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的地理信息系统试题

标签:
杂谈 |
分类: 考研 |
武汉大学的地理信息系统试题
武汉大学地理信息系统(GIS)试题2008
一、名词解释( 6*5 分) 1. 智能地理信息系统 2. 邻接矩阵 3. 标识编码 4. 有向赋权图 5. 空间位置特征 6. 空间数据的不确定性 二.简答题( 5*16 分) 1. 企业可以完成自身应用。现在要求能过通过网络平台发布信息。需要哪种网络系统结构?分为哪几种类型? 2. 要解决多源数据的空间参考系不一致的问题,可以采用哪些方法? 3. 理图层数据过大,会影响系统效率。采用何种索引可以解决该问题?与目标索引什么关系? 4. 缓冲区多边形是怎么建立的?缓冲区分析与缓冲区查询有什么区别? 5.GIS 互操作需要解决主要问题?有哪些解决方法? 三.分析题。( 20 分) 土地管理部门利用 GIS 给土地分类图进行面积统计时,发现统计结果不一致。请分析可能影响统计结果的因素。 四.论述题。( 20 分) 空间分析模型有哪些?并论述它们在开发 GIS 应用中的作用。 |
2007年武大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科目:地理信息系统基础(遥感院、重点实验室)
一、
1、
2、
3、
4、
5、
6、
二、
1、
2、
3、
4、
5、
6、
7、
8、
三、
1、分析三种传统的数据模型(层次、网络和关系)存储空间图形数据的方法和特点,它们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四、
1、空间信息网格技术和WEBGIS技术相比,存在一些不同,请阐述这些不同点表现在哪些方面?有何主要差别?
武汉大学2006年测绘遥感重点实验室的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试题
一、名词解释:分布式数据库、地理信息流、窗坐标索引、多边形统计叠置分析、对象-关系管理模式
二、简答题
1、地理信息系统可以用数学公式S={Q,R}来表示,试描述其含义
武汉大学2006年
地理信息系统基础
一 解释下列概念(共5小题,每题4分,共80分)
二 简答题(共8 小题,每小题10 分,共80 分)
三分析题(共2 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
1
2
四 论述题(20分)
武汉大学2005年
地理信息系统基础
一 概念辨析题(共6题,每小题5 分,共30分)
二 简答题(共7小题,每小题10分,共70分)
(7)简述组件技术在GIS开发中的优势。
三 问答题(共20分)
(1)
(2)
(3)
|
|
|
|
|
四 应用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
(1)
(2)
2
武汉大学2004
GIS原理复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顺序不记得)3*9
二选择3*9( 是几个很简单的基本问题)
三简答题:(30)
1,GIS组成部分有?
2,GIS的数据源的分类
3,矢量和栅格的比较
四,分析论述题(16)
说明GIS的重要的应用方面。
武汉大学2004年GIS部分试题
一、辨析
1.地图投影与地理坐标
2.聚合分析与聚类分析
3.地理实体与地理目标
4.分类码和识别码
5.叠置分析与叠置查询。
二、简答
1.空间数据三种转换格式
2.给定两个图形,如何进行仿射变换
3.常规三种空间数据模型的缺点,面向对象的数据模型的特点。
4.如何分层。
5.为什么说GIS是一种特定的信息系统
6.几何,栅格,高程数据在GIS中有哪些表达方式 。
三、设计
1.设计一个小型的应用型GIS
2.设计一个数据库存储系统
四、论述
1.无缝集成的几个阶段。
2.WEBGIS的特点和发展方向.
2003武测重点实验室复试笔试考题(地图数据库)
一填空
1数据组织的逻辑结构有()()()()()
2文件的组织方式有()()()()()()
二简答
1什么是非顺序索引文件?它的查找和删除过程怎样?
2什么是显式和隐式关系?应用的场合怎样?
3什么是倒排文件?他的功能和特点?
4什么是数字景观模型?它的特点和功用?
三论述
1地图数据库系统中所涉及的三个坐标系及其意义?
2对于离散的高程点在对地形要素的综合中所采用的最大信息量法的基本原理?
四计算
1有关拓扑关系的确定方法
2有关逻辑运算
武测2003年考研考题
一 辨析题
二简答题
1
2 gis作为问答系统的功能并举例
3 笛卡儿坐标和经纬度坐标的选取
4 程序管理系统,文件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的优缺点
5 通过对分类分层工作区工程的划分,叙述数据的组织管理
6 试定义公路的主导属性
7 定位定性拓扑关系是如何建立的
三论述
四综合
武汉测绘科技大学2002年GIS考研试题
一。概念辨析题
1 地理信息和地理数据的概念有何不同
2 比较数字高程模型(DEM)与真三维空间数据模型的区别
3 比较地理信息系统(GIS)与信息管理系统(MIS)的区别与联系
4 面条数据模型、拓扑数据模型在空间数据存储方面有何不同?各支持何种数据类型的空间应用?
5 缓冲区查询和缓冲区分析在概念上有何不同?
二。简答题
1 在GIS中,为什么不使用地理参考坐标系(经纬度坐标系统)而使用平面直角坐标系统存储空间数据?
2 有一幅地形图,数字化后发生仿射变换,应如何处理?写出处理过程。
3 叙述四种栅格数据存储的压缩编码方法。
4 空间实体可抽象为哪几种基本类型?它们在矢量数据结构和栅格数据结构分别是如何表示的?
5
三。综述题
1
地理信息系统数据源的类型有哪些?在地理信息系统中有哪些只要的数据输入方法?数据输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误差有哪些形式?引入这些误差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武测2001年考研考题
一 名词解释
拓扑关系
缓冲区分析
不规则三角网模型
空间内插
数据压缩
二 简答
1 点、线、面三者空间关系表现形式主要有哪些?
2 地图投影与地理信息系统的关系
3 数据处理在地理信息系统中的作用及数据处理的主要内容
4 DEM的优、缺点及主要用途
5 地理信息系统的组成部分及各部分的主要作用
6 判断点在多边形内的基本方法
三 简述
1 地理信息系统中图形数据结构的主要类型及他们的各自特点
2 地理信息系统工程的三维体系结构
3 叙述四种栅格数据存储的压缩编码方法
4 空间实体可抽象为哪几种基本类型?它们在矢量数据结构和栅格结构中分别是如何表示的?
5举例说明拓扑数据结构
四 综合
地理信息系统数据源的类型有哪些?在地理信息系统中有哪些主要的数据输入方法?数据输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误差有哪些形式?引起这些误差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武测2000年考研考题
一、地理信息系统的定义以及它的基本特点,简述地理信息系统与管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与计算机辅助设计的主要区别。(共10分)
二、 试分析地理信息系统中数据的误差来源。(共12分)
三、 请叙述地理信息系统中删格数据的组织方式以及每种方式的特点。(共8分)
四、简述GIS数据管理方法的发展过程和趋势,并请说明目前GIS中没有采用标准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来管理图形数据的只要原因。(共10分)。
五、 简述删格到矢量数据转换细化处理的两种基本方法。(共8分)。
六、 简述地理信息系统中地图投影配置的一般原则。并说明我国地理信息系统中投影的配置与设计以及其原因。(共8分)
七、为什么说GIS建设过程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GIS工程建设按时间顺序分为那几个阶段?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共12分)
八、 请分别用层次模型、关系模型、网络模型、面向对象模型表示下列图形。(共12分)
武测1999年考研考题
一. 简述GIS产生的背景、发展的特点及其在我国发展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10分)
二. 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MIS相比,GIS主要增添了图形编辑功能。()
三.空间数据转换的主要有哪些?请按下图所示推导出X’O’Y’
坐标系(数字化仪坐标系)到XOY坐标(地图直角坐标系)的相似变换的计算公式,地图的实际比例尺横向、纵向分别设为Q1,Q2。(15分)
四.数字高程数据通常有几种形式?它们在实际中有何用途?如何获取和存储这些数据?(10分)
五.点、线、面是GIS中的三类基本要素,它们所代表的实体一般具有什么特征?三者之间的空间关系主要有哪些?能否实现点面、线面之间的转换?为什么?(10分)
六.试述空间数据库分层组织的优点及方法。这种分层与数据库中的分层数据模型有何不同?(5分)
七.空间处理方法通常包括哪些内容?简述每种方法的实体。(10分)
八.根据以下要求或条件,确立该GIS实用工程项目的建设步骤主要技术方法。(15分)
2.煤气管道的铺设要顾及以上管道;
3.已有资料包括:数学化地形图(从勘测部门购买)、已有管道竣工图(纸质)及相关指标、煤气管道的规划图(纸质)及相关指标;
武测1998年考研考题
一 选择
1 世界上第一个地理信息系统产生于:
A 中国 B美国C加拿大D澳大利亚
2 判断点是否在多边形内常用:
A空间内插 B半线理论C平板技术D维数变化
3空间集合分析主要完成:
A地形分析B缓冲区分析 C逻辑运算D叠置分析
4以线性四叉树表示8*8的栅格矩阵时,第6行第5列位置处的栅格的MORTON码值为:
A57 B39 C54 D36
A空间分析 B图形分析C空间查询 D 地图整饰
二简述在栅格数据中提取多边形边界的一般方法
三地理信息系统中的数据输入包含几项内容?输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误差有几种?
四图画题
给出一个四叉树要求画出栅格矩阵,并用线性四叉树和二维行程编码表示
七 简答题
1地理坐标
2地图投影研究的主要内容
3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地图投影配置应遵循的原则
八 介绍两种商用GIS基础软件的主要特性和适应的场合
九某城市由于人口增长较快,原有的地下基础设施已经不能满足要求,为此须重新进行规划,目的是为了满足今后10—20年内城市人口发展的需要。现用GIS辅助规划其要求是:
1能随时知道任意地方的地下管线的各类指标
2能随时了解那些管线需要重新建设
3能随时了解任意区域的人口指标
4管线应铺设在道路的两侧、单侧或中央。
5管线铺设时应距离附近的建筑至少10米
6管线铺设和指标计算应结合地形进行
7输出规划成果,主要包括人口分布图和规划后的底下综合管线图
现提供如下条件
1规划区域的地形图及属性数据
2规划区域的道路图及属性数据
3规划区域的地下综合管线现状图及属性数据
4规划区域的人口分布规划图及属性数据
5规划区域的建筑分布分布图几属性数据
6已提供了由人口计算相应管线的负载的全套公式
7已提供了计算管线各种指标的公式
8所有的图件都已经入库
根据以上的条件,设计用地理信息系统实现上述规划要求的方法,分别说明其中使用了哪些数据和GIS的那些主要功能
十对于大型的GIS来说,利用网络进行数据处理和传输是不可缺少的,对此建立GIS需要哪些主要的软硬件设施?并说明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