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代诗人张继铜像
坐落在江枫洲古运河畔,栩栩如生,洒脱飘逸

1.历史场景: 枫桥夜泊处

2.近拍
此块<<枫桥夜泊>>诗碑为明初著名书法家,云间沈度所书 ,非常珍贵 。世人对其评价极高:"精致端楷,婉丽秀逸 ,雍容矩度,有王羲之遗韵"。

1.古运河、2.古枫桥、3.古铁岭关、4.古枫桥镇、5.古寒山寺

明代抗击倭寇保卫苏州城的第一关"铁岭关"雄姿

唐代天宝年间诗人张继的<<风桥夜泊>>大型诗碑(华夏诗碑)
七绝<< 枫桥夜泊>> 意境清远,历代为人所称,早在北宋时就刻石于苏州。现存大小诗碑众多, 这块颇为壮观的巨型碑刻是进入新世纪后修建的。这首脍炙人口的古诗,大家一定早已耳熟能详。"月落","乌啼","霜满天"和"江枫","渔火""愁眠",可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一句寒山寺的"夜半钟声"一笔,起到了画龙点睛的神韵效果,让人感受到无尽的美。诗因桥起,桥以诗名,从此枫桥名闻天下,引得历代中外名人雅士和游客竞相来访。

明代唐寅诗石刻
明代吴中四大才子之一的唐寅,游枫桥后有感,写下了这首七律诗,描绘了阊门外城西枫桥一带的风光: 枕河人家密布,自然山水变幻,仍是一派唐时月光,钟声,乌啼的景象。

枫桥(此桥为清同治六年重建,东堍与铁岭关相接)
枫桥其实是江南水乡常见的单孔石拱桥,相传古时因这里是水陆交通要道,一入夜就封锁,不能通行,故名"封桥"。据传因唐代诗人张继写的<<枫桥夜泊>>这首诗,而改名为枫桥。

古运河风光(南远处为渔隐桥)

两岸忱河人家

枫江茶庄

雅致的茶座

江枫画院
钟韵楼

雅思艺术

江村愁眠

1.渔隐村
渔隐村临水而筑,房舍全为竹木等材料搭建而成,绿荫掩映,纯朴,隐逸,宁静。内置渔具等物品再现古时枫桥渔家之风韵和生活场景。

2.渔隐村
隋唐以来, 古运河孕育了这座姑苏阊门外的枫桥镇,始建于梁代的寒山寺,香火延续至今, 一首唐诗<<枫桥夜泊>>,让人浮想联翩,仿佛把人们带回到了那遥远的古代,使我们似乎都感受到了历史脉博跳动的韵律。当下的枫桥古镇,古色古香,寒山寺的夜半钟声,变得更加悠扬。小镇古风依旧, 环境清静优雅, 文化氛围浓厚。如果你能在这里休憩片刻, 品上一杯茗茶, 听上一曲吴侬软语的评弹, 定能使你摆脱人间的一切烦恼,仿佛进入人间仙境一般。近年来枫桥景区还恢复了唐灯、明清街坊、江枫草堂等旧观,增添了古戏台、渔隐村、听钟桥等民俗古建筑,枫桥古镇越来越变得青春了!

江村桥(此桥东堍为古寒山寺山门)
江枫洲东岸的临水建筑

古戏台(额匾"吴门古韵") 站在江枫广场上看去
,古戏台气势相当恢弘

古戏台
听钟桥(桥的两端上方分别写有"迎旭"和"待月")

在桥上行走的外地游客

船运繁忙的古运河

愁眠轩

秀气幽静的环境
水月亭

枫桥水马驿
枫桥古镇地跨京抗大运河,历来是水陆驿道要塞和商贸重镇。在此辟建运河驿站展示馆,再现古代历史场景,能起到让游客体验到身临其境的感觉。

"吴会风清"石坊

惊鸿渡阁廊

惊鸿渡石坊
石牌坊两石柱上的对联为乾隆皇帝南巡时所赐:
云霞流丽东西映,天水空明上下鲜
此景点再现了古镇枫桥昔日的繁华盛况。伫立码头,昔日过往船只之多,惊破空中彩虹的情景,顿时会油然而生。

当今大运河风貌

江南水乡风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