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LiuYiPRC
LiuYiPRC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8,029
  • 关注人气:8,70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东盟自贸区的桥头堡:海南再度“下南洋”

(2010-01-13 03:20:04)
标签:

海南

东盟

自由贸易区

卫留成

凯宾斯基

旅游

分类: 稿件

    明朝中期以降,在中国和海外的长期互动中,海南无疑占据了重要的位置,被搬上琼剧舞台的“下南洋”就是对这段历史的现代演绎。国内各地人来到海南岛的同时,中国人也以海南为基地,向“南洋”即今东南亚一带移民,只是充满了血泪和辛酸。

    数百年之后,历史戏剧般地重演:海南再度“下南洋”,又一次成为连接中国内地和东南亚(东盟)的桥头堡。只是这一次,不再会有血泪辛酸,与东南亚有着深厚文化渊源的海南以“国际旅游岛”的崭新面貌示人,正处于对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前锋线上。

    1995年,当海南航空集团掌门人陈峰在华尔街向美国的金融巨头们推介自己的企业时,为了告诉潜在的投资者们海南的具体位置,善于临场发挥的陈峰在世界地图上指着越南说:“越南边上的那个岛就是海南。”而一周之后,海航就成功成为中国首家中外合资的航空企业。这个海航集团发展史上的故事也告诉我们,海南和东南亚在地理上是如此地接近。如果说云南、广西占据着在陆地上接近东盟的天然地缘优势,那么海南则处于中国大陆和东盟环绕的中心腹地,西守越南,东望菲律宾,南抵马来西亚、新加坡、文莱、印尼等东盟国家,海南这颗中国南海上的明珠被东盟各国众星拱月般地围绕。

    而从交通上看,海南拥有海口、洋浦、三亚等若干天然良港,而即将建设的博鳌机场又使海南国际化的航空事业发展如虎添翼。

    巧合的是,两项对于海南发展极度利好的政策出台时间竟然如此接近:2009年的最后一天,国务院正式颁布《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次日的2010年元旦,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就正式启动,两大世纪级概念在海南碰撞出了火花。对于海南来说,这一双喜临门的历史性的机遇不亚于1988年海南建省办特区的政策优势机遇。很容易就可以想象到,由于注入了双重强劲动力,海南板块股票将持续走高,海南地产市场将会一片繁荣,海南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又将获得新的发展。如果能将430万平方公里、近6亿人口的东盟的资源与市场成功整合,为海南所用,那么海南将迎来一个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新时代,海南将大有可为。

    以旅游业为例,作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合作框架中的重要一环,中国和东盟国家游客有望实现在自由贸易区内旅游互免签证。拥有众多成熟旅游目的地的东盟,会不会和海南争夺游客资源,对海南的旅游市场造成冲击?三亚凯宾斯基酒店市场销售部的吴娟告诉本报记者,她根本不担心来自东盟方面的竞争。她说,东盟和海南在旅游产品上存在着一定的同质化现象,而对于国内游客——特别是举家出游的游客而言,文化语言相通的海南岛毫无疑问比东盟的巴厘岛、普吉岛更具吸引力;另外,东盟的旅游业时常受到不稳定的政局的冲击,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泰国,而海南则绝无这方面的担心。

    在将来,随着自由贸易区发展的逐渐深入,海南和东盟的旅游业也将以更为便利的条件开展广泛而深入的交流和合作,互相借鉴经验,互相学习长处,海南旅游业的明天只能是更加美好。

    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1月至11月海南进出口值同比下降超过15%,降幅较同期全国进出口降幅小,但是对东盟的进出口总额却逆势上扬,同比增长超过40%,对越南的进出口贸易总额则同比暴增122%,这说明海南和东盟的经贸合作势头喜人,前景广阔。

    良好的生态环境、独特的资源、辽阔的海洋面积、巨大的发展腹地、完善的基础设施、优越的地缘位置,这些都是海南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将其做精做强,海南的战略地位也将日益凸显,呈现出新的发展活力。

    事实上,海南已经准备好了,也信心十足。中共海南省委书记卫留成就告诉人们,经过十年左右的努力,海南的发展一定要让国人和世人刮目相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