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同志”、“小姐”、“农民”之后,“老师”是另一个被中国人糟践了的称呼,至少在我看来是如此。
今天晚上我去理发,不巧赶上所谓的“二月二”。“二月二,龙抬头”,据说今天理发,全年都走大运。结果理发店里爆满,我只能一边坐等,翻着《男人装》杂志打发时间,欣赏着那个据说没有肚脐眼的名模库尔科娃的惹火身材,仔细一看她其实是有肚脐眼的,她那微缩成一个小疤痕的肚脐眼绝对属于非主流,只是要用放大镜才能观赏。
终于轮到我了,先去洗头,洗头的伙计染了一头非主流的黄毛,就像是顶着一个鸟窝。他问我是不是第一次来,我说不是,其实我每次都来这,只是频次不像喜欢在头发上做文章的女性同胞们那么高而已,她们弄一次头发花的钱够我理两年发的,所以你不认识我。他又问我有没有会员卡,我说有。然后他又问我有没有指定的老师,这句话让我有点顿时外焦里嫩。原来这年头管剃头匠都叫老师了,怪不得冯巩老师在某年春晚的相声里说这年头搓澡的都有教授呢。我说没有,哪位老师都行。
洗完头我又等了挺长时间,终于见到了给我理发的老师,是一个留着小胡子的湖北小伙,说实话,长得有点獐头鼠目。我说老师好。他说你好,打算怎么理。我说给我剪短点就行。
在媒体圈流行叫老师,据说是因为媒体圈的人往往没有行政职务,不方便叫陈处、王局之类的,但为了表示对对方的尊敬以及搞文字工作的崇高性,所以都叫老师。一开始我真不习惯,心里觉得你又没教我什么知识,我怎么能叫你老师呢?俗话说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我叫你一声老师,难道我还得一辈子把你当亲爹供着?可是后来我出去,竟然也有人叫我老师,懒得计较这糊涂账,我虽然不情愿把你当爹,可是你也把我当爹了啊,我还不到三十呢,貌似还是我占便宜?所以我也干脆就心安理得地这么的了。
媒体界、文艺界、娱乐界、美容美发界的老师一时间就像是雨后土里钻出的绿豆芽,让人一时不甚习惯。娱乐界人体摄影界两栖的陈冠希陈老师和音乐界黑社会界两栖的臧天朔臧老师都是值得我们尊重和纪念的前辈了,当然还有友好邻邦日本艺能界已故的武藤老师和饭岛老师,两位老师虽已驾鹤,但她们的音容笑貌永远不朽在中国人民的硬盘中。老师们,辛苦了!这两位日本的老师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她们都是累死在工作岗位上的,她们的敬业精神和工作态度的确是我国各位新兴老师的学习楷模。
其实,我们的老师遍天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