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09日

分类: 教育文摘 |
名师课堂展风采,网络教研促成长
——记“商丘小语2020年11月第三次网络教研”活动
策划:李斩棘 组长:赫振华
博客:杨一舒
教研花开,馨香满怀。2020年11月19日晚上7:30,来自全国各地的语文教师们怀揣着对语文教学的殷殷期待,相约在CCtalk商丘小语网络教研群,在主持人张文举老师甜美的声音中,走进了商丘市名师刘伶俐老师的精彩语文课堂。
刘伶俐老师是夏邑县教研室语文教研员,国家级骨干教师,河南省特级教师,河南省优秀教师,省学科技术带头人,省优秀教研工作者,省级优质课教师,商丘市小语名师工作室成员,中学高级教师。
刘老师执教的《刷子李》是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习作单元的第二篇精读课文。本节课,刘老师紧扣习作单元主题和本单元语文要素,灵活运用教材,设计教学流程。教学目标定位准确,意在指向写作,凸显了习作单元精读课文的特点。
刷子李是正面描写,是一条线索,写曹小三是为了突出刷子李,是侧面描写,是另外一条线。两条线泾渭分明,将整节课划分为两部分。解决了这两个问题,也就掌握住了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内容。在探究曹小三环节,她让学生质疑:这篇文章的题目是刷子李作者为什么花大量的笔墨来描写曹小三呢?这与刷子李的技艺高超有什么关系?让学生自读课文,汇报交流描写曹小三心理变化的语句。通过曹小三心里的起伏变化侧面衬托出刷子李的技艺高超,又通过学生对比感悟反复的朗读感受人物描写的妙处。设计巧妙,语言凸显写作重点。
整节课刘老师语言精炼、幽默有感染力,授课过程中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掌握了人物描写的方法,并运用于日常写作之中,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让我们对习作单元教学有了更深的体会,更有利于今后在教学中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能力的提升。
在听课过程中老师们纷纷在公屏上打出自己的听课感受。课例结束后,刘伶俐老师与大家分享了自己的教学设计思路和理念:《刷子李》一文主要是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到除了可以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外貌、神态和心理等,还可以通过描写侧面描写来表现人物的特点。教学过程中她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一、整体感知,导入新课
二、回顾旧知,引出新知。先出示经典语句、再让学生感悟,既加深学生对本单元语文训练要素的理解,又做到新旧知识前后勾连,融会贯通,也为接下来学习在典型事件中从语言、动作、外貌、心理、神态等多个角度描写人物的方法做好铺垫。
三、研读批注,交流反馈。
先让学生认真默读课文4至10自然段,画出描写刷子李的语句,并体会:哪些语句让人感受到刷子李技艺高超这个特点的?围绕自己的发现做批注。然后交流反馈:哪些语句是描写刷子李的?这些语句是怎么表现刷子李的特点的?在这个探究过程中,引导学生,反复朗读,通过抓住刷子李动作、外貌、语言的描写语句,让学生感受到描写一个人,这几种方法可同时使用在一个身上进行多方位的描写,让刷子李这个人物形象更丰满,更生动立体。这是描写人物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也叫正面描写。
四、关注重点,再学新知。
课文通过对刷子李的语言、动作、衣着及刷墙后超乎寻常的效果做了简单的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他的技艺高超,但是课文却用了大量的笔墨描写了徒弟曹小三,作用是什么呢?难道从描写曹小三的语句中也可以感受到刷子李技艺高超的特点吗?接着进行问题引导,交流展示。梳理曹小三的行为举止及心理变化线索。通过重点聚焦曹小三举止和心理变化的有关语句,梳理出曹小三的心理变化过程,“文似看山不喜平”,曹小三当时心里有多起伏,后面知道真相就有多震惊。这跌宕起伏的情节让读者感同身受,不但强烈地吸引读者阅读的兴趣,也更真实地印证了刷子李技艺的高超。通过交流讨论,让学生更明确:描写人物,除了用正面描写,还可以通过旁观者的反应从侧面表现人物的特点,使人物形象更可信,更感人。
五、迁移运用。
在一试身手环节中,让学生用学过的描写人物的方法,如动作、语言、外貌等描写方法,写一写你某位同学的特点。这样迁移运用,将知识及时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能力,产生习作兴趣,学以致用。
接着陈向菊老师带来了精彩点评。陈老师认为:刘老师对教材把握可以说是稳、准,能充分了解编者意图,清楚本单元各个板块之间的关系,教学目标准确。教学设计巧妙,重点突出。课堂训练扎实高效,主题挖掘深刻,能够灵活运用教材,将阅读指向写作,而且明晰两条线索,语言凸显写作,能紧扣语文要素和课后习题设计教学流程。本节课的两个学习活动,刘老师是把课后习题第二题的细化:画出描写刷子李和曹小三的语句,体会课文是怎么写出刷子李的特点的。教材编排指向写作,教学设计指向写作,教学过程中该如何让学生习得人物描写的方法,虽然是习作单元的教学,但老师依然没有忽略精读课的特点,进行了反复朗读,进行了语言文字的训练,将本节课教学实实在在地指向了写作。
通过本次网络教研,我们“研”在思考,“研”在交流,多了一些丰富的技能,多了一份踏实的心境。在这个蕴藏睿智思想的冬季,我们博采众长、兼收并蓄。老师们表示今后一定会以本次教研为思考点,反思教学,反思备课,反思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努力把课堂变为充满生机、充满活力、高质量高效率的课堂!在这个褪去所有浮华的季节里,希望我们在教研路上一路播种,一路收获,穿枝拂叶,拈花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