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行之六------汕头小公园骑楼建筑

标签:
广东汕头小公园骑楼建筑杂谈 |
广东是我国的近代骑楼主要的发展地区,骑楼主要分布在濒临南海,比邻港澳的东南沿海和粤中地区为主。
汕头骑楼的建造汲取了外廊式建筑许多处理手法,在街道和店铺之间形成一个连续的有遮蔽的交通空间,非常适合本地炎热、多雨、多台风的气候特点。
汕头骑楼始建于二十年代,建筑形式显然受到欧陆风格的影响,是在特定地理环境、传统文化及外来因素等影响下而逐渐形成的一种建筑类型。其典型代表就是小公园的沿街骑楼。
小公园周围老街的骑楼,最有代表性,莫不中西合璧,浑然一体。这些骑楼群,中西合璧的建筑艺术,临街架空、星罗棋布的商品网点加上环形放射状的路网格局,充分展示了汕头“百载商埠”的人文历史风貌。
改革开放后,城市中心东移,小公园所在的老城区交通拥堵、市政设施落后等问题日益突出,小公园作为城市商业中心的地位日渐衰落,大多数商店都关门了,游客也不多。
我独自到周边的小巷去转转,在这里能看到汕头老城厢的历史遗存。
不少居民已经搬离了,显得一片萧条。
这里还有人住。
这条小走廊是个旧货店。
这里还有个小作坊。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汕头的能工巧匠将传统建筑与西式建筑相结合,创造出底层架空,集商业性与居住性为一体的近代骑楼建筑,其典型代表为小公园的沿街骑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