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世界遗产分省完全名录:沪港台等5省区无(截止2019年7月)

(2010-09-05 23:40:37)
标签:

世界遗产

完全名单

文化

截止到现在,中国共有世界遗产55项,其中文化遗产32项;自然遗产14项;文化自然双重遗产4项,文化景观5项(文化景观在部分统计清单中归属于文化遗产)55项世界遗产完全名录如下: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ea5bf250100lrzi.html


首都北京拥有7项世界遗产,数量最多,全部为文化遗产。

四川省、河南省、云南省均拥有5项世界遗产,世界遗产数量仅此于北京,位居全国第二。

四川拥有5项世界遗产,福建和江西分别拥有4项世界遗产,但是均包含有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自然双重遗产,类别最为齐全,四川、福建、江西三省也是中国仅有3个的拥有3类全部世界遗产的省份。

黑龙江,上海,香港,海南,台湾等5省区没有世界遗产

传统意义上的文物大省陕西省、山西省和山东省分别仅有3项世界遗产,与自身悠久历史及灿烂文化不相匹配。


2010年最新消息:第三十四届世界遗产大会在巴西利亚闭幕,中国登封的“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和中国丹霞地貌分别被列入文化和自然遗产。成为中国第39、40项世界遗产。

2011年最新消息:杭州西湖申遗成功,成为中国第三处世界文化景观遗产,第41项世界遗产。

2012年最新消息:第36届世界遗产大会76日在俄罗斯闭幕。中国的元上都遗址和澄江化石地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截至目前,中国已有43项世界遗产,位列世界第三,仅次于意大利和西班牙。

2013623日,在柬埔寨首都金边举行的第37届世界遗产大会决定新增19处世界遗产,其中文化遗产14处,自然遗产5处。中国的新疆天山和红河哈尼水稻梯田两处景观在列。至此,中国共有45项世界遗产,仅次于拥有49项世界遗产的意大利。

2014622日,正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申报的大运河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也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是中国第46项世界遗产

2014623日,以桂林喀斯特(广西)、施秉喀斯特(贵州)、金佛山喀斯特(重庆)和环江喀斯特(广西)组成的中国南方喀斯特二期被正式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广西壮族自治区有了第一项世界遗产。至此,中国拥有47项世界遗产。

2015年7月4日,在德国波恩举行的第39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土司遗址”通过大会审议,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至此,中国拥有48世界遗产。

2016年7月,在土耳其闭幕的第40界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湖北神农架成为世界自然遗产,中国广西左江花山岩画艺术文化景观列入世界文化遗产。至此,中国拥有50世界遗产。

2017年7月,第41届世界遗产大会在波兰名城克拉克夫召开,中国的 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和青海可可西里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拥有52世界遗产

2018年7月,中国贵州省的梵净山2日在巴林首都麦纳麦举行的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准列入世界自然异常名录,至此中国已拥有53世界遗产。

2019年7月,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和中国良渚古城遗址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举行的世界遗产大会上先后通过审议,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国世界遗产总数达55项,位居世界第一

  2019年7月份,中国拥有55世界遗产,与拥有55项世界遗产的意大利并列全球第一


1.北京:7

长城(1987.12  文化遗产)

明清皇宫之北京故宫(1987.12  文化遗产)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1987.12  文化遗产)

天坛(1998.11  文化遗产)

颐和园(1998.11  文化遗产)

明清皇家陵寝之十三陵(2003.7  文化遗产)

中国大运河(2014.6  文化遗产)


2. 河南:5

洛阳龙门石窟(2000.11  文化遗产)

安阳殷墟(2006.7  文化遗产)

登封天地之中(2010年  文化遗产)

中国大运河(2014.6  文化遗产)

长安-天山廊道路网(2014.6  文化遗产)


3.四川:5

黄龙国家级名胜区(1992.12  自然遗产)

九寨沟国家级名胜区(1992.12  自然遗产)

峨眉山—乐山风景名胜区(1996.12  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青城山和都江堰(2000.11  文化遗产)

大熊猫栖息地(2006.7.12  自然遗产)


4.云南:5

丽江古城(1997.12  文化遗产)

“三江并流”自然景观(2003.7  自然遗产)

南方喀斯特之石林的剑状、柱状和塔状喀斯特(2007.6.27  自然遗产)

澄江化石地(2012.7.1  自然遗产)

红河哈尼梯田(20136月  文化景观)


5.河北:5

长城(1987.12  文化遗产)

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1994.12  文化遗产)

明清皇家陵寝之清东陵(2000.11  文化遗产)

明清皇家陵寝之清西陵(2000.11  文化遗产)

中国大运河(2014.6  文化遗产)


6.辽宁:4

长城之中国唯一的水上长城-辽宁九门口长城(2002.11  文化遗产)

明清皇宫之沈阳故宫(2004.7  文化遗产)

明清皇家陵寝之盛京三陵(2004.7  文化遗产)

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之辽宁桓仁五女山城(2004.7  文化遗产)


7. 湖北:4处

武当山古建筑群 (1994.12 文化遗产)

明清皇家陵寝之明显陵(2000.11 文化遗产)

中国土司遗产之湖北唐崖土司(2015.07  文化遗产)

神农架(2016.07 自然遗产)


8. 福建:4处

武夷山(1999.12  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福建土楼(2008.7  文化遗产)

中国丹霞之泰宁(2010.8  自然遗产)

鼓浪屿:历史文化社区(2017.7 文化遗产)


9.贵州:4处

中国南方喀斯特之荔波的森林喀斯特&施秉(2007.6&2014.06 自然遗产)

中国丹霞之赤水(2010.8 自然遗产)

中国土司遗产之遵义播州海龙屯遗址(2015.07  文化遗产)

梵净山(2018.07 自然遗产)


10.江西:4

庐山风景名胜区(1996.12 文化景观)

三清山(2008.7  自然遗产)

中国丹霞之龙虎山(2010.8  自然遗产)

武夷山(2017.07 双重遗产 17年扩展)


11.江苏:4处

苏州古典园林(1997.12  文化遗产)

明清皇家陵寝之明孝陵(2004.7  文化遗产)

中国大运河(2014.6 文化遗产)

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 (2019.7 自然遗产)


12.浙江:4处

中国丹霞之江郎山(2010年8月  自然遗产)

杭州西湖文化景观(2011年  文化景观)

中国大运河(2014.6  文化遗产)

良渚古城遗址(2019.6  文化遗产)


13.山西:3

长城(1987.12  文化遗产)

平遥古城(1997.12  文化遗产)

云冈石窟(2001.12  文化遗产)


14.陕西:3

长城(1987.12  文化遗产)

秦始皇陵及兵马俑(1987.12  文化遗产)

长安-天山廊道路网(2014.6  文化遗产)


15.甘肃:3

长城(1987.12  文化遗产)

敦煌莫高窟(1987.12  文化遗产)

长安-天山廊道路网(2014.6 文化遗产)


16.安徽:3

黄山 1990.12 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2000.11  文化遗产)

中国大运河(2014.6 文化遗产)


17.重庆:3

大足石刻(1999.12  文化遗产)

中国南方喀斯特之武隆的以天生桥、地缝、天洞为代表的立体喀斯特(2007.6  自然遗产)

中国南方喀斯特之重庆金佛山(2014.06  自然遗产


18. 山东:3

泰山(1987.12  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曲阜的孔庙、孔府及孔林(1994.12  文化遗产)

中国大运河(2014.6 文化遗产)


19.湖南:3处

武陵源(1992.12  自然遗产)

中国丹霞崀山(2010.8  自然遗产)

中国土司遗产之永顺老司城遗址(2015.07  文化遗产)


20.广东:2

开平碉楼与古村落(2007.6 文化遗产)

中国丹霞之韶关丹霞山(2010.8  自然遗产)


21.内蒙古:2

长城(1987.12  文化遗产)

元上都遗址(2012.7 文化遗产


22.天津:2

长城(1987.12  文化遗产)

中国大运河(2014.6 文化遗产)


23.新疆:2

新疆天山(2013.6,自然遗产)

长安-天山廊道路网(2014.6 文化遗产)


24.广西:2处

中国南方喀斯特之广西桂林、广西环江(2014.06  自然遗产)

花山岩画(2016.07 文化景观)


25.宁夏:1

长城(1987.12  文化遗产)


26.西藏:1

西藏布达拉宫、大昭寺、罗布林卡(1994.12 文化遗产)


27.吉林:1

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2004.7  文化遗产)


28.澳门:1

澳门历史城区(2005  文化遗产)


29.青海 1处

青海咳咳犀利(2017   自然遗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