家论坛。多次担任省、市级武术、太极拳大赛的裁判、裁判长等职。现为鞍山市武术协会常务副主席、鞍山市太极拳协会副会长、鞍山市吴式太极拳研究会副会长、鞍山市太极拳推手研究会会长、鞍山市武协铁西区分会主席、北京鸣生亮武学研究会名誉会长、国家武术一级裁判。业绩传略被收入《中华太极人物志》、《当代中华武坛精英名录》等辞书。为武术、太极拳运动的普及、推广和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先生刻刻不忘王培生大师的知遇之恩,每逢年节都设置香案跪拜王老前辈以及历代吴式太极拳祖师。谢老常常挂在嘴边一句话就是“没有王培生师爷、张耀忠老师栽培,就没有我今天的成就。”所以谢老每收一个入门弟子都要跪拜历代先师。用谢老的话说:“礼节不能少,跪拜是对先师的敬仰,也是武术文化的范畴,练武术不能只知道肢体活动,要懂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我们是礼仪之邦,人必须深明大义,有礼有节,才知道感恩,感恩才会热爱国家,尊敬父母,尊师重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