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练乒乓球(1)----开始对墙打

(2010-11-16 21:43:15)
标签:

参考资料

对着

乒乓球

球拍

球技

育儿

分类: 锻炼、游戏

     今天你放学回家说:“我在体乒课上颠球超过100了(妈妈有些怀疑),刘老师说我颠得很好,就让我开始练对着墙打,我们班就我和KZK练习对着墙打,刘老师让我离墙距离近点打,让KZK离墙距离远点打。”过一会儿又说:“等我对着墙打好后,刘老师再教后面的技巧。”----看来这是老师给的目标感。

 

从这月6日开始在家玩练颠球,估计每天累加有超半小时,妈妈感觉到你每天在进步。今做好作业后又开始玩起对着墙打,晚饭后你又继续玩起对着墙打,妈妈说想知道你现在到底能颠球多少,于是你玩起三次颠球,最多一次颠了69个。从刚开始只能颠1-2个,到现在69个,仅10天功夫进步还是瞒大的。

    在我们看的视频中,没有“对着墙打”基本功练习的,可刘老师让你练,妈妈想总有刘老师经验,顺便妈妈在网上搜索了一下,给自己扫扫盲。

 

练乒乓球对墙打可以提升手对球的感觉,但不能提高水平,不过如果对墙练了很长时间然后接受正规一点的训练,水平提升很快。

对着墙打球或者用球拍颠球,都可以提高手对球拍的控制能力,但是对球技来说提高的幅度不大。最好的办法就是找人专门陪你联系。这样的在实践中球技提高是最快的。 
碰到地与不碰到地,两种练法均可。 对墙练习主要练的手感(即手对于球从墙上反弹回来力量大小的感觉),在实战 中也有一定作用的。 对墙练习,发力不宜过大,控制在球反弹回来在持拍手的20cm左右,理论是这 样,真要做到是要下些功夫的,我打球7年多,最多时能对着墙打450次,一 般都能打到150次以上。
 
http://z.abang.com/f/pingpang/1/3/5/2/-/-/tuoqiulianxi.jpg 
乒乓球托球练习
                             儿童学乒乓球如何培养球感

1 球拍托球。

练习用乒乓球拍托球,可以慢慢移动,比如围着乒乓球台转上两圈不掉等等。这样提高球在拍子上的感觉和移动球拍不使球掉下来。

2 球拍颠球。

如果可以稳定的托住球不掉了,可以慢慢练习球拍颠球,由每次只能颠两个到四个,慢慢增多,孩子的兴趣就有了。这时候不要急躁,注意循序渐进。

3 用左手抓球和抛球。

左手拿球,扔到地上等球弹起来后迅速用左手抓住球,依次练习,以能够熟练为准。这是帮助儿童训练对来球的时间和空间的感觉,注意是左手操作,如果是左撇子,就用右手练习这个动作。非执拍手抛球,分为低抛和高抛,低抛的距离为20cm到40cm,高抛的距离可以到1米到两米,都是指从抛球者的手掌开始。抛球时注意左手小臂平伸,手掌打开用掌心托球抛球。抛上去可以用拍子接住或者左手接住都行,为以后练习乒乓球发球打好基础。 最后,提醒家长,儿童学球务必循序渐进,切勿急躁,否则会打击孩子积极性。同时教练要注意教学方法,不要引起儿童逆反心理。

          

            儿童学习乒乓球过程中如何看待力量的训练

1.因为孩子身体还没有完全发育,你不可能要求他有强壮的体力和爆发力。如果一味地强调让孩子练体能和力量,不但达不到好的效果,反而会适得其反,容易造成运动损伤,并且肌肉练死,影响他将来的训练。


2.一般来说,一般儿童不要进行使用器械的力量训练。儿童初学打乒乓球,体能的练习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运动,还可进行一些步法训练,比如适量的跑步,俯卧撑,跳绳。只要有较好的步法,能够做到借力击球,并且击球点合理,力量会好一些。


3.训练过程中应该把一些练习内容与游戏结合起来,以提高孩子的兴趣。提高孩子的兴趣和对乒乓球的悟性是儿童时期学习最关键的。

乒乓球初学者练球注意问题归纳

http://z.abang.com/f/pingpang/1/3/e/1/-/-/eurokids.jpg 
外国选手在利用海绵轮子练习拉球

 

乒乓球球感练习:


    这虽然是专业队员第一次踏上球台舞台的必修课,但是也是业余打球的朋友必不可少的练习,当然我们没有必要很认真,但是要熟悉用球拍颠球,对着墙托球这些简单的训练。这些练习可以使您熟悉球性,练习两眼盯球的感觉。

乒乓球上台练习:


    两个不太熟练的朋友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你发过球来,我狠狠的一拍子下去,下面就是捡球了。这样既把时间浪费在捡球上,也不利于培养打球的兴趣。上台后,正确的做法是先保证把球打的对方台上,然后两人逐渐把球速和力量加大,慢慢打来回球,体会球感。

乒乓球发球练习:


    很多朋友发球都是用手托着球,不抛球,直接用拍子打出去。其实练习一种简单的平击发球很重要,不但为以后的比赛打基础,而且是学会找正确的击球点。初学打球的人可能有体会,如果球抛起来,在下落过程中找击球点也不太容易。

乒乓球接发球练习:


    接发球之前认真的想一想应该先控制什么拍型接球,然后再出手,不要老是一个动作出去,比如上旋就拍型前倾,下旋就拍型后仰,然后稍微加力量往前送。当然,前提是您要知道对方发出的究竟是上旋还是下旋球。

如何跟陪练者练习乒乓球:


    不管是教练还是水平高于您的陪练者陪您打球时,还是和一般的上台练习一样,保持尽量正确的动作,多打来回球,不要看到球就想打死,这样人家就会失去跟你打球的兴趣。没有人喜欢陪着对方捡球玩。

乒乓球初学打球者其它注意问题:


    初学者打球一定要注意让身体动起来,参与到打球中,比如打一下球就弯一下膝盖,或者有节奏的动一下脚。打球时候腿部和腰部跟着转动一下,体会重心的转移等等,都会对我们提高有帮助。再就是任何球都不要伸手去够,如果打不到就朝着球的方向迈步,走过去打,这样慢慢球的质量就有了,走不到合适的位置是打不准球的。
   
    最后,如果您对发球,接发球,还有球感练习还有什么疑问,请参看本话题的其它栏目,比如基本接发球技术,基本发球技术,攻球技巧等。
 
顺便周六看看正在进行的2010广州亚运会乒乓球比赛
11月19日(五)   07:30   亚运会羽毛球/乒乓球(录像)                           上视五星体育
                     10:00   乒乓球女双半决赛(穿插赛艇)                             CCTV-5
                     11:00   乒乓球男双半决赛(穿插龙舟)                             CCTV-5
                     12:30   乒乓球女双半决赛                                     CCTV-5
                     13:00   乒乓球男双半决赛                                     CCTV-5
                     14:00   乒乓球混双决赛                                     上视五星体育
                     18:30   乒乓球女双、男双决赛                          CCTV-5
                     19:00   乒乓球女双/男双决赛                                上视五星体育

11月20日(六)  07:30   乒乓球女双决赛/男双决赛(录像)                     上视五星体育
                    10:00   乒乓球女单半决赛(第一场)                     CCTV-5      上视五星体育
                    11:00   乒乓球男单半决赛(第一场)                                 CCTV-5
                    12:30   乒乓球女单半决赛(第二场)                                 CCTV-5
                    13:00   乒乓球男单半决赛(第二场)                                 CCTV-5
                     17:25   乒乓球男双决赛(录像)                                       CCTV-5
                     19:00   乒乓球女单、男单决赛                 CCTV-12       上视五星体育
                    19:30   乒乓球女单决赛、羽毛球男单半决赛、男双决赛    CCTV-5

11月21日(日)  07:30   乒乓球女单决赛/男单决赛(录像)               上视五星体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月27日(六)  20:00   亚运会闭幕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