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觉先知,非秩序性沟通!

标签:
教育育儿先知心理健康父母 |
分类: 学术 |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与孩子正确的沟通呢?站在孩子的角度,用孩子真正能听懂的话说,告诉他具体的行为,而不是你希望达到的目标。比如当你希望孩子“好好学习”的时候,不是直接抛给他这四个字,而是拆分到具体的每个行为上。“好好学习”包括:上课的时候眼睛盯着老师看,不要和其他同学说话,老师在黑板上写的要记在自己的本子上。。。。。。“懂事”:妈妈在和阿姨说话的时候,不要跑过来打断;奶奶走路的时间长了,累了的时候陪她一起坐下来休息一会;爸爸晚上在家加班的时候,不要进去打扰他让他陪你玩儿。。。。。。根据自己孩子的成长阶段和理解程度,去帮他分析一件事情,用孩子能够理解的话去说,而不是用父母对这件事情的理解去和孩子沟通。这才是站在孩子的角度。
有个初中的孩子,因为在学校里和老师发生了矛盾,老师找到了家长,家长责骂了孩子,孩子因为父母的责骂而苦恼不已,纠结在和父母紧张的关系中,愤愤不平,认为爸爸妈妈不应该这样对我。在我们成人眼里,事情的前因后果再清楚不过了,我们觉得孩子应该明白我们为什么冲他发火。于是就忽视孩子的感受,认为他“咎由自取”,当孩子和我们说话的时候故意不理他,认为他应该好好反省自己的行为。父母在和孩子沟通的过程中,需要的不光是用孩子听得懂的话去“拆分”这些总结性的词语,还要详细的帮孩子去“拆分”一件事情的前前后后,哪是原因造成了哪种结果,不厌其烦地、一步步帮他去“梳理”整个思维过程,这样才有可能让他真正理解、明白我们以为孩子“应该”知道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