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南行散记(四):德天瀑布与中越战争

(2011-04-27 21:18:20)
标签:

旅游

德天瀑布

蔚为壮观

中越

友好

分类: 随笔

 

http://s13/middle/5ea2ec2bta167175fd4cc&690&690

 

                 德天瀑布与中越战争

 如果有人随口问你,广西有什么著名的旅游景点,你一定会脱口而出“桂林”“阳朔”“刘三姐”这样的语汇,这自然不错;但接着问广西还有什么好去处,多数人或许会调侃说,这个真没有。这次南行,我们真的去了一个好地方——在2005年被《中国国家地理》评选的“中国最美的六大瀑布”排名第二的“德天瀑布”。

 如果历史像平静的归春河的河水一样波澜不兴,这个亚洲第一、世界第二(或说第四)的跨国瀑布——德天瀑布不会直到二十世纪即将结束才被世人惊觉。当然并非我们有眼无珠,也不是不解风情,实在是历史和我们开了一个玩笑。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祖国西陲发生了一场中越战争,边境村庄人迹几绝。战后十多年,外人仍不敢进入这个曾是地雷密布的边境。于是,这道人间胜景好似明珠埋在土里,很长时间不为人所知。

 从南宁出发至德天196公里的路程约需3个小时,后60公里路段最为艰险。层峦叠嶂,峰回路转,大巴车常在山穷路尽之时豁然开朗,别有洞天。导游为了分散注意力,不时信口开河,插科打诨,说些道听途说的故事,有时还指着路旁不远处的房子,说是当年作战指挥所,而说到战后漫山遍野排雷,让人心有余悸......

       德天瀑布,位于中国广西大新县硕龙镇和越南高平省重庆县玉溪镇交界边境线上,从德天屯至硕龙镇一段以归春河为天然国界。归春河在德天屯附近遇断崖,形成瀑布,因地而名德天瀑布。

 德天瀑布三级跌落,落差70余米,最大宽度200余米,年平均流量每秒50立方米,是黄果树瀑布的5倍。归春河水量充沛,三四月间水流蓄势而发,千姿百态:小的如丝线,飘拂而来,中的似素绢,款款而下,大的成瀑布,飞流直下,山上千沟万壑,飞花溅玉。站在山上俯瞰,第一层河水沿笔直的山势,俯冲而落在百多米下的山潭中,银瀑飞泻,震魂摄魄,摇动人之心旌。第二层比较低缓,山势在此造了一个几十米的台阶,拦腰截流,然后蓄势而发,形成了最为壮观的第三层。第三层几乎是垂直流下的水幕,冲击着宽广的河面,流淌出一幅掩映在绿树怀抱中的天然画卷。美哉,德天瀑布!

 走下山来,伫足归春河边,蔚为壮观的大瀑布便在眼前。花20元坐上观光竹排,就可靠近瀑布了。竹排越靠越近,瀑布仿佛扑面而来。河水倾盆而下,其势浩大,若千军万马从天而降;其声轰响,若天崩地坼震耳欲聋;再往前划,其气铺天盖地,人若在腾云驾雾之中。壮哉,德天瀑布!

 竹排两旁时有小船、竹筏游弋,那是对岸的越南人过来做小生意,兜售玉米番薯、墨镜遮阳伞一类小食品小饰品,我用10元换了18700盾越币,据说这些越币在越南境内可以买到价值人民币3元左右的东西,而我只是为了留个念想。

 余兴未尽,夕阳下来到836界碑处。一条蜿蜒的甬道,小路朝天,一人半边,颇有点像当年深圳罗湖的“中英街”。这是两国边民集市贸易的地方,游人在道两旁走走,便是“出国”游了。

 我们站在界碑处留影,不禁心绪难平。70多年前的一场战争,包括我的祖辈连同家乡的父老兄弟,避难到安南(现在的越南);10多年前的一场战争,又有大批越南人迁徙到了广西云南边境,在德天瀑布几公里外,有一个越南人聚居的地方,保持着异国风情,现在也成了一个景点了。

 共饮一江水,同是一瀑布,鸡犬之声相闻,“同志加兄弟”曾手足情深。战争曾让这一切走开,战后会更加珍惜和平。愿归春河永远宁静,德天瀑布永葆风光。



http://s8/middle/5ea2ec2bta167e3e32d17&690&690

                               千山万壑飞流直下,处处溅玉飞花。

http://s5/middle/5ea2ec2bta1ba1aac0794&690&690

              其势如千军万马从天而降,其声如天崩地坼雷鸣轰响,又似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

http://s13/middle/5ea2ec2bta167172d38cc&690&690

                          坐在竹排上,靠近大瀑布,真个赏心悦目。

http://s3/middle/5ea2ec2bta167e13234d2&690&690

               一样的山,一样的水,一样的村庄,一样的树木。归春河分两岸,瀑布也分两段。

http://s10/middle/5ea2ec2bta1e5c85bff09&690&690
                               进入这条甬道,你就可以“出国”游了。

 

http://s6/middle/5ea2ec2bta167b7d46325&690&690

                               我们的身后,是炎黄子孙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是强大的、可爱的祖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