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学案(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标签:
杂谈 |
分类: 学案 |
课题:第二单元
第2课
班级:
学习目标:
1、了解海拔和相对高度的概念,并能熟练应用。
2、学会利用等高线地形图估算海拔和相对高度,判断坡度陡缓。
3、能利用等高线判读五种基本地形的特点。
4、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顶、山脊、山谷等地形部位。
知识结构及重难点内容:
等高线地形图
五种基本地形
1. 等高线形态与地势高低、坡度陡缓的关系为重点。
2. 等高线的绘制原理和在等高线上识别各种地表形态为难点。
注意:
1.要学会用等高线地形图判断各地的海拔高度,并能够判断坡度的陡缓。
2.要学会用等高线地形图判断不同的地形部位。
学习提纲:
1.读图2.10,比较海拔与相对高度的区别,并联系两者在实际中具体地形中反映。
2.读图2.11,比较五种基本地形的海拔与相对高度上得差异,联系景观图。
3.读图2.12,说出等高线概念。
4.以等高线模型判断出等高线的基本特点。
5.读图2.13,说出不同地形部位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的具体特点。
6.读图2.11、2.16,读懂分层设色地形图。
典型例题:
一、基础题
1.同一等高线
2.等高线越密集,表示坡度越
二、提高题
1. 下列四幅等高线图中,表示盆地的是(
2.读“等高线地形图”(如下列等高线图所示)回答:
(2)若自A点沿直线向B点行进,那么行进方向是
(3)若A点海拔
265米,则该点高出B点
(4)据测量,A点到C点的图上距离为2.5厘米,A点到B点的图上距离为1厘米,那么A点到B点的实地距离比A点到C点的实地距离近多少?
3.读下列等高线图,在B山设计了CB、DB两条登山路线.请判断:
(1)沿
(2)A、B两座山顶之间有高山电览车相通,电缆车的速度是每分钟200米,乘电缆车从B山到A山大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