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彩青甘(两部曲)》7——第二部曲:迷醉甘肃之嘉峪雄关
(2017-07-17 09:59:38)
标签:
嘉峪关长城第一墩悬壁长城关城甘肃 |
分类: 原创文学 |
嘉峪雄关
嘉峪关,虽曾到过关城景区,却未能去成长江第一墩和悬壁长城,此次一补遗憾,三点串游。
嘉峪关位于甘肃省西北部河西走廊中部,东临酒泉市,距省会兰州776公里;西连石油城玉门市,至新疆哈密650公里;南接明长城最西端的起点和关口的天下第一墩并倚终年积雪的祁连山与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接壤,与青海相距300余公里;北连黑山的悬壁长城与酒泉金塔县、酒泉卫星发射基地和内蒙额济纳旗相连接,中部为酒泉绿洲西缘。历史上曾被称为河西咽喉,因地势险要,建筑雄伟,有天下第一雄关、连陲锁钥之称。嘉峪关是古丝路的交通要塞,素有中国长城三大奇观之一(东有山海关、中有镇北台、西有嘉峪关)的美称。嘉峪关主要景点有“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关城、悬壁长城、长城第一墩、魏晋墓群、黑山石刻、木兰城、七一冰川、滑翔基地等自然及人文景观。大多数景点紧扣长城文化及丝路文化的脉系,各具特色,是世界文化遗产,5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又包得一辆出租车(160元),先远后近游览。嘉峪关三景可购套票(旺季5月1日—10月31日:100元、淡季11月1日—4月30日:60元)。
位于嘉峪关关城南7公里处的长城第一墩景区(单门票22元、观光车11元),东临酒泉,西连荒漠,北依嘉峪关城,南与祁连雪峰隔滔滔东去的讨赖河远相望。景区面积约3.22平方公里,包括长城第一墩、综合服务区、讨赖河滑索、讨赖客栈、天险吊桥、醉卧沙场雕塑群、中华龙林等景观。
长城第一墩,又称讨赖河墩,是嘉峪关西长城最南端的一座墩台、明长城最西端嘉峪关最南端的一座墩台,也就是万里长城最西边的第一座烽火台,由明代甘肃镇肃州兵备道李涵监筑于嘉靖18年(1539年)。原台长、宽、高均为14米,呈正方形棱锥体,矗立于讨赖河边近80米高的悬崖之上,可谓天下第一险墩。后来部分岸壁塌毁,只有现存的台墩残高约10米,其底部呈不规则正方形,底宽14米,内部仍呈正方形,长宽均为6米。用黄土夯筑而成,夯土层厚10~20厘米,依壁而立,其险无比,是长城沿线建筑规模最壮观、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古代军事关隘。明代,嘉峪关管辖着“腹里、沿边、境外墩台三十九座”。关内墩台林立,纵横交织,相互了望,互通情报。长城第一墩,是关南最主要的一座墩台,担负着传递关南及祁连山诸口军事信息的任务。设有坞、驿马、驿驼、食宿、积薪等物,配备有一定数量的守兵。“长城第一墩”碑文由已故的西路军将领魏传统题写,字迹飘逸洒脱,清秀隽永。另据介绍得知,在一万多华里的明代长城线上,墩台无数,密如繁星,而嘉峪关长城第一墩与河北山海关渤海之滨的“老龙头”遥相呼应,共同构筑起中华长城“龙”的首尾,成就了中华民族“龙”的美名。如今,昔日雄伟的烽火台,早已风化,仅存一个土墩矗立。吊桥相接,河谷右边,修筑了仿古兵营,河谷左边,修建了展示西北民居的讨赖客栈。讨赖客栈。位于嘉峪关讨赖河谷边。从远处看,就像被丢弃在荒漠中的纸盒。据说这是香港电影《新龙门客栈》的拍摄地。以前叫龙门客栈,后改名讨赖客栈。
悬壁长城(单门票21元),位于嘉峪关关城北8公里处石关峡口北侧的黑山北坡。明嘉靖十八年(1539年),为了加强嘉峪关的防御,肃州兵备道李涵在暗壁以外,峡南侧的山头上开始,监筑了一条长15公里的片石夹土墙。工程完成于嘉靖十九年(1540年),使关城防御更加严密,古称“断壁长城”。因城墙自山上陡跌而下,在山脊上似长城倒挂,铁壁悬空,封锁了石关峡口,俗称“悬壁长城”。
悬壁长城原墙现只余一截,底阔4米,上宽2米,高0.5-6米不等。片石层厚10-15厘米,土层厚10-12厘米。现存750米长城经1987年重修,其中有231米城墙悬挂于高150米,倾斜度为45度的山脊上,高达6米,片石、土层厚度如旧。在墙头增筑垛墙和宇墙(又称作“女墙”或“女儿墙”),首尾各添筑一墩台,在首墩和山坡上筑台阶式漫道。此城平坦处如履平地,险峻处则如攀绝壁。悬壁长城就那样吧,都是新修的,古老的韵味早已散去……因似八达岭长城,量体而行,不必拾级而上,远观全景就行。
嘉峪关关城在市区西南6公里处,位于嘉峪关最狭窄的山谷中部,地势最高的嘉峪山上,城关两翼的城墙横穿沙漠戈壁,向北8公里连黑山悬壁长城,向南7公里接天下第一墩,是明代万里长城西端关口,自古为河西第一隘口。关城始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由内城、外城、罗城、瓮城、城壕和南北两翼长城组成,全长约60公里。长城城台、墩台、堡城星罗棋布,由内城、外城、城壕三道防线组成重叠并守之势,壁垒森严,与长城连为一体,形成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百里一城的防御体系。
从初建到筑成一座完整的关隘,经历了168年(1372-1539年)的时间,是明代长城沿线九镇所辖千余个关隘中最雄险的一座,至今保存完好。1961年3月,被国务院列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地势险要,建筑雄伟而得有“天下雄关”、“连陲锁阴”之称。现在的关城以内城为主,内城、瓮城、罗城、城壕及三座三层三檐歇山顶式高台楼阁建筑和城壕、长城峰台等组成,周长640米,面积2.5万平方米,城高10.7米,以黄土夯筑而成,西侧以砖包墙,雄伟坚固。内城开东西两门,东为光化门,意紫气东升,光华普照;西为柔远门,意以怀柔而致远,安定西陲。东西门各有一瓮城围护,面积各有500余平方米。瓮城门均向南开,西瓮城西面,筑有罗城,罗城上建嘉峪关楼,城墙正中面西设关门通往关外,门楣上题“嘉峪关”三字。内城墙上还建有箭楼、敌楼、角楼、阁楼、闸门楼共14座,关城内建有游击将军府、井亭、文昌阁,东门外建有关帝庙、牌楼、戏楼等。整个建筑布局精巧,气势雄浑,与远隔万里的“天下第一关”山海关遥相呼应。
站立敌楼,回望关城,中轴线上,光化楼、柔远楼及嘉峪关楼三座高大建筑在蓝天下,熠熠生辉。依倚箭垛,眺望大漠,沙海苍茫,浩瀚无边,塞上风光,忽隐忽现。昔日铁马金戈的古战场和古丝路的交通要道,让人时刻感受到雄浑壮阔的西部风情。
次日凌晨,整装出发,出门打的,去往火车站,搭乘1: 47到敦煌的Y667火车。等等夜车、睡睡车铺也算是人生旅途的或多或少的经历吧。不大的嘉峪关火车站,你可能未来过哟。
(未完待续,敬请关注《多彩青甘(两部曲)》8——第二部曲:迷醉甘肃之敦煌西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