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与“不要”的困惑……

标签:
家庭育儿导师当事人能量健康 |
分类: 咨询手记 |
当事人与其代表互换角色,代表退出。
请上父亲、母亲代表:
导师:孩子的无力感是来自父母的支持,如果各方面都还没有准备好,生命的传承是不够能量的,要让自己拥有能源,要回去父母身边去感受生命的本源:
导师:引导男女各数位代表上场,分别代表当事人的家族,父亲的父亲的父亲……母亲的母亲的母亲……
导师:看起来是“要”,“不要”孩子,背后隐藏着生命的河流在阻塞,闭上你的双眼,深呼吸,放掉你过去的模式,去体会一代一代的传承…..生命的河流流进你的身体,去滋养生命。作为母亲中国有句古语:“厚德载物”,去感受那份包容,家是一个承载生命的维系;去感受那份爱的能量,在爱中去疗愈……当你完全感受时,就可以睁开眼睛。
……..
导师:引导“不要”说:我一直觉得我很有力量,不知道是谁传给我的,我不靠进你,靠进你,我很难受,我很有能量,我就在这儿!
询问“要”,我很平静,但我心里特别委屈!引导当事人,走进(要),拥抱,(要)哭泣转身走开…….
导师:当我们没有准备好的时候真的很无力,如果真的要了这个孩子,他(她)很辛酸,委屈,当他(她)要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妈妈还没准备好他(她)不放心!
引导当事人:请你给我一些时间,给我一点空间。
“要”代表退后一步,对当事人深深鞠躬,拥抱…..
导师:我们说:孩子在成就我们,还是我们在成就孩子,每个人都有很多创伤,再大的创伤,我们有两次修复的机会,一次在亲密关系成就以后,第二次是在亲子关系,在爱中去疗愈,我停在这儿啦!
……
沉寂,长时间的沉寂,
鼓掌,场内掌声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