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4年5月27日商丘小语网络教研--活动群内观课】 :《创世神话》执教:蒋军晶

(2014-05-27 23:08:06)
标签:

群文阅读

商丘小语

分类: 教研动态

 

2014527商丘小语网络教研--活动群内观课 :《创世神话》执教:蒋军晶

 群内观课 《创世神话》

http://s13/bmiddle/001JqXSBzy6Jdid6I560c&690:《创世神话》执教:蒋军晶" TITLE="【2014年5月27日商丘小语网络教研--活动群内观课】 :《创世神话》执教:蒋军晶" />

 

活动时间:2014527 星期二

内容:群内观课 ——《创世神话》

执教:蒋军晶

研讨地点:商丘小语群

宣传:姜琳

主持:姜琳

通讯:姜琳

播放:姜琳

整理:侯德重

五月榴花照眼明,在这绿树荫浓的初夏傍晚,华灯初上之时,网络教研的璀璨之火正在广袤的土地上熠熠闪烁。“商丘小语网络教研之群文阅读系列活动闪亮登场。
      本次活动分为五个部分,一是主办学校河南省商丘市民主路第三小学特色活动简介。二是观摩蒋军晶老师的群文阅读典型课例《创世神话》。三是老师们交流听课感受和体会。四是专家点评视频学习。五是自由研讨。
    商丘市民主路第三小学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各具特色的活动展示,给老师们带来的美的享受,赢得老师们的赞扬!
        蒋军晶老师《创世神话》给老师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从中国古代神话如手,走进外国神话。让孩子们默读神话猜猜神话属于哪个国家,在文章中找出关键词说说理由,孩子们畅所欲言,蒋老师幽默风趣,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在一组神话的阅读,让孩子在阅读中找出各国神话的特色,培养培养了儿童的哲思和阅读神话的兴趣。蒋老师对于文本的选择、文本的连接、文本的整合给老师们带来了很多的启发,让老师们受益匪浅。
        老师们在交流中实现着对群文阅读的深入思考,教师们激扬的的思绪随着公屏上的信息滚动,一浪高过一浪,老师们对群文阅读的新感悟、新思考在这里酣畅淋漓地流淌着。
        专家的评课更是把活动推向了高潮,对于如何铺陈?如何合理建构“脚手架”实现“对话教学”?如何摒弃虚假的表扬、廉价的表扬,真诚的批评学生,正确理解表扬?给予了深入的解读和指导,让老师们豁然开朗。
        自由讨论时间,老师们共同分享着自己的感悟和经验,尤其是李祖文老师的分享—“能力层级”让老师们颇感兴趣,深入研讨着、交流着,西南大学的于泽元教授给老师们进行细致的指导,让老师们有了更明确的方向和目标!更重要的是,在这里每一位老师都能感受到彼此的热情和激情,温馨和关爱,快乐和成功!
         正如黄斌老师所说的那样,今晚的活动真是,专家教授云集,极有思想含量,让人不知疲倦,回味无穷!真是商丘小语网络教研  语韵飘香精彩无限!

记录如下:

【话唠】深圳*李祖文(704300975) 21:03:25

我们看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他连接几篇文本的方式 

现在来看他的连接方式正好给我们初做群文的老师一些启示

【吐槽】重庆*黄斌(417129216) 21:04:03

群文阅读如何找到共性的东西?

【话唠】深圳*李祖文(704300975) 21:04:11

但特别要注意的是,群文连接各个文本的方式不止这一种

【活跃】鲁菏泽*薛秋荣(1141712761) 21:04:22

很喜欢他的“聊”课方式。

【话唠】深圳*李祖文(704300975) 21:04:45

如何找到共性的东西,那天于泽元教授讲得很到位的 

但是我个人更喜欢用能力层级来寻求共性

【吐槽】重庆*黄斌(417129216) 21:05:25

群文阅读,我们追求的是什么?

【话唠】深圳*李祖文(704300975) 21:05:37

也就是到底我要用这几个文本培养学生什么能力

【吐槽】重庆*黄斌(417129216) 21:05:54

各个年段目标是不是与新课标的年段目标呢?

【吐槽】豫商丘&姜琳(412719523) 21:06:15

如何选文 如何找到共性的东西 如何连接文本 如何让孩子在文本中内化为自己的能力  请李老师具体说说

【活跃】鲁菏泽*薛秋荣(1141712761) 21:06:31

共性、个性。各文本既有相通之处,又有文本特质东西存在。

【话唠】深圳*李祖文(704300975) 21:06:35

我做我自己的阅读课程,一直有种感觉,就是四年级做同样的能力培养,五年级再做,即便步骤相同,甚至要求相同,其实已经不同,因为孩子的起点不同了

【吐槽】重庆*黄斌(417129216) 21:06:38

李老师,全国有专门研究或者做儿童诗的老师吗?

【话唠】深圳*李祖文(704300975) 21:06:54

有这样的专家

【话唠】深圳*李祖文(704300975) 21:07:22

比如暑假要在山东做的童诗研讨活动

【吐槽】重庆*黄斌(417129216) 21:07:43

李老师,我想做群文阅读,但是不知方向是什么?

【吐槽】重庆*黄斌(417129216) 21:07:57

或者自己改研究哪一个点?

【话唠】深圳*李祖文(704300975) 21:08:1

黄老师,建议你找找能力层级训练点

【话唠】深圳*李祖文(704300975) 21:08:24

我现在花比较多时间在做这个

其实这个能力层级,上海的吴忠豪教授在上海的一些学校在做实验

【吐槽】重庆*黄斌(417129216) 21:10:09

听国培的学员说,吴老做了几年,到现在各个年段语文本体性内容式什么,目标是什么?现在还没有成型!

吴老还有一个专家团队呀!

【话唠】深圳*李祖文(704300975) 21:10:38

其实,很尴尬的是

我们一些大学教授天天喊这个喊那个,就是不去研究这个能力层级
【话唠】深圳*李祖文(704300975) 21:11:20 
黄老师,我开始一个人,现在是一个团队
【吐槽】重庆*黄斌(417129216) 21:11:22 
吴老的语文本体性教学,我们在研究。

【话唠】深圳*李祖文(704300975) 21:13:16 
我将香港的祝新华先生研究的能力层级部分贴给大家参考一下

【吐槽】豫商丘&姜琳(412719523) 21:17:41 
好的 在李老师和我们分享的这段时间 我们先来看看专家评课 一会儿接着请李老师给我们指点
【传说】豫商丘*李斩棘(3028100) 21:19:47 
读好多篇文章本身就有价值

【传说】豫商丘*李斩棘(3028100) 21:20:25 
老师话多,问题太多。
【传说】豫商丘*李斩棘(3028100) 21:20:31 
环节太多

【话唠】深圳*李祖文(704300975) 21:20:40 
或许我见识短,我所涉猎到的资料少,我没有见到我们的大学教授有谁来给我们解释这些东西
【吐槽】豫商丘&姜琳(412719523) 21:20:52 
环节太多 太细碎

【吐槽】重庆*黄斌(417129216) 21:21:49 
提主问题
【话唠】深圳*李祖文(704300975) 21:21:56 
反倒是这些从来没有在小学教学一线待过哪怕一天的教授,天天给我们讲课堂教学技巧
【吐槽】重庆*黄斌(417129216) 21:21:58 
比较
【吐槽】豫商丘&姜琳(412719523) 21:22:00 
怎么选择 怎么化零为整 怎么比较 
【话唠】深圳*李祖文(704300975) 21:22:03 
真实中国教育的悲哀
【活跃】四川*倪勇(412131778) 21:22:04 
  
实际上,我们课本上的每个单元中的每篇课文都有相识点,也许可以用来群文阅读,做导学。
【吐槽】重庆*高新程(94195804) 21:22:18 
感情朗读只是阅读策略中的一种,但是在课堂教学里占的比重太大了。以至于很多孩子读课外书也要靠发声才能读完,甚至有些孩子需要指读才能完成,严重影响了阅读的速度和质量,这样是完不成整本书阅读的。
【话唠】深圳*李祖文(704300975) 21:22:24 
我刚刚粘贴的是其中一部分
【吐槽】重庆*黄斌(417129216) 21:22:43 
希望蒋军晶老师的斜视学习
【活跃】安徽*陈宏亮(452501073) 21:23:13 
思考的含量、探究的愿望
【吐槽】重庆*黄斌(417129216) 21:23:30 
希望大家借鉴蒋老师的斜视学习
【活跃】安徽*陈宏亮(452501073) 21:23:46 
开放的课堂给予学生语文学习的生命力
【传说】豫商丘*李斩棘(3028100) 21:24:07 
这个能力层次我倒挺感兴趣
【吐槽】豫商丘&姜琳(412719523) 21:24:11 
表演化痕迹不要有 要真诚 
【吐槽】重庆*黄斌(417129216) 21:24:26 
我看名师的课堂教学是仰视、平视、俯视
【吐槽】重庆*黄斌(417129216) 21:24:41 
还是更重要是实证
【活跃】安徽*陈宏亮(452501073) 21:25:44 
群文阅读在初中段有没有推广的可能?
【吐槽】重庆*高新程(94195804) 21:25:51 

【吐槽】重庆*高新程(94195804) 21:25:53 
正在做
【传说】豫商丘*李斩棘(3028100) 21:25:59 
初中更容易些

【传说】豫商丘*李斩棘
学生自主阅读能力比小学强
【吐槽】重庆*高新程
2014/5/27 21:32:21
先有学什么,才有学到什么。学什么是由老师决定的,学到什么是由学生和老师共同完成的。
【吐槽】豫商丘&姜琳
2014/5/27 21:32:36
是啊?孩子学到了什么东西,培养什么样的能力,也是李老师的问题! 
我觉得蒋老师这节课主要是培养儿童的哲思和阅读神话文学的兴趣和诗意,不知道这种理解对不对?

【话唠】深圳*李祖文
2014/5/27 21:33:33
这是台湾柯华崴教授做的台湾的各个年级的能力层级体系,用台湾南一版本教材。柯教授负责的是台湾PIRLS项目
她的切入点是閱讀理解策略與單元對應【吐槽】重庆*高新程
2014/5/27 21:35:27
学到的过程,是在差异中实现的。玉贵老师说过,差异是课堂中最宝贵的资源。刚才蒋老师的课,就是要找出不同点,有了差异,学生之间的认知差异就是自由生长的源头。
【话唠】深圳*李祖文
2014/5/27 21:35:47
再看看这张细分表格,像不像群文角度
【话唠】深圳*李祖文
2014/5/27 21:36:08
两张表格,对应来看,就知道台湾的能力层级体系

【吐槽】重庆*高新程
2014/5/27 21:37:45
去年种子教师研训的时候,台湾的专家也讲到了鹰架理论,与李老师所讲的能力层级体系有很密切的关系。
【吐槽】重庆*黄斌
2014/5/27 21:38:46
虚假的表扬,廉价的表扬

【吐槽】重庆*高新程
2014/5/27 21:39:29
虚假的表扬,源于教师为主体。
【冒泡】河北小语赵静兰
2014/5/27 21:40:08
怎样的表扬才能对学生的成长有帮助?学习上和心理上的
【吐槽】重庆*高新程
2014/5/27 21:40:38
发自内心的
【吐槽】重庆*高新程
2014/5/27 21:42:12
李老师讲的能力层级体系,对于群文阅读理论架构非常有价值,期待您能在这方面给予大家指导
【吐槽】豫商丘&姜琳
2014/5/27 21:42:13
正确的理解表扬,要抛弃虚假的表扬和廉价的表扬,真诚的去批评,给孩子一个正确的引导!
21:46:53

【吐槽】重庆*高新程
2014/5/27 21:46:59
去年在听吴敏而老师讲台湾的群文阅读教学经验时,敏而老师一直在谈鹰架(脚手架)理论,就是在儿童的最近发展区提供有效的阅读指导,李老师讲的能力层级,应该就是不同学段的儿童最近发展区的界定,以此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不知道我的理解对不对,李老师?

【话唠】深圳*李祖文
2014/5/27 21:47:52
可是我们大陆没有人来做这个体系

现在是寄望于吴忠豪教授
【话唠】深圳*李祖文
2014/5/27 21:48:15
这是个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因为我们的课程体系,总是不讲这个
说到能力的概念,都是模糊的

工具性也好,人文性也好,到底我们要给孩子留下什么带的走的能力
【活跃】西南大学于泽元
2014/5/27 21:50:36
李老师说得非常对,必须对该培养什么能力,培养到什么程度有一个深入的研究,并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
【活跃】西南大学于泽元
2014/5/27 21:50:41
这样才对语文教育有真正的帮助
【吐槽】重庆*黄斌
2014/5/27 21:50:57
带的走的能力真好!

【活跃】西南大学于泽元
2014/5/27 21:53:45
通过学生所需要的能力来组织群文,是一个很好的方式

【话唠】深圳*李祖文
2014/5/27 21:53:53
我只是在琢磨这个,琢磨几年了,一直都稀里糊涂
【话唠】深圳*李祖文
2014/5/27 21:54:08
到处寻求大学教授支援
【活跃】西南大学于泽元
2014/5/27 21:54:08
只是语文能力点有些时候太分散了

【活跃】西南大学于泽元
2014/5/27 21:54:30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能力点往往和知识点结合在一起。
【话唠】深圳*李祖文
2014/5/27 21:54:50
我和于教授见过面的,哈哈
【活跃】西南大学于泽元
2014/5/27 21:54:51
这样一来,能力的问题就更麻烦了

【活跃】西南大学于泽元
2014/5/27 21:55:20
所以大家对能力其实是心怀畏惧的
【活跃】广元青川杨春燕
2014/5/27 21:55:42
基性质还是实践性与综合性的统一
【活跃】西南大学于泽元
2014/5/27 21:55:48
我过去做语文老师的时候,就有这样的感觉:语文就是一个汪洋大海,不管你如何挣扎,都找不到岸边

【吐槽】重庆*黄斌
2014/5/27 21:56:39
语文理论丰富,老是变,不知路在何方?
【活跃】川成都*陈晓霞
2014/5/27 21:56:41
能力点和知识点结合在一起,能力怎么就更麻烦了呢
【活跃】西南大学于泽元
2014/5/27 21:56:45
不像数学,结构那么明显,知识那么清晰
【活跃】西南大学于泽元
2014/5/27 21:57:27
能力点本来就很多,再叠加知识点,从数量上该有多大?
【吐槽】重庆*黄斌
2014/5/27 21:57:31
我也在想从语文与数学中去研究同与不同
【吐槽】重庆*于冬跃
2014/5/27 21:57:42
于教授观点讲出了语文老师的内心
【话唠】深圳*李祖文
2014/5/27 21:57:54
我现在找到了台湾的能力层级体系、香港的层级体系,还有从我的理论导师那里拿到的美国的能力层级体系
【吐槽】重庆*黄斌
2014/5/27 21:57:55
发现学科的特殊性
【活跃】西南大学于泽元
2014/5/27 21:57:56
数学层级分明,语文却有些时候却相互交叉
【话唠】深圳*李祖文
2014/5/27 21:58:06
希望看看能否发现一些共性
【活跃】西南大学于泽元
2014/5/27 21:58:23
所以语文找出能力系统真的很不容易
【吐槽】重庆*高新程

【活跃】西南大学于泽元
2014/5/27 21:58:50
我想我们能够做的,有两个方面的工作
【吐槽】重庆*黄斌
2014/5/27 21:58:55
是的,吴老在路上,希望他早日贡献出来

【活跃】西南大学于泽元
2014/5/27 22:02:01
第二,充分关注在语言运用方面的自主性的发挥,因为很多能力可能不是教师教会的,而是学生在对语言的领悟中掌握的
依据弗洛伊德的思想,学生在入学的时候,在其心灵中已经有了大量的沉淀下来的语言形式和能力形式,语文教育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把学生心灵中沉淀下来的图式引发出来。
【话唠】深圳*李祖文
2014/5/27 22:03:20
其实就是确立根本后还是要充分考量孩子的实际言语需求与环境
【活跃】郑州   胡琴
2014/5/27 22:03:21
还是零起点
【吐槽】重庆*高新程
2014/5/27 22:03:48
以能力体系组元和以议题、主题组元,是不同的维度。
【活跃】川成都*陈晓霞
2014/5/27 22:04:02
创设情境,让学生自然而然地有表达的欲望?
【吐槽】重庆*黄斌
2014/5/27 22:04:26
这个是不是我们讲的与学生的生活对接,或者是激活学生的生活背景知识
【活跃】西南大学于泽元
2014/5/27 22:04:27
上次我看李祖文老师的讲座所举的一个例子,就是这样的。他充分利用文本所形成语言环境,充分利用文本所带来的视觉和声觉感受,来引发学生语言的运用和表达
【吐槽】重庆*黄斌
2014/5/27 22:04:56
我也总课题组的老师讲个这个例子
【吐槽】重庆*高新程
2014/5/27 22:04:57
能力层级体系对于群文阅读课程体系的构建是非常必要的
【话唠】深圳*李祖文
2014/5/27 22:05:11
哈,让于教授见笑,我习惯从能力层级角度考量
【活跃】西南大学于泽元
2014/5/27 22:05:28
在那个案例中,他并没有直接教给学生能力,但是学生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却阐发出来
【活跃】西南大学于泽元
2014/5/27 22:05:42
我想李老师可以系统总结一下,大家也需要好好体会
【话唠】深圳*李祖文
2014/5/27 22:06:04
我现在的所有案例都是这个角度考量
【话唠】深圳*李祖文
2014/5/27 22:06:21
大概积累了25个专题的案例
【吐槽】重庆*黄斌
2014/5/27 22:06:30

【活跃】西南大学于泽元
2014/5/27 22:06:41
另外,我觉得,以能力为核心进行组文,还是以内容议题进行组文,二者之间没有高低优劣

【吐槽】重庆*黄斌
2014/5/27 22:17:49
以词语为抓手,识词、写词
【吐槽】重庆*黄斌
2014/5/27 22:18:19
读文
【活跃】西南大学于泽元
2014/5/27 22:18:23
当学生基本的知识、基本的能力有了之后,就应该放手让学生去理解,去运用
【活跃】西南大学于泽元
2014/5/27 22:18:57
现在是该抓基础的时候基础不牢,不该抓基础的时候倒抓住基础不放,把完整的文本弄零碎
【活跃】西南大学于泽元
2014/5/27 22:19:26
所以大家总觉得语文不牢靠,在语文上学生没有学到什么
【吐槽】重庆*黄斌
2014/5/27 22:19:27
有点
【活跃】广元青川杨春燕
2014/5/27 22:19:49
这是语文教学的大忌
【吐槽】重庆*黄斌
2014/5/27 22:20:30
是把天空涂黑,让月亮姐姐和星星弟弟也出来散步。(陈宇胜)
是把白云涂黑,让人们听着云儿的歌声熟睡在静寂的夜晚之中。静静的……静静的……”(田润蕊)
是把太阳涂黑,让它以为自己是个调皮的脏小孩,奔跑在空中。(张馨月)
是把天空涂黑,因为这样我在每天晚上就都可以看流星划过的那一瞬间了。(丁禹)
是把屋子涂黑,让盗贼看不到去向。(刘昱圻)
是把我自己涂黑,变成隐形人,去帮助别人。(田梦涵)
是把猫涂黑,让它更加的可爱。(况鑫)
是把木板涂黑,让它变成黑板,为小朋友们服务。(桂梦悦)
是把白云涂黑,让它为干旱地区的人们供水。
我要把地球涂黑,让外星人认为是黑洞就不下来了。(廖桢鋆)
我要把光头的头涂成黑色,让他以为自己的奇特地长出了头发。(郑俊渝)
把老奶奶的头发涂黑,让她再次感受青春时代。
把病入膏肓的老人头发涂黑,让他有活下来的信心。(杨洁)
把老奶奶的头发涂黑,让他变得年轻,不再染头发了。(侯莎莎)
【活跃】西南大学于泽元
2014/5/27 22:20:32

总起来说,我反对任何片面的观点,要具体问题具体看待,学生的语文学习状况、年段特征、语文素养、文本性质等,都要纳入考虑的范围
【吐槽】重庆*黄斌
2014/5/27 22:20:56
于教授,这是我上最后一句诗,孩子的仿写
【吐槽】重庆*黄斌
2014/5/27 22:21:05
是的
【活跃】西南大学于泽元
2014/5/27 22:21:23
一定要这样,或者一定要那样,都不符合语文的自身综合性的特征
【活跃】广元青川杨春燕
2014/5/27 22:21:33
前些天,我去借班上了一堂群文课,孩子们可能从来就没有建起过整篇文章的概念,我第一次拿四篇文章去上,上得真是没有办法了
【活跃】西南大学于泽元
2014/5/27 22:21:35
黄老师,你的学生们很有创造性哟
【吐槽】重庆*黄斌
2014/5/27 22:21:55
前一环节,我花了78分钟让孩子静静地默读
【吐槽】重庆*黄斌
2014/5/27 22:22:00
写批注
【活跃】西南大学于泽元
2014/5/27 22:22:18
对吴忠豪教授的探索,我表示尊重。但是对他语文本体性教学之类的观点,我则是反对的。
【吐槽】重庆*黄斌
2014/5/27 22:22:28
回家
林武宪
小溪啊,你到哪儿去?
我要回家了,我的家,在海里。

白云啊,你到哪儿去?
我要回家了,我的家,在山里。

小英啊!你到哪儿去?
我也要回家了,
我的家,在爸妈的怀里。

有些学生写下:
作者非常思念父母,想回到父母的身边。
常常回家
爸妈的怀抱是所有人的家。
自己的亲人就是自己的家,祖国就是我们的家。
有了爸妈才有家。
小树呀!你到哪里去?
我也要回家了,我的家在大自然里。
诗人对家乡的怀念,对家人的思念。

魔术师
林武宪

魔术师会从帽子里变出鸽子 
魔术师会把手帕变成蛋糕 
小毛虫也是魔术师
 
把自己变成了蝴蝶 
小小的种子也是魔术师 
把自己变成小树  

啊--妈妈也是魔术师 
从肚子里变出弟弟来

有些学生写下:
觉得诗人小时候很天真。
每一个人,每一个生命都是魔术师。其中的魔术就是成长。
每个人都是魔术师,把世界变得充满欢声笑语。
——云也是魔术师,会把自己变成雪从天飘落。

发芽了 
王晓琳

春天到了
柳树发芽了
小草发芽了
我高兴地说
我的小白牙也发芽了!

有些学生写下:
我的脑袋也发芽了!” 
作者非常渴望自己能很快地长大成人。” 
作者非常期盼这颗小牙齿早日长出来,也可见作者的开心。

标点符号
丁云 

妈妈是逗号,
整天唠唠叨叨没完没了。
爸爸是冒号,
发号施令威风得不得了。
我是省略号
说话有点结巴总是惹人笑。
那爷爷呢?
唉!
还躺在医院里,那他只好当病号。

有些学生写下:
很风趣、幽默!
写出了对家人的关心。” 
写出了对爷爷的爱。
体现出爷爷的病情很严重。” 
奶奶是问号,每一次说话,我们都不知道在说些什么?


中国台湾 林焕彰

蝉的歌儿很好听
可是要到夏天才唱;
它们喜欢赞美
金色的阳光

蝉的歌儿真好听,
可是它们只爱在树上唱
所以,一到了夏天,
树都变成了
会唱歌的伞。

有些学生写下:
树都变成了歌唱家。
树都变成了有生命的树。
蝉的美妙歌声已经蹿满了整棵大树。
蝉的歌声虽美,可生命力却很短。
作者用比喻的方法赞美树,而树又衬托蝉的歌声美。

天上的老爷爷   
英国  佚名
飘飘……
飘飘……
雪花儿飘飘……
 
我想准是
天上的老爷爷
将白胡子成把成把地剪掉。

我想准是站在云端的老爷爷
一下把他的拐杖扔掉,
开心地
放声哈哈大笑。
 
老爷爷,老爷爷,
你可要在云端站稳哦。
千万别让大风
吹掉你头上那顶
雪白雪白的绒帽哦!

有的学生写下:
诗人是个幽默的人。
把白云比作雪的绒帽。
老爷爷的绒帽肯定是大家喜欢的雪花。

【活跃】西南大学于泽元
2014/5/27 22:22:39

他也是把语文教育给绝对化了的
【活跃】西南大学于泽元
2014/5/27 22:23:06

罔顾文本的性质,也会给一些教师以误导。
22:23:21
【吐槽】重庆*黄斌
2014/5/27 22:23:21
是的,真理往前一步就是谬论
【吐槽】重庆*黄斌
2014/5/27 22:23:39
要关注文体特点
【活跃】西南大学于泽元
2014/5/27 22:24:46
语言形式、语文知识、语文能力是语文的重点,语文理解属于语文能力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但是语文理解必然会由对文本本义的理解而上升到对社会人生的理解
【活跃】西南大学于泽元
2014/5/27 22:25:08
如果没有达到这个高度,其实也就是对语言文字功能的一个背叛
【吐槽】重庆*黄斌
2014/5/27 22:25:42
所以,有时候自己在教学上很茫然,只有按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反复实践,走向实证,在实证中感受语文的真谛
【活跃】西南大学于泽元
2014/5/27 22:26:48
偏偏他把对文本的深入理解划入到所谓的非本体之中,让很多教师乃至教研员对这些畏之如虎,不管文本性质如何,非要从中找出一个能力点或者言语形式来进行训练
【吐槽】重庆*黄斌
2014/5/27 22:27:22
是的,语文如果走向纯工具性,那么语文的人文性带给人的真善美又栖息在何处呢?
【活跃】西南大学于泽元
2014/5/27 22:27:57
其实,极少有教育思想是全对的,关键是看在什么背景下
【活跃】鲁菏泽*薛秋荣
2014/5/27 22:28:02
谁说不是呢
【活跃】西南大学于泽元
2014/5/27 22:28:2
一个专家说的振振有词,他说的是对的。但是说得也是不完全的。
【吐槽】重庆*黄斌
2014/5/27 22:28:39
是的,上次,我区的赛课就是走的这个路,结果引起了评委们的争论
【活跃】广元青川杨春燕
2014/5/27 22:28:39
所以要批判性的接受
【活跃】西南大学于泽元
214/5/27 22:28:55
大家不能把任何一个专家的言论,包括我自己的,就作为唯一的覆盖一切的东西。
【吐槽】重庆*黄斌
2014/5/27 22:29:12
最后败下阵来
【活跃】西南大学于泽元
2014/5/27 22:29:29
那样就会把自己陷入到片面性之中无法自拔。
【活跃】浙江*钱凌平
2014/5/27 22:29:36
是的,语文如果走向纯工具性,那么语文的人文性带给人的真善美又栖息在何处呢?同感
【活跃】广元青川杨春燕
2014/5/27 22:29:56
我们在教学生质疑,我们自己也时常需要质疑
【活跃】西南大学于泽元
2014/5/27 22:30:04
老师,我又发感慨了,不好意思
【活跃】西南大学于泽元
2014/5/27 22:30:55
这一点也不高深啊,都是实实在在的
【话唠】重庆*龙华
2014/5/27 22:30:56
请教于教授,对语文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怎么看?
【吐槽】重庆*黄斌
2014/5/27 22:31:05
现在我在看胡适的《胡适的北大哲学课》
【活跃】西南大学于泽元
2014/5/27 22:31:16
需要合作则合作,不需要合作不要强合作
【吐槽】重庆*黄斌
2014/5/27 22:31:27
希望能从哲学的层面审视一下我们的语文教学
【吐槽】重庆*黄斌
2014/5/27 22:31:33
是的
【传说】豫商丘*李斩棘
2014/5/27 22:31:33
是有这样的现象,为语用而语用
【吐槽】重庆*黄斌
2014/5/27 22:31:36
赞同
【传说】豫商丘*李斩棘
2014/5/27 22:31:39
我们老师就有这样的问题
【活跃】西南大学于泽元
2014/5/27 22:32:01
合作可以锻炼学生的交往能力,可以解决复杂的问题,但是不能解决深刻的问题
【吐槽】重庆*黄斌
2014/5/27 22:32:02
而且一节课不能太多次,一般一次,而且是很有必要的
【活跃】西南大学于泽元
2014/5/27 22:32:09
深刻的问题还是需要静静的思考
【吐槽】重庆*黄斌
2014/5/27 22:32:12
对的
【吐槽】重庆*黄斌
2014/5/27 22:32:25
 
静能生慧
【吐槽】豫商丘&姜琳
2014/5/27 22:32:33
静悄悄的革命
【活跃】广元青川杨春燕
2014/5/27 22:32:55
各位老师,时间不早了,晚安吧!有时间再聊哦!
【吐槽】重庆*黄斌
2014/5/27 22:33:03
有些深刻的东西是一闪而过的灵感
【吐槽】重庆*黄斌
2014/5/27 22:33:28
而这是必须是独悟的
【吐槽】重庆*黄斌
2014/5/27 22:35:31
语用有六大范畴:一是通过语言获取信息;二是理解文意;三是体会感情;四是分析概括表达方法;五是利用文本创设语境,训练表达;六是评价鉴赏。

【吐槽】豫商丘&姜琳
2014/5/27 22:41:10
真是商丘小语网络教研  语韵飘香精彩无限

【吐槽】重庆*黄斌
2014/5/27 22:45:26
专家教授云集,很有思想含量,让人不知疲倦,回味无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