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的导演罗兰·艾默里奇显然是一位有着非常严格道德水准的人,在他的眼里容不得半点沙子。在电影里,艾导通过由约翰·库萨克饰演的男主角柯蒂斯的嘴嘲讽了加州的施州长:“他是个演员,他那是在讲台词!”;在电影里,艾导又一次地让美国总统牺牲了,在《2012》之前的《后天》里,美国总统也不幸地“被死亡”;在电影里,象征着美国强大军事力量的“约翰·F·肯尼迪”号航母被巨浪无情地掀翻,就像是浴缸里的橡皮小鸭。
在《2012》里那场前所未有的灾难中,上至美国总统,下至平民百姓,大家都像是穿在草绳上的青蛙,没准在哪个瞬间就性命不保。不过艾导对于在安排谁死谁活方面,显然有自己的考虑,哪怕是在道德品质上稍微有些瑕疵的人物,都没能见到风雨之后的彩虹,或是死在逃向“诺亚方舟”的路上,或是死在“诺亚方舟”的舱门边,或是死在“诺亚方舟”的船舱里。信上帝不信现实的意大利人,死;男主角柯蒂斯的情敌,片中的主要小三,死;柯蒂斯的老板、腰缠万贯的俄罗斯土大款,死;土大款的漂亮二奶,死;土大款的保镖和这位二奶偷情,死;二奶的宠物狗是无辜的,狗也是人类的朋友,不能死;柯蒂斯的两个孩子是人类的未来,也不能死;抱着大无畏的必死精神潜水去解决问题的柯蒂斯,艾导就偏不让你死。在《2012》里丢掉性命的人物当中,给观众留下最深印象的当属那些小三。
通常,有上进心的美国孩子的理想不是当医生就是当律师,男主角柯蒂斯的情敌是整容医生,拥有单引擎飞机驾照,还拥有一辆保时捷,可谓是一个成功人士,但最要命的是,他是一个小三。这哥们在电影里从头到尾都有戏份,他和柯蒂斯的前妻生活在一起,非常地爱她,所以才能与她和柯蒂斯所生的两个孩子和谐相处,虽然企图和柯蒂斯的前妻再生一子而未遂,但对于柯蒂斯一家的逃亡也算是尽心尽力。柯蒂斯在灭顶之灾到来之际开着俄罗斯土大款的加长林肯接他们一家去机场,在倒车的时候还不慎把他的保时捷撞进了地缝里。到了机场,他主动驾驶飞机,虽然还矫情地要进行飞行前例行检查,但在大灾面前,也尽可能地做到了和柯蒂斯尽弃前嫌、和平共处。艾导把影片中的这位主要小三刻画得有些可爱,又有些可恨,最后还有些可怜——他困在“诺亚方舟”舱门的巨型齿轮绞肉机里,被碾成肉酱。从某种意义上说,他用肉身换来了“诺亚方舟”的平安。从他的故事当中我们可以总结出这样一些经验教训:千万不要当小三,小三永远也抗衡不过原配,不论是在现实当中还是在电影里;如果是配角,千万不要和主角走得太近,否则后果会很惨;另外,一定要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比如开飞机,关键时刻很有用。
俄罗斯土大款的漂亮二奶,风情万种,是一个带有浓重俄语口音的金发少妇。爱自己的宠物狗甚过于爱土大款,所以直到生命垂危之际,还不忘带上她的小狗,而土大款在这之前就已经彻底抛弃了她。她和土大款的保镖私通,在当小三的同时又被他人插足,属于典型的地下三角恋,剪不断,理还乱。观众们看过太多类似的状况,所以当电影交待出这一情节时,并没有感到太多的意外,只是隐约地感觉到,艾导肯定会安排她死。果不其然,当海水浸入“诺亚方舟”的船舱时,她无法逃脱,在里面经历了自己的“世界末日”。她的故事告诉我们:女人千万不要对建立在物质基础上的爱情抱有任何幻想,在关键的时刻这种爱情是靠不住的;要对动物有爱心,这样如果自己不小心死了,至少还有一个心爱的生命可以活下来;另外,千万不要和别人私通。
很多观众为那位保镖的死而感到惋惜,特别是女性观众。那位纯爷们帅到让很多年轻的女性观众在他出场的一瞬间就已经沦陷——那时他戴着雷朋墨镜,同为少女杀手的阿汤哥在《壮志凌云》里也戴过雷朋。女观众们甚至迷恋于他性感的俄式英语,他驾驶着那架巨型运输机在喜马拉雅山迫降,坚守岗位一直到死,活雷锋般地敬业,连当炮灰都当得那么华丽。女性观众们在影院里反复默念:“千万别死,千万别死……”,可惜最后还是未能如愿,飞机从雪山的悬崖上滑落,爆炸了。她们觉得,这样从内到外都堪称完美的优秀男人都不能登上“诺亚方舟”去繁衍人类后代,实在是太可惜了。不过没办法,谁让他也是小三。他的故事告诉我们:不管在什么岗位上,都离不开敬业精神;就算死,也要死得爷们;另外,千万不要和别人私通,尤其是老板的女人。
在《2012》里,全人类都可以灭绝,但主角柯蒂斯一家不但都安然无恙,反而还破镜重圆,而小三们无一幸免,都丢了性命。也许艾导想通过这部灾难片告诉全世界的观众们:千万不要当小三,否则2012年没准就是你的“世界末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