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统编教材课例观摩探讨学习共同提升——2019年7月商丘小语第二次网络教研

(2019-07-27 10:37:19)
标签:

教育

商丘小语

网络教研

分类: 教研动态

统编教材课例观摩 探讨学习共同提升

——2019年7月商丘小语第次网络教研

统编教材课例观摩探讨学习共同提升——2019年7月商丘小语第二次网络教研

策划:李斩棘  组长:路     文本:  

博客:翟清华  主持:周巧云   宣传:  

微信:  赵 辉   审稿: 代丽娜

骄阳似火的七月,我们迎来了商丘小语暑期里第二次网络教研活动,7月25日晚上八点,商丘小语和来自全国各地的小伙伴们一起观看了由薛法根老师带领的团队核心成员徐国荣老师的课例——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二篇课文《海底世界》。希望通过本次观课、议课,能让老师们在秋季使用统编教材时多一点启发,多一点思考。

徐老师的精彩课例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板块:

板块一:回顾、梳理课文内容

进行新课之前,徐老师引导学生对本文进行一次梳理,让学生对课文有了系统的认识,并板书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课文内容:光,声,动物活动,植物差异大,矿藏,文章从这几个方面对海底世界做了一个详细的介绍。

 板块二:海底的声音妙趣横生

在这一环节中,徐老师借助叠词打开了学生积累词语的大门。通过读课文中的叠词,初步发现叠词的特点,再让学生列举生活中还有哪些这样有意思的词语?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了解了叠词,积累了叠词。

在学习本文的重点句型“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时,徐老师匠心独具,他是这样设计的:“读一读,这样的句子有什么特点?”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他这样表述,这样的句式结构相似、字数差不多,读起来很有意思。不向学生灌输任何概念性的词语,只让学生自己发现这类句子的特点。令人敬佩的是徐老师还关注到了文章的体裁,这是一篇科普类的说明文。说明文当然要让学生明白作者运用的说明方法和写作意图。于是,课堂上,他借助问题“作者写海底世界,为什么写蜜蜂、小鸟,是写跑题了吗?”带领学生抽丝剥茧,最终让学生明白作者这样写是为了借助这些大家都熟悉的小动物发出的声音,让那些没见过大海,没下到海底,没带过听音器的人们真切地体会海底的声音。而这种方法在说明文中叫做“打比方”。徐老师对这个句式的学习并不止于此,他和学生继续探讨“这段话的最后为什么用省略号?”,“你还能补充哪些声音?”一语激起千层浪,学生刚刚积累的叠词就在这时派上了用场,真正达到了学以致用。

板块三:海底动物的活动特点形式各异

在带领学生熟知了海底动物各种不同的活动特点后,徐老师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引导学生深入文本,与作者进行深度对话,“作者为什么要选择这五种动物,为什么要按照这个出场顺序?这样的选材、写作顺序有什么好处呢?”学生边读书边思考,边交流边探讨,不断地抽丝剥茧,终于在教师不断地引导和点拨中悟到作者在选材上煞费苦心,文中选的五种动物它们的活动方式都是极具代表性的。动物的出场顺序也是经过精心设计,无论从内容还是结构上的编排都是深思熟虑的。课堂上,不仅让学生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徐老师的教学艺术正如这奇异的海底世界,让观课的老师们大开眼界,更让孩子们体验到了不一样的语文课。是啊,语文课不仅仅指向理解内容,更多的是关注作者行文的思考,语言文字的妙处,这才是语文课的独特魅力。

统编教材课例观摩探讨学习共同提升——2019年7月商丘小语第二次网络教研










课例播放结束,进入了议课环节。首先是民权的丁丽老师结合自身教学谈了观课感受,这节课给她的启发很大,她会尝试把今天所学到的运用到以后的教学中,努力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来自商丘前进小学的路娟老师上麦交流,由这节课她想到了吴忠豪教授的一段话:“语文是一门实践课,不是语文知识课。语文能力不是教出来的,是在实践中获得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句话有力的诠释了实践是非常重要的,教师的指导、点拨要在学生实践的基础上进行才能事半功倍。课堂上教师要敢于放手把时间还给学生,一堂课好不好,主要看学生的学!”路娟老师的发言入木三分,令在座的教师受益匪浅。

最后,商丘小语的掌门人李斩棘老师谈了自己的几点想法,首先她鼓励老师们要读三本书:一读《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白每个学段的教学目标,知道我们的教学是有规律可循的;二读教材,深入解读文本,了解编写意图,只有把教的方向把握准确才能上出高质量的课;三读《教师教学用书》,这本书的编写经过层层把关,多次修订,准确而又细致地对教材进行解析,书中还附有具体可行的教学建议,对教师的教学具有指导性,能够极大的帮助一线教师迅速把握教学内容,明确教学方向。接着谈到第二点:观课要用辩证的眼光去看待。任何一节课都有学习的价值,只要我们听课,多多少少都能学到一些技巧。好课借鉴的地方多,普通的课也有值得借鉴的地方,关键是观课后要进行思考,学会借鉴,把适合的融入自己的课堂,我们的教学水平就会得到提高。最后她谈到第三点:老课文,新教法。统编教材当中保留着一大部分原有的经典文章,有的是学生在以前就学过的,这类课文如何教?是每个老师应该思考的问题,用我们固有的方法教是否可行?应该如何去改变?这就需要老师们沉下心来,认真研读课标,与文本深入对话,了解作者的初衷,在教学中一丝不苟地落实编写意图。

李老师的谆谆教导让观课的老师们感慨不已,商丘教研之所以能做得扎扎实实,是因为它的初心就是踏踏实实为老师们服务。李老师不仅交给教师们如何去备课、授课,还教会大家如何用辩证的观点观课、议课。此次学习受益很大。感谢李老师的精心安排,让我们提前对统编教材有了全面的认识,在暑期中可以重新思考自己的教学。同时也感谢主持人的付出和老师们的坚守。

学无止境,相信大家通过学习会遇到更好的自己。商丘小语,每周四都在这里等你,我们下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不见不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