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something about 文人

(2012-07-11 17:20:23)
标签:

文人

山东

儒学

文艺复兴

人际交往

生态圈

文化

分类: 私想
    很吊诡的一件事情就是,在号称礼仪之邦、孔孟之乡的山东,“文人”已经不甚被社会尊重,而变成了一种带着戏谑意味的贬义词。
    如果张三被定性为“文人”,张三多半是个腹中颇有些墨水,唐诗宋词四书五经都能掰扯一二,但多半不识时务,不太懂得人际关系的游戏规则(明的或潜的),甚至对这些大俗之事带有些不屑和鄙夷,在这个肮脏而卑鄙的世界中唯有自己“独清”、“独醒”,“他人即SB”,但实际上却往往不得志,充其量只能借着酒劲效仿宋公明,发几句类似“他日若得凌云志……”之类的酸腐牢骚。“不得志”是关键因素,关键中的关键。
    张三的世界很复杂,很难用三言两语描述清楚,别人也很难揣测。但认识张三的人聚在一起偶然谈起张三,大多会撇嘴吭哧一声:“张三啊,他就是个文人……”
    对于中国的一些现象,我总会在英语文化世界中寻找匹配和关联——所谓“比较文化”,实在很有意思,但几个常用的词汇都有些词不达意。一、nerd,大意是喜欢研究IT、量子物理学、无脊椎动物学等之类的书呆子,不善言辞和社交,但nerd们腹中的墨水,大都是应用性极强的学问,有鉴于扎克伯格也被当作nerd中的一员,很难说nerd们会因为“不得志”而郁闷。二、geek,被神译为“极客”,大都是会玩电脑的学院范儿潮男,离中国式“文人”的概念差太远。三、pedant,迂腐不堪的书呆子,大多沉迷于研究回字的n种写法,与世无争,不算“文人”。西方从不生产中国式“文人”,文艺复兴早就把这一群体无情地消灭了。
    这个社会讲究实际,即使是人际交往中,也带着买卖和交易。对方能为自己所办之事的重要程度,取决于给对方送多重的礼,取决于酒桌上喝到什么程度,取决于熟人的关系有多硬……这种人际关系体系下的人的价值,和货架上的商品没有本质区别,待价而沽,一分钱一分货。“文人”们自然受不了,他们还是信奉“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那种遗失已久的美好。更有一帮食古不化的“文人”,固执地推行“君子之交淡如水”主义,见面点头问好,绝对不问其他。久而久之,“文人”们的自身进化跟不上社会生态圈的发展,群体性地沦陷到“不得志”的境地。
    修齐治平,中国“文人”的人生理想和职业规划总跳不出这四个字。自古以来的多如牛毛的文人,绝大多数只在修、齐这两个关卡徘徊,要想升级,难上加难。很明显这套理论给自己留了后手:你要是不能治平,说明修齐做得还不够好。所以可怜的文人们仍然只能反复告诉自己要想扫天下,先要搞好家庭卫生——很多人就这样当了一辈子清洁工,自然“不得志”。想要治平,得学会玩“纵横联合”,要踩着别人的肩膀和尸体上位,要出世,要厚黑,要蹬鼻子上脸,要不要脸,最重要的是,要会对他人进行价值判断:符合我的或者我信奉的标准,即是良民,否则就是禽兽。“一个女人在外面走一定想引诱野男人;一男一女在那里讲话,一定要有勾当了。”阿Q玩的是这个,很显然“八荣八耻”玩的也是这个。中国文化从来没有自由平等一说,对于人际之间,只有君臣父子,三纲五常。所以“文人”们从来摆不正自己的位置,无法心平气和,要么自命不凡,要么甘当走狗,容易走极端,但无论怎样,饱肚诗书的内心总是容易荡漾。可是谁要你去治,谁要你去平?真正能顺着社会梯子爬上去的文人,太少太少,从前的科举,如今的大学生就业。真正能治平的人,绝对不是文人,他们全都是流氓。
    “文人”们信奉的这套钦定的以儒学为核心的价值体系,历经两千年,如今在这个金钱至上、干爹当道的社会之中的地位却又颇为尴尬。你若还信奉那套体系,不能与时俱进,难道不是SB吗?难道不是“文人”吗?即便是在儒学的发源地山东,也没人认同你了啊!
    我实在是怕自己也成为这样的“文人”。
    这是一种群体性的焦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