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ximilian
Hecker的现场,没有撕裂空气震人心魄的电吉他,没有让人蠢蠢欲动脚趾不安分的鼓点,也没有声嘶力竭的呐喊和五光十色的舞台灯光。在中国国家图书馆音乐厅的舞台上,只有一个忧郁的金发男人和一台古典钢琴。
对于一个年轻姑娘来说,无论她平时多么地迷恋于放荡不羁的摇滚或玩世不恭的Hip Hop,但当她面对Maximilian
Hecker这样一个柔情万种而又带着可爱和腼腆的大帅哥时,绝对不可能做到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当晚,现场观众至少80%都是年轻女性。也许有人是像喜欢张信哲一样地喜欢他,但是他的忧郁范儿或金发王子范儿远远更具杀伤力。有人把他的名字翻译成麦斯米兰,其实我更倾向于直译成马克西米利安,这个名字充满了中世纪式的古典主义色彩。
在出人意料地用中文向大家致意之后,这位出生于德国海登海姆的32岁歌手直截了当地开始了钢琴弹唱。Maximilian
Hecker的音乐和他的面孔一样纯净无暇,黑暗的舞台上,只有钢琴前亮着一束柔和的灯光。“忧郁流行赞美诗”就从这样一个充满暧昧氛围的舞台上娓娓飘来,你只需要闭上眼睛,静静地沉浸于其中就可以了。现场的演绎也许并没有专辑里的那么精致,但他的柔美歌声仍然营造出云端天使般的气场,观众随着他的钢琴和假声浑身酥软渐入佳境后,忍不住要坠入梦乡。Summer
Days In Bloom、I’m Falling
Now、Anaesthesia……一首接一首耳熟能详的唯美歌曲袭入耳中,无论你带着怎样的情绪来到他的现场,他那甜蜜温馨的歌声,都可以融化心灵外层的岩石,让你得到身心的宁静。他的声音那么地轻柔,就像婴儿柔嫩的肌肤,仿佛吹弹即破,同时又好像有一只无比温柔的纤纤玉手体贴地为你在音乐营造出的那个纯白冰雪世界围上一条柔软的天鹅绒围巾。这不是在煽情,现场的观众确实就这样坠入他的童话世界里而不可自拔。
也许他所坚持的Indie路线不如现在大行其道的Hip
Hop和R&B受欢迎,但相对小众的音乐路线并没有影响到观众们对他表示出的狂热,加上他那男女通杀的羞涩和忧郁,只要一曲结束,台下必然是掌声雷动。Maximilian
Hecker对观众们的掌声表现出意料之外的感动,他认为自己配不上这样的掌声。他谦虚地说自己早就习惯了在国外演出时现场的观众一边喝酒一边聊着自己的事,更多的是把他的音乐当成一种背景。
出生在以严谨得甚至有些僵硬的民族性著称的德国,Maximilian
Hecker的音乐何以如此伤感温柔?他是一位坚持不用母语,而用英语唱歌的歌手,他认为英语这一国际化的语言才能最好地表达自己音乐里的独特情绪。这种情绪,即使不用复杂的配器和绚丽的舞台效果来表达,他那如游丝般似有似无的低吟假声、忧郁敏感而又能引起所有人共鸣的唱腔和如锦缎般华丽而又恰到好处的钢琴伴奏就已经足够。
Maximilian Hecker一共发行了八张专辑,张张经典,但I'll Be A Virgin, I'll Be A
Mountain是其中最受欢迎的一张。专辑的名字是很深的一个暗喻,据他自己说,“山和处女这两个喻体代表着我一直追求的两个状态:永恒和纯洁。在艺术中这是两种很难得的状态,对创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我明白在现实、充满欲望的世界中想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永恒和纯洁是不可能的。我希望通过我的歌曲,我可以尽量克服现实生活中的那些欲望,通过歌词的表达使自己与听者最大限度的接近那种状态。”事实上,他做到了,他就像来自云端的天使,用一种宁静但又不乏力道的音乐,感染着每一位听者。他在第一时间就俘虏了听者浮躁的耳朵和心,并将其软化。
对于好音乐,我相信没有人会拒绝,我们随时欢迎Maximilian
Hecker的再度造访,欢迎更多的优秀音乐人为我们带来妙不可言的愉悦。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