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想象感受独特现代诗歌《绿》意盎然——记商丘小语六月份第二次Cctalk网络教研
(2020-06-15 21:19:59)
标签:
商丘小语网络教研教育 |
分类: 教研动态 |
朗读想象感受独特
——记商丘小语六月份第二次Cctalk网络教研
浓情六月,绿意盎然;热情不减,再聚荧屏。6月11日晚8点,商丘小语Cctalk网络教研与老师们准时相约。本次网络教研由郝娜老师主持,播放的优秀课例是统编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现代诗《绿》,执教者江苏省南京市游府西街小学查静老师。
这首诗,艾青先生用极富感染力的文字,描绘了春回大地,到处都是绿色,万物充满生机的景象。全诗以虚写实,诗人将自己的感觉与景象的描绘融为一体,引发读者无限的想象。
本节课,查静老师凸显语文要素,用朗读与想象的方式将这首现代诗演绎得空灵生动,彰显了现代诗的特点。
査老师的整个教学设计分三个环节:一、初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景象;二、反复朗读,感受诗人的独特表达;三、比较阅读,体会诗歌的语言特点。
第一环节,初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景象。査老师首先让学生用“绿”组词语引入诗歌,接着范读诗歌做引领,学生反复朗读,然后交流初读感受。接着,分小节指导学生再读诗歌,个别读、师生合作朗读、齐读……学生在一遍遍的朗读中感悟、品味、直至沉醉。最后,配乐朗读,孩子们在优美的旋律中享受文字的韵味,感受美好的画面。初读环节朗读时间充分,形式多样,完美呈现了孩子们由读正确到读得好、读得美的过程。
第二环节,反复朗读,感受诗人的独特表达。在学生读好诗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文本的语言,让学生在读诗的过程中找出描写奇特的地方,小组交流、汇报,进而引导学生感悟诗人独特的表达。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他们发现了诗歌相同的句式和使用的不同的动词。在老师的引领下,孩子们从相同句式的语调变化中感受到绿的美妙,在不同的动词中感受到了绿的层次,在风吹来的景象中感受到了绿的变化无穷。在这个环节中,孩子们灵动的思维感受到了诗人独特的表达。
第三个环节,比较阅读,体会语言特点。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对比阅读宗璞的《西湖漫笔》,再次感受到诗歌《绿》语言的张力。
愉快的时光总是很短暂,转眼间,查静老师的课结束了。听课老师依然沉浸在诗歌的韵味和课堂愉悦的氛围中,意犹未尽。
听课是一种学习,一种享受。听评课更是心与心的交流,灵与智的碰撞,智慧的火花在此刻闪现,教研的精髓在此刻升腾。河南省名师,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夏邑县圣源学校娄海英校长的课后点评,更是干货满满,给我们指明了诗歌教学的方向,让老师们受益匪浅。
娄校长说,查老师的《绿》现代诗的教学,温暖,朴实,扎实,像小溪,似弯月,如春风,像璞玉,让人感到特别舒服。她还给老师们聊了关于现代诗“教什么”“如何教”以及“教学中的一些建议”三个方面的内容。
关于“如何教”, 娄校长结合“交流平台”“课后习题”以及现代诗的特点,谈到就像査静老师那样,重视“朗读”,让学生结合文字“想象”,感受到诗人的独特感受,就能完成教学任务。不需要繁琐的环节,不需要过多的讲解,现代诗的节奏感、韵律美就能完美呈现。
娄校长也向老师们提出了建议,要想使用好新教材,把握好教学方向,一定要熟读教材,深入研究教师教学用书。尤其是跟教材配套使用的《教师教学用书》,是我们研读教材,上好课的强有力的助手!
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商丘小语人,教研热情不减。在以后教学研究的路上,会愈走愈远,犹如艾青先生的《绿》随风舞动,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