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行慢吟(组诗十二):七律·玉关阳关叹
(2017-05-09 21:31:33)
标签:
玉门关阳关苍茫大漠小方盘城七律 |
分类: 个人诗词集 |
七律·玉关阳关叹
苍茫大漠衬蓝天,
玉关孤迹存世间。
小方盘城曾鼎沸,
古道西风只留憾。
昔劝君尽一杯酒,
今觅阳关百感凉。
新造关城再生景,
引来人潮再度往。
注:玉关即玉门关。玉门关,又称小方盘城,始置于汉武帝开通西域道路、设置河西四郡之时,因西域输入玉石时取道于此而得名。汉时为通往西域各地的门户,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元鼎或元封中(公元前116年一前105年)修筑酒泉至玉门间的长城,玉门关当随之设立。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又增设张掖、敦煌两郡,同时建玉门关和阳关。从此,玉门关和阳关就成为西汉王朝设在河西走廊西部的重要关隘。为丝绸之路通往西域北道的咽喉要隘,位于敦煌城西北90公里处戈壁滩中。关城为正方形,黄土垒就高10米、上宽3米、下宽5米的城墙保存完好,东西长24米,南北宽26.4米,面积633平方米,西北各开一门。
阳关是中国古代陆路对外交通咽喉之地,是丝绸之路南路必经的关隘。位于甘肃省敦煌市西南的古董滩附近。西汉置关,因在玉门关之南,故名。和玉门关同为当时对西域交通的门户。宋代以后,因与西方和陆路交通逐渐衰落,关遂废圮。旧《敦煌县志》把玉门关与阳关合称“两关遗迹”列敦煌八景之一。阳关,一座被流沙掩埋的古城,昔日的阳关城早已荡然无存,仅存一座汉代烽燧遗址,耸立在墩墩山上,依靠这座墩墩山,远近百里尽收眼底。阳关景区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位于敦煌市区西南70公里处,是由汉唐历史遗迹、大漠自然风光、生态农业观光以及阳关博物馆等景观构成的具有文化价值型、旅游观光型、休闲体验型等多元素的特色景区。阳关博物馆整体呈现仿汉建筑风格,占地约10万平方米,是目前中国西北地区最大的景点式遗址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