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觉初疗法]之心理学的三个重要概念与判别标准!

(2009-11-24 15:37:46)
标签:

健康

养生

身心疾病

心身疾病

教育

分类: 学术

成都,西门,休闲!   1、异常心理:

 

人的正常心理是指人的心理发展与社会发展相一致,普通心理学研究的内容。“异常心理”又称“变态心理”是指偏离正常人心理活动的心理和行为。

  变态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同时也是精神病学的对象。不过,针对同样的对象,两门学科各自的侧重点不同。变态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分支学科,侧重研究和说明异常心理的基本性质与特点,研究个体心,现差异以及生存环境对异常心理发生、发展的影响等等;而精神病学作为临床医学的分支,着重异常心理的诊断、治疗,转归和预后,以及精神病的预防与康复等等。

2、身心疾病和心身疾病

 身心疾病和心身疾病是两个不同的学科,对其研究处理应分别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手段。身心疾病是因人的机体发生生现变化而引发了个体心理、行为上的变化。例如老年性痴呆、经期精神紧张、更年期综合症等等。这些生现变化而导致的心理、行为的变化与当事人的社会认知无关,也与当事人对自我的认识无关,其心理、行为的变化不受自我意识的控制。心身疾病的发展过程正好与身心疾病相反,心身疾病是由于当事人对于发生在自己生活学习和工作环境中的各类事件的价值观念发生变化,包括恶性事件的不良刺激等,而导致当事人对自我的认识发生了改变,出现心理状态不平衡。心理状态的不平衡最终影响其身体的生理变化,出现了心身转换,例如癔病、心因性阳痿、强迫行为等等。因此,心身疾病主要是一组由情绪因素所引起的以躯体症状为主要表现,受植物神经所支配的系统或器官的疾病。

  人们常将身心疾病和心身疾病混为一谈,一是身心疾病也会出现精神问题;二是患身心疾病的人无法摆脱自身生理上的痛苦,对自身的人格产生否定的认识,此时,患者的精神表现同心身疾病患者病的精神表现似乎相同。另一方面,心身病患者因社会刺激和自我意识问题而导致心理状态不平衡的时候,也会有身心疾病患者病变时相似的生理痛苦,患者在这个时候感到自己是真的“病”了。 

3、心理不适

这是由于环境的某种原因造成的人的心理压力,从而使人不能正常地适应生活、工作和学习。在这里,“心理不适”包含两个方面:一、个体感到对生活、工作、学习难以应付,例如对工作、学习感觉压力大,或与家人朋友关系紧张,不能和睦相处等。二、个体表现出一些违反社会标准的行为。所谓社会标准是一个社会人们对一般行为规范以及道德标准方面的要求,以这个标准为准,看一个人对人对己的态度,在群体中的表现,与他人交往、处理人际关系是否恰当,对社会事件和社会关系的看法是否符合社会要求。有些行为做与不做,是个体的自由。但如果社会标准对我们提出特殊的要求,如果我们不能按照社会标准去做,这也是不适应的一种表现。例如是否喝酒是个体的自由,但如果我们在驾车时喝酒,这就是违背社会标准的行为,也即不适应行为,是会被社会处罚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