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金秋,走进避暑山庄(完全文字版)——连载6

(2018-03-12 10:31:09)
标签:

普陀宗乘之庙

“万法归一”殿

须弥福寿之庙

大红台

承德菜

分类: 原创文学


小布达拉宫、班禅行宫,在山庄二道马的宫墙上已远眺雄伟壮观、金碧辉煌的外观,其内的精华必须去一探究竟,也必须择重单写。

避暑山庄北,狮子沟南侧的普陀宗乘之庙,占地22万平方米,是外八庙中规模最大的一座庙宇,建于清朝乾隆36年(1771年),是乾隆皇帝为了庆祝他本人60寿辰和他母亲崇庆皇太后80寿辰而下旨仿西藏布达拉宫而建,俗称小布达拉宫。普陀宗乘是藏语布达拉的汉译。

坐北朝南的寺庙,依山就势,逐层升高,气势磅礴,宏伟壮观。布局分三个部分:前部包括山门、碑亭、五塔门;中部包括琉璃牌坊、白台、僧房等;后部是主体建筑大红台及周围其他建筑,60余座(现存40余座)平顶碉房式白台和梵塔白台随山势呈纵深式自由布局,寺庙建筑,疏密有致,殿堂楼宇,星罗棋布。 

由五孔石桥,进入藏式山门,便是黄琉璃瓦覆顶的碑亭。亭内竖着三座石,以汉满蒙藏四种文字分载《普陀宗乘之庙碑记》(记述建庙背景及经过)、《土尔扈特全部归顺记》、《优恤土尔扈特部众记》(记述厄鲁特蒙古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过程及清政府抚恤该部的情况)三文。

碑亭之北,五塔门满壁白色,高10余米,上有三层藏式盲窗,下为三座拱门,门顶上建形式色彩各异的喇嘛塔5座,分别代表佛教五派(红塔:小乘派、绿塔:密宗的一派、黄塔:密宗、白塔:显宗、黑塔:自我成佛派)。门前的一对大石象,象征着吉祥和佛教大乘派的力量无边。

五塔门北为琉璃牌坊,三间四柱七楼形制,中楼前额普门应现,意观音显现普度众生之门。后额莲界庄严,意为观音道场。

主体建筑大红台,通高43米,分上下两部分。下部为基座称大白台,全用花岗岩大条石砌筑,白灰抹面,高18米,正立面以红灰抹成三层藏式梯形窗(又称盲窗)。白台东南角有文殊圣境殿,西部为千佛阁,白台东为哑叭院,是皇帝进庙上香时僧人回避之所。台顶上置四个大石雕幢竿座和四个大铸铁水缸。

红台的上部,墙面抹灰后涂以红色,称大红台,高25米,略呈正梯形,墙面从下到上列窗七层,上六层为真假藏式梯形窗,最下一层为汉式横长方形窗。红墙正中自下而上有琉璃佛龛六个,均饰以黄紫相间的琉璃慢帐,内置琉璃佛像,寓意乾隆60寿辰。红台顶上的女儿墙上嵌80个黄琉璃佛龛,龛内置供80尊琉璃无量寿佛像,象征皇太后80岁寿辰。墙转角安置宝瓶,上插铁旗。墙顶中央又置琉璃八宝、喇嘛塔。

红台内四周为三层群楼,阁楼每层44间。隐于大红台群楼之中央是殿顶高出群楼的万法归一殿,为普陀宗乘之庙的主殿,是全庙举行集会和庆典活动的场所,方7间,重檐攒尖顶上覆镏金鱼鳞铜瓦,屋脊饰以波纹状镏金瓦,宝顶呈法铃状。据说殿顶用了头等金叶14000余两,金光闪闪,富丽堂皇,极其雄伟壮观。底部因三层群楼合围,影调阴暗,光照对比鲜明,造成了宗教森严肃穆的气氛。群楼东西南北横额分别为“庋经之阁”、“大乘妙峰”、 秘密胜境极乐世界。在南群楼秘密胜境的东西次间内各有一座八方紫檀木塔,两座九级木塔坐落在须弥座上,通过二三层空井直达群楼平台之上,每座木塔内供奉有鎏金铜无量寿佛1080尊,堪称世间难得一见的奇观。

置于群楼顶部的四座殿亭,西北角建慈航普渡殿,镏金铜瓦,重檐六角亭形,二层匾额普胜三界,殿内匾额示大自在。大红台东北角建殿名权衡三界,镏金铜瓦,重檐八角,内有额精严具足北面是洛迦胜境殿,门楣上有乾隆御笔题额“妙德圆成”。南为大戏台。

伫立万法归一的金顶,夕阳西下,红白相间与金色相融,在蓝天、夕霞和苍翠群山的衬托下,交相辉映,美不胜收。

不远处,就是狮子沟北山阳坡的须弥福寿之庙。这是乾隆45年(1780年),乾隆帝为隆重迎接从日喀则扎什伦布寺(扎什伦布藏语音译为吉祥须弥山)专程前来庆贺其70大寿的六世班禅,仿日喀则扎什伦布寺建须弥福寿之庙供六世班禅讲经和居住,故又称班禅行宫1949年后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须弥即须弥山,藏语为扎什,是介居住的吉祥之地;福寿的藏语为伦布。须弥福寿意思是像吉祥的须弥山那样多福多寿。

整个庙宇占地面积36700平方米,由山脚顺山势向上延伸,气势雄伟。自南而北有山门、碑亭、琉璃牌楼、大红台、金贺堂、万德宗源殿、琉璃万寿塔等主要建筑。山门门楼上悬乾隆御书须弥福寿匾额。

山门正北为碑亭,亭四面墙壁开有拱门,内有乾隆45年(1780年)立的《须弥福寿之庙碑》。一块高8米多整石碑文用满藏汉蒙四体文字镌刻,记载的是修建这座庙宇的起因和意义。碑座是一只龙头龟身的赑屃bìxì、是吉祥长寿的象征),下部基石刻有波涛纹样,四角有鱼虾蟹龟等动物装饰。据说这是在避暑山庄和外八庙的全部装饰中,此碑的形制和规格是最高的。

过琉璃牌楼往北,就是须弥福寿之庙的主体建筑物大红台。琉璃牌楼匾上刻有“总持佛境”四字,意即佛居住胜境。统领天下万法。牌坊前置石象一对,象征佛法力如大象。

主体为100层高的大红台,规模宏大壮观。中央是一座重檐大殿,名妙高庄严殿,俗称金瓦殿,是庙中最大的殿,殿顶用鎏金铜瓦铺盖,四脊上各有重约一吨的八条金龙,姿态各异,栩栩如生,金光闪烁,活龙活现大红台内部四周是群楼,上下共三层。群楼围绕中心高耸的主殿妙高庄严殿,大殿与群楼呈全封闭内院,形成都纲法式。

沿袭藏式风格的三层楼阁建筑——妙高庄严殿,象征黄教始祖宗喀巴成佛的佛境,是班禅六世在此居住时讲经的地方。西有吉祥法喜殿,为班禅寝殿,重檐歇山顶鎏金瓦顶。北有金贺堂和万法宗源殿。

身临此境,可以细细体悟寺有说道置身盛世普天同寿,感受祥云遍布吉祥的感觉。

两天多的避暑山庄及外八庙之游,虽难尽揽全部的美景,但精彩纷呈的景致,如诗如画,美不胜收,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玩得尽兴,必须吃得开心。

承德菜是宫廷塞外菜的代表,也是冀菜三大流派之一。与京城宫廷菜不同的是,承德菜肴主要以山珍野味为主,做法有干烹、香烹等。承德菜讲究刀工精细,色泽鲜艳,注重火候,风味独特,口味以香、酥、鲜美、咸香为主,技法以炸、烤、煨、泥烧、锅制见长。

山庄附近经营特色满族宫廷菜的餐厅比比皆是,鸡鸭牛羊、野味、鹿肉、狍子肉、口蘑、松子等,你都可以吃到。小吃更是别具一格,据说油酥饽饽是当年康乾二帝必吃之物。荞面烙、碗坨、驴打滚、八沟烧饼、羊汤、莜面窝子、鲜花玫瑰饼、江米凉糕、南沙饼等。

时已仲秋之末,鹿肉、狍子肉等御寒大补之物,吃来尚早,燥火之物,慎而为之。如果去老三羊汤,一碗羊肉(杂)汤加一个烧饼,再点一份凉菜,我是可以的,但家人吃不习惯加胡椒粉太重(压味)。满族八大碗属于满汉全席中的下八珍,用扒焖酱烧炖炒蒸熘等技法,不过,人少就不要去尝了。狍子肉、山鸡脯、山兔、地羊、沙丰鸡、冬笋、口蘑、青椒等原料组成的汽锅野味八仙,也一样吃不了。承德人居家必备的面食豆角面(豆角焖面),老虎菜,还可以。

避暑山庄对面的大清花饺子馆(山庄店)的煎饺、蒸饺、水饺的味道很不错,特别是招牌清花煎饺的味好形也好看。八旗羊骨棒蘸料吃,一会儿23.9/根的就只剩骨头了。老醋蛰丝,没有海的承德蛰皮不咋样只为铺底的黄瓜。忍不住还是点了油酥小炒的两吃鹿肉,伴着冰爽的啤酒,那味道真是好极了。


(图文版请看https://user.qzone.qq.com/287562918/blog/1515403695)

(未完待续,敬请关注连载7)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