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排列分类
n 家庭系统排列:以处理家庭的牵连问题为目的 。
n 组织系统排列:主要目的是处理由企业组织而成的群体中的问题。
n 事故系统排列:这是一种“直接针对问题”而做处理的做法
什么是家庭系统排列
是德国心理治疗专家海灵格先生经过25年的研究和实践发展出来的一套家庭治疗模式,它非常有效地解决长期困扰个人心灵的问题、了解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模式、创造和谐幸福的家庭关系,在事业追求及人生理想等方面获得心灵智慧有效的支持到你实现幸福人生。
海灵格描述
系统排列所展示的是人类关系中的一些秩序,这些秩序早已经被“爱”所排定了!唯有洞察这些秩序,“爱”才会成功!才会实现我们的人生愿望!
家庭系统排列可以做到
n 从新的角度探寻、解决个人成长中存在心中长期困扰的问题
n 了解家庭中存在的运作规律和动力,运用这些规律创造和谐幸福的家庭关系
n 帮助他人解决家庭、企业、个人成长、情感和亲子关系方面的问题
学术来源
n 哲学的现象学
n 心理治疗的现象学
n 宗教的现象学
n 生物现象学
n 人类学
n 文化人类学
n 心理学
学术实践基础
n 精神分析(Psychoanalysis)
n 原始疗法(Primal Therapy)
n 交互分析疗法(Transactional Analysis)
n 完型疗法(Gerstalt Therapy)
n 身心语法程序学(NLP)
n 萨提亚的家庭治疗模式(Virginia Satir,s Family Therapy Modal)
n 催眠治疗(Hypnotherapy)等学问
一、系统相关理论
系统的概念
一个人不能单独存在这个世界里,而必须有其他的人、事、物。每个人都有同时身处于很多的不同系统之中,例如他是某个家庭的丈夫、某家公司的主管、同时又隶属于某个足球会。而每个系统,都是一个更大系统的部分。
n 系统存在于任何地方,有大系统、小系统。
n 一个人同时身处于很多不同的系统。
潜意识与关系真相
n 个体心灵伴随系统发展而来。潜意识内聚集了人类数百万年来的遗传基因层次的资讯。它囊括了人类生存最重要的本能与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与宇宙法则,即人类过去所得到的所有最好的生存情报,都蕴藏在潜意识里,因此只要懂得开发这股与生俱来的能力,几乎没有实现不了的愿望。
n 系统内关系的真相实际是由系统主宰的潜意识的运作,个体心灵的潜意识跟随系统的动力的变化而变化 。
心灵与系统紧密相连
n 个体心灵与系统紧密相连,相互运作。系统成员关系的实质是心灵跟随系统的运作。
n 系统中个体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及情 绪关系影响着每一个个体心灵!
n 个体心灵在关系的影响中存在!个体的变化都是关系作用的结果!
n 同时众多个体心灵的移动产生巨大的系统动力!系统动力人力无法改变,只有顺应!
系统成员关系
系统中个体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及情绪关系影响着每一个个体心灵!个体心灵在关系的影响中存在!个体的变化都是关系作用的结果!同时众多个体心灵的移动产生巨大的系统动力!系统动力人力无法改变,只有顺应!
成员关系的表层决定因素
n 法律、传统、文化、习俗、 社会风气、系统自订的规章等。(意识层)
n 本人未能充分成长,自我价值不足,抱着一些障碍性的信念,价值和规条等。(意识层)
成员关系的深层决定因素
n 尊重成员隶属系统资格。
n 付出与收取之间的平衡。
n 尊重系统内优先次序排列。
宇宙系统神奇伟大的力量
自然宇宙创造了一切
人类是自然历史的产物
人类大脑的机能是自然历史的产物
人类的有意识都是自然历史的反应
人类的文化与意识紧密相连
人类的文化无处不在
系统动力不可抗拒!
系统是如何运作的
n 系统安全比个体成员安全更重要
n 系统配合更大的所属系统运做
n 系统出现不平衡,就不惜牺牲弱小成员维持平衡
n 系统唯一的目的是使系统存在下去不考虑”公平”
n 通常被牺牲的是无法保护自己的最弱小成员
n 任何系统的未来都是寄托在幼小的成员身上
n 如果不平衡系统,系统就会渐渐变弱
系统排列的作用原理
n 大脑的能力全部被潜意识控制
n 潜意识给我们沟通的方法是给我们情绪感觉
n 系统的个体成员实际上是被系统的感觉所控制
n 我们的头脑(有意识)不能清晰了解系统的真相
n 系统排列的方法是运用潜意识获得真相
n 基于真相找到最佳解决方案
n 无须牺牲弱小成员获得系统平衡与活力
系统排列的方式
n 以人为圈:以15-25人围坐,构成一个圆圈,在圈内进行。用坐在圈中的人做代表。
n 一对一辅导:只有引导者和受导者两人,若一两名助手或旁观在场,亦算入这个方式。做法是运用写有角色身份的纸、或者不同颜色的纸或布等放在地上,引导者或受导者(或助手,或旁观者)站入去取得有关角色的感觉。
n 用小物件式:适合在人数少、或环境不容许众人坐下来围圈的情况下。做法是找一个平面的地方,用任何找到固体小对象做角色代表,任何人(引导者、受导者或旁观者皆可)用手按小对象取得感觉。
二、认知生命
生命的三种连接、平衡、秩序
生命之河
生命从遥远的地方传递而来,就像从一条看不见源头的生命之河传递而来,生命能够从遥远的地方传递而来,一定存在着一定的动力和规律,就像水能从高处流下来是因为有地球的引力和所遵从着的牛顿宏观三定律一样,海灵格认为:生命能够从很远的地方传递而来的动力是——“爱”,所遵循的规律称之为——“爱的序位”。
家族系统就像生命传递之河,传递而来的动力是—“爱”,
只有我们遵循爱的序位,家庭才会和谐、幸福、自由。
三、洞见心灵
心灵的移动
“通感”在人类生命个体中广泛的存在!
“移情”在人类生命个体中秘密的发生!
“认同”在人类生命个体中有强大力量! “良知”的存在! “罪恶”会让我们不安! “清白”会让我们自由!
“记忆”让人类生命个体产生经验世界!
“投射”以历史的忠诚时刻存在!
所以我们的世界是我们自己的“投射”!
个人良知与系统良知
n 个人良知:每个人对他与其他人事物关系有他自己的标准,而且对每一份关系都有一个标准,例如,对父亲有一个标准、对母亲有另一个标准。也就是说,对于我们所属的每个群体,我们有不同的衡量标准。
n 系统良知:在一个系统里,我们的个人良知受到连结、平衡和秩序三种需求的控制,因而控制我们的感觉和行为。而系统亦有一个集体的良知称为系统良知,我们以个的身份无法感受它,但却可以在它做出的影响而察觉它的存在。我们若违反了系统良知,我们会受苦,当我们中随它的法则去处理与他人的关系时,我们会感到丰富和稳定爱的存在。
良知在三种需求中的运作
n 良知上的冲突
n 个人良知在连结上的运作
n 良知与付出和收取的平衡
n 良知意识和社会秩序
良知上的冲突
n ——当我们的归属感受到危害时,心中所产生的那种被驱逐和被疏远的感觉,就是一种罪恶感。这种罪恶感驱动我们做一些事去达到所属群体的要求,好让我们觉得清白,感受到与群体亲密和良好的归属感。
n ——当付出与收取之间不平衡时,我们会有亏欠和受约束的罪恶感。这种罪恶感驱动我们为亏欠做些补偿,因而觉得清白,因而拥有应得的权利和自由。
n ——当我们违反社会秩序时,会有犯罪的罪恶感,并且害怕会有不良的后果及处罚,当我们尽责而且忠诚地维护社会秩序时,我们就会觉得清白无罪。
个人良知在连结上的运作
n 个人良知在归属感上的运作,就是把我们和群体的其他成员绑在一起,适时,个人良知便被群体良知控制了。
n 当我们感到最虚弱时,最容易受伤的时候,也就是个人良知将我们和我们的属群体绑的最紧的时候。当我们从群体得到力量,变的独立的时候,连结力和个人良知会放松下来。
良知在平衡上的运作
n 不想感到亏欠别人(虚假修行)
n 否定自己的需求
n 充分的交换
n 一些情况里,付出与收取需要一些特别的方式达到平衡:父母曾经是孩子、老师曾经是学生、接受上一代的给予,再传给下一代,这样便可以达到系统里所要求的平衡。
良知在秩序上的运作
n 良知意识:我们违反社会秩序所感受到的罪恶感,遵守社会秩序就会有清白感。
n 社会秩序:首先是约束社会群体共同的规则和社会规范。所有社群都会发展出规则、规范、信仰和禁忌,这些就是秩序,用以约束社群的成员。
伟大的系统良知
n 这是隐藏的自然法则,是最大的法则.
n 它塑造着,制约着人类关系系统的行为.
n 一部分是生物进化的自然力量.
n 一部分是亲密关系中伟大的动力.
n 一部分是心灵的爱的隐藏的和谐的力量.
四、家族系统
家庭系统成员
n 孩子(前夫和所生的孩子)
n 父母(父母的兄弟姐妹们)
n 父母和祖父母的旧伴侣或爱人(即使已经分手、离婚、失散或死亡)
n 祖父母,有时候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曾祖父母
n 因本人的损失、不幸、离去或死亡而使系统成员从中得益的系统之外的人,因此亦属于这个家族系统。
家庭系统基本特征
n 一代比一代强
n 新的系统比旧的系统有优先权
n 完整与平衡法则
n 原始的爱
家庭系统运作的动力
n 隶属系统的资格——每一个系统成员都隶属这个系统,有充分和同等的成员资格。
n 付出与收取之间的平衡
n 系统架构里各人的位置得到尊重
系统秩序的五个要点
1、尊重系统内成员的资格。
2、保持系统的完整性。
3、根据来到的顺序决定系统内的阶层。
4、遵循不同系统之间优先次序。
5、接受时间的限制。
想象一下
n 一片叶子会死亡,大树会保留下来!
n 一棵大树会死亡,但树林会保留下来!
n 一片树林会死亡,但是森林会保留下来!
n 你可以没有追求和改变,但是对你的生命没有好处!
n 你可以紧抓你过去的生活感触,但是对你的未来没有好处!
n 你可以一直认为你是对的,但是系统下一个牺牲的也许就会是你!
生命的成长 父母与孩子
n 孩子接受父母,是生命的机会.
n 父母被孩子接受,是生命的荣誉
n 父母相互尊重同时尊重自己,孩子感觉最自由.
n 家庭的法则尊重社会法则,同时推向爱的自由流动.
n 遵从自然法则的“爱的法则”.
亲子关系爱的序位
n 父母给予,孩子接受.
n 遵从父母与孩子的阶层关系.
n 当孩子是孩子,父母是父母时爱运作的最好.
三种危害亲子关系的模式
n 孩子拒绝按照父母本来的样子接受他们.
n 父母想给或孩子想接受一些有害的东西.
n 父母想从孩子那边接受一些东西,孩子也想给父母东西.
亲子过程注意三点
n 父母双方会根据从自己的家庭经验中得来的经验来考虑什么对孩子有利。
n 对父母双方的信念,孩子会不分皂白地全盘接受,并跟随之。
n 在养育孩子时,当父母中的一方否决另一方的价值时,孩子会自动地和非主导方结成统一战线。
亲子关系的其他方面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施与爱,有三个模式会对爱造成伤害:
1.孩子拒绝按照父母本来的样子接受他们
2.父母想给予孩子、孩子想接受来自父母具有伤害性的事
3. 父母与孩子的角色颠倒了,父母想要从孩子那里索取,而孩子想要给予父母一些不应该是孩子给予父母的东西
亲子关系的其他方面
n 亲子关系中的给予和接受
n 系统中的牵连
n 父母对孩子的不同影响
n 因为怀孕而结婚
n 孩子该送给人领养吗
n 孩子破坏养父母和继父母的家庭
n 父母接受自己行为的后果
n 父亲或母亲的过分溺爱
健康成长
n 父母的肯定:
肯定:自信的基础是能力,但是能力必须经过肯定才能变成自信 .
n 自我价值成长:
自信、自爱和自尊,统称为自我价值,是每一个人建立成功快乐人生的本钱 .
n 回归自己同性父亲或母亲的影响范围:
孩子接受父母的力量,不仅要透过父母以身作则的榜样,更重要的是透过父母对彼此的欣赏而更加有效果。
家庭关系的基础伴侣的关系
伴侣之间的爱
n 连接即是爱的奖赏又是爱的代价
n 家庭功能和职责的满足
n 情感的流动的充盈
伴侣之间爱的序位
n 尊重并欣赏对方
n 尊重双方的原生家庭
n 夫妇之间的付出与收取
n 尊重伴侣的阶层,尊重彼此的界限
n 建立我们和相互依赖
对情爱关系的受伤害的要点
n 受害者无助
n 未完结前度情感关系
n 其中一人不能生育
n 配偶对儿女的责任之间的冲突
n 关于分手的痛苦
n 没有婚姻的情感关系
情感关系的五大致命伤
n 1、坚持我是对的:坚守原有自己家庭信念
价值观,不尊重伴侣的价值观。
n 2、托付心态,把自己人生的幸福托付外界。
n 3、沟通不沟通感受,只注重理性分析,不
建立感觉层面的连结。
n 4、维持虚假的和谐关系。
n 5、缺乏解决冲突的机制,没有太空时间。
没有婚姻的情感关系
n 结婚是对青春期的告别。没有婚姻的感情关系,就是青春期的延续。
n 当两人生活在一起一段时间了却仍未结婚,他们是对对方说:我正在尝试找一个更好的。这是没有停止的伤害。
宇宙系统赋予人类些什么
我们拥有的一切都是系统的安排
我们的一切意识都与系统密不可分
身体与心灵相互运做
健康与疾病与死亡同样是系统动力作用的结果
总结一下
透过现象看到系统真相!
透过系统看到宇宙规律!
透过规律获得人生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