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walkerman
walkerman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809
  • 关注人气:39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明孝陵神韵(三) 神道一一石象路 望柱 翁仲路 棂星门

(2009-12-24 13:42:04)
标签:

御河桥

石象路

望柱

翁仲路

棂星门

杂谈

旅游

分类: 南京风光

明孝陵神韵(三) <wbr>神道一一石象路 <wbr>望柱 <wbr>翁仲路 <wbr>棂星门

                 一对卧状狮子(后是一对立着的狮子)

    步出四方城,沿神道前行少许,过御河桥(下面是陵园区的第一条御河),石象路就进入我们的眼帘了。

   石象路全长615米,神道两侧分列6种石兽:狮,獬,骆驼,象,麒麟和马。每种石兽两对,共12对,合计24只石兽。在石兽中,因象的体形最高大,故石兽路就俗称石象路了。

明孝陵神韵(三) <wbr>神道一一石象路 <wbr>望柱 <wbr>翁仲路 <wbr>棂星门

                          一对卧状骆驼

明孝陵神韵(三) <wbr>神道一一石象路 <wbr>望柱 <wbr>翁仲路 <wbr>棂星门

                          一对站立的骆驼

明孝陵神韵(三) <wbr>神道一一石象路 <wbr>望柱 <wbr>翁仲路 <wbr>棂星门

                           一对卧象

明孝陵神韵(三) <wbr>神道一一石象路 <wbr>望柱 <wbr>翁仲路 <wbr>棂星门

                             一对立象

明孝陵神韵(三) <wbr>神道一一石象路 <wbr>望柱 <wbr>翁仲路 <wbr>棂星门

                           体形高大的立象                                                   如果你看得仔细一点 ,你就会发现,每种两对石兽都是卧立相间,一眼望去好不壮观!而石象路两旁,绿树成荫,花树点缀其间,景色一流。向北望去,不是梅林成片,就是绿草如茵。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不远的黛色钟山显得格外迷人。如你漫步在深秋初冬,那更是一个多彩的世界,红枫,黄叶,针叶翠柏煞是好看。游人在此逗留,流连忘返,都喜欢与石兽合影留念。爱好摄影的朋友,身背相机和三角架,拍下这优美的一帧帧的美如画的景色。

明孝陵神韵(三) <wbr>神道一一石象路 <wbr>望柱 <wbr>翁仲路 <wbr>棂星门

 

明孝陵神韵(三) <wbr>神道一一石象路 <wbr>望柱 <wbr>翁仲路 <wbr>棂星门                                 摄影爱好者正在拍摄这冬日的彩林            

明孝陵神韵(三) <wbr>神道一一石象路 <wbr>望柱 <wbr>翁仲路 <wbr>棂星门

                       一对站立的麒麟 

   石象路尽头,神道绕过孙陵岗(现梅花山),折向偏东方向,前面已是翁仲路了。先是一对高大的望柱(华表),它的顶端为圆柱形冠,柱身满雕云龙纹。据说此望柱的设计,也是明代的一个创新之作。以往望柱的顶端为莲花状,改后看上去更朴实。

明孝陵神韵(三) <wbr>神道一一石象路 <wbr>望柱 <wbr>翁仲路 <wbr>棂星门

        老外也骑上马显示下风采(可惜是对卧伏在地的马)

明孝陵神韵(三) <wbr>神道一一石象路 <wbr>望柱 <wbr>翁仲路 <wbr>棂星门

                           一对高大的望柱

翁仲路长250米,两侧依次排列一对望柱,两对武将和两对文臣,武将威严,文臣端庄,是陵墓忠实的仪卫者和忠实守护者。

明孝陵神韵(三) <wbr>神道一一石象路 <wbr>望柱 <wbr>翁仲路 <wbr>棂星门

                         一对形态威严的武将

明孝陵神韵(三) <wbr>神道一一石象路 <wbr>望柱 <wbr>翁仲路 <wbr>棂星门

                          一对形态端庄的文臣

   我要提醒游人的是要学会欣赏,学会细看,不要匆匆而过。要知道,这些文臣武将的石雕都是古代能工巧匠的心血和汗水凝结。或许有一个石人会开口向你诉说些什么,千万不要错过机会哦!

  翁仲路尽头不远处是棂星门。棂星门是孝陵神道上的一座皇家标志性和礼仪建筑,毁干1853年清军与太平天国的战火中,遗扯仅存三个门道,门道间的铺地石基础及残留的6个柱础和8个抱鼓石。棂星指灵星,为天门之象。在古代比作天宫,入棂星门就是入天门的意思。朱元璋修神道和陵墓,搬迁了不少坟墓和寺院,独绕道孙陵岗,缘于朱元璋的一句话“孙权也是一条好汉,留着它守门。”要孙权所守的正是这座棂星门。  明孝陵神韵(三) <wbr>神道一一石象路 <wbr>望柱 <wbr>翁仲路 <wbr>棂星门

                       复建的棂星门的雄姿风采

明孝陵神韵(三) <wbr>神道一一石象路 <wbr>望柱 <wbr>翁仲路 <wbr>棂星门

                  前面的四个石墩是棂星门的遗址石基础

   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的这座棂星门,正对神道,仿木结构,三门六石柱,三门并排,阔20.61米,高7.60米。三个门之间还用红色木结构矮墙连接,用黄色琉璃瓦镶嵌,构件还尽量使用原物,风采绝对不减当年。

   过棂星门,路折向东北,前行不远处就是金水桥,进入明孝陵后区一一陵园的主体部分了。

明孝陵神韵(三) <wbr>神道一一石象路 <wbr>望柱 <wbr>翁仲路 <wbr>棂星门

 

明孝陵神韵(三) <wbr>神道一一石象路 <wbr>望柱 <wbr>翁仲路 <wbr>棂星门

            棂星门前通向陵园的主体部分的路(四季美景各不同)

明孝陵神韵(三) <wbr>神道一一石象路 <wbr>望柱 <wbr>翁仲路 <wbr>棂星门

                  神道绕过的梅花山(孙岭岗)上的博爱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