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孩子的学习问题到底出在哪里?[中科心理研究所]

(2010-02-28 08:46:45)
标签:

教育

育儿

学习问题

心理研究所

中科

通道

http://www.5uup.com.cn/pic/201001231264215605312.jpg

               顾宏翔先生 中科心理研究所副所长、高级研究员,教育学副教授,搜狐专家顾问团成员,国际教育科学研究与教育发展中心亚洲区教育总督学....

 孩子的学习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通常情况下,孩子的学习问题从这四个方面来解决比较有效。

一.态度

二.能力

三.方法

四.环境

在这四个方面中,态度是基础,同时,其他三个方面与态度又互为因果。态度会影响到能力的提升,方法的筛选与改进,影响到环境的反馈。同时,能力的欠缺,方法的不当,环境的反馈,又会影响到学习态度。

一.学习态度

学习态度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知道自己应该好好学习了”

第二个层次:“快乐的学习”

第三个层次:“爱学习”

这三个层次是递进的关系,不达到第一个层次不可能进入下一个层次。

作为家长,只要知道,孩子的学习态度只要达到第一个层次“知道自己应该好好学了”,就可以解决大部分学习问题了。第二、第三个层次实现起来较难,因为涉及到了课堂教学等等更宽范围的内容,所以我们作为家长不用太多考虑,否则就不好操作。

第一个层次“知道自己应该好好学了”对于具备了“分析能力”的孩子来说,是比较容易达到的。(这里所说的“分析能力”是指头脑中的信息储备足以支持孩子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什么应该,什么不应该等等。“分析能力”如何建立会稍后与大家分享)

在与家长的接触中,很多家长会问“孩子厌学怎么办?”“孩子对学习不感兴趣怎么办?”“我的孩子用不用报个学习班啊”等等问题。其实,只要我们帮孩子解决了学习态度问题,完成了学习态度的第一个层次的转变,上面的问题就得到了第一个层次的的解决。

转变孩子的学习态度,根据孩子的需求不同,我们通常从这几个方面作工作。

1.你的快乐、开心从哪里来?

孩子的快乐来自两个方面:A.爸爸妈妈、老师等权威认可之后的给予.B.有效区分自己的主要责任与次要责任,在完成主要责任的过程中,付出之后的收获。

因为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活得“开心、快乐”,而在学生阶段,“学习好不一定快乐,而学习不好,一定不会快乐”。

所以,这一方法,在我们对大量孩子的心理转化实践中,是普遍实现率最高的。孩子们认可“学习好”是自己“快乐、开心”的最大来源!家人需要孩子“学习好”,一个孩子学习好了,亲人、老师给予的认可与自由度就高,就更“快乐、开心”一点。第二是知道自己的“主要责任”。将自己的“主要责任”完成好。如果不能区分自己的“主要责任和次要责任”,将时间过多的投入“次要责任”,忽略了“主要责任”,付出再多,也是无法获得快乐的!通过完成一个月的“责任区分,与时间分配”作业,养成孩子的思维习惯“学习对我来说最重要”。基本上学习态度就转变完成了。当然,这是简单的讲,具体操作还是要按照步骤方法来做。

2.情感激励:对爸爸妈妈的接受与感恩之

这一方法快速、直接。因为孩子对爸爸妈妈的爱是与生俱来的,一旦激发起孩子对爸爸妈妈的感恩之心,孩子们会最直接的想到,我不能辜负爸爸妈妈,爸爸妈妈最希望我能做到“好好学习”,我要“好好学习”!这一点看看孩子们写给爸爸妈妈的信,能更直观的感受到。(点击看看孩子写给爸妈的信)。这种方法最快,最直接,但却需要爸爸妈妈的配合,如果家长不能很好的保证对孩子充分的肯定与关爱,便不能保证效果的长久。同时,孩子对爸爸妈妈的感恩之心,通常需要外界的力量才能实现激发,爸爸妈妈本人实现起来较难。

3.榜样的力

孩子的榜样与偶像是孩子转变与进步最直接的激励点。但现在孩子的偶像与榜样大多有问题,起不到激励孩子前进的目的。

我们通常这样树立孩子的榜样,我们将孩子“35岁自我的成功形象”作为孩子的偶像与榜样。在孩子树立35岁的我的成功形象的时候对孩子加以引导,只要这个正面的形象在孩子心中树立起来了,就可以成为孩子追求的一个远期目标,然后再将这个目标拉回到现实生活中来。孩子有了这个鲜活的目标,就会制定出一个又一个的近期目标和学习计划。就会知道“我应该好好学了”。

4.根据不同的孩子还有很多的转变学习态度的方法,就不一一列举

这里简单的说了学习态度转变的第一个层次,态度转变了,就可以帮孩子补习知识点漏洞等工作了,就可以报补习班了。这时候家长就不要过多的逼孩子学习了,就要注意多给孩子提供真正有效的“学习帮助”,如“有效补习”、“有效学习计划”、“意志品质培养”等等。催孩子逼孩子就没有用了,催多了还会很快消耗掉孩子想要好好学的决心。这是第四点“环境”建设的一部分内容。

二.学习能力

人对于外界信息的接收,是靠着视觉;听觉;感觉;味觉;触觉这几个渠道。而信息的接收与处理的能力高低,决定于人的“内听觉;内视觉;内感觉系统“对信息接收的数量与处理速度。信息接收后,还要经过大脑的存储运用,而“内视觉;内听觉;内感觉;思维综合编织与运用”这一系列的能力是学习是否轻松高效的关键,这在“中科学习力”中归为“能力”。

学习其实很简单,就是“听得懂,记得住”。要实现这简单的两点,接收知识的通道要畅通。学习能力因为不被了解,所以往往被忽视。很多孩子学习很刻苦用功,成绩就是上不去,大多是学习能力有问题。孩子在成长环境中,很多时候,是接收知识的通道被破坏了。

对于能力的培养,从孩子3个月大就可以开始了。如果一些信息采集通道在成长过程中没有被充分开发,或遭到了破坏,就要靠一段时间的训练来修复和开发了。能力的训练提升是一个系统的训练过程,家长很难自己完成,这里不再赘述。

三.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要适合孩子不同的信息接收采集通道的使用习惯,才是对他最好的。有的孩子习惯使用视觉通道采集信息,有些孩子习惯使用听觉通道采集信息,有些孩子习惯使用感觉通道采集信息。所以,某一个学习方法对某个人好用,对其他人就不一定好用。所以学习方法要筛选。这里不能一一列举。但孩子只要具备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只要每天听讲、记笔记、完成作业,预习复习,就不会有太差的学习成绩。

四.环境

孩子的生存环境包括了学校、社会、家庭。其中家庭环境对孩子特别的重要。因为另外两个环境是家长不能操控的。上面提到了一点家庭环境中家长与孩子学习的配合的问题。最主要,家长要注意帮助孩子学习过程中的“被主平衡”。催多了,学习就成为了家长的事,孩子要是给家长学,就是被动的,就一定缺乏主动性。一旦孩子的学习态度得到解决,孩子知道自己应该好好学习了,就不能再催逼孩子了。这是家长应该关注的转折点。有些家长问我,“我经常和孩子爸爸吵架,会不会影响孩子学习?”我觉得,给孩子创造一个有安全感的家庭环境,也是家长需要注意的。专注力是孩子在“感兴趣、具备安全感”的基础上才能产生的。如果缺乏了安全的家庭环境,孩子每天为家长的事情担心,是没法踏踏实实的学习的,就根本谈不上“专心”学习了。另外家庭成员间的“秩序性沟通”对孩子的成长尤为重要。有些孩子的家长没什么文化,有些孩子经常挨打,有些孩子是单亲家庭,但这些家庭的孩子中,还是有些孩子成长的非常好,成年后生活的非常成功快乐。这其中的原因,就是这些家庭中,实现了“秩序性沟通”。“秩序性沟通”是培养优秀孩子关键中的关键!是培养卓越孩子的根本。关于什么是“秩序性沟通”,分为哪几项,如何操作,有时间会和大家分享。

其实,对于培养一个积极、正向、具备生活能力的孩子,还有一项与“态度、能力、方法、环境”这四项并列的项,我们称之为“核心成长力”,是内心架构的建立,对孩子未来成长的方向性把握,非常重要。是真正素质教育的核心。同时,“核心成长力”又是态度的基础。因为这里主要探讨学习,就不再赘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