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奖孩子有技巧
(2010-08-18 12:19:08)
标签:
杂谈 |
等女孩离开,教授就正告朋友,这样夸孩子,对孩子是误导:你因为孩子漂亮夸奖她,这不对。因为这取决于我和她父亲的遗传,与她个人无关。以后她可能会以漂亮作为资本,也会瞧不起长相平平的孩子。而且,你未经她的同意,抚摸她的头,会使她以为陌生人可以随便抚摸他的身体。其实,你应该夸奖她的微笑和她的礼貌。
在现实生活中,家长夸孩子确实存在这样的问题,夸奖孩子多局限于表面现象,而且还夸大其词:“你真了不起!”“你真可爱!”“你真是一个小画家!”“你真漂亮!”……这样的对孩子的夸奖用语随时随地地出现在我们的周围,充斥着我们的生活。但我们周围的很多朋友,似乎没有意识到这有什么不妥。但静下心来,仔细考虑一下,这样夸奖孩子确实是利大于弊,不但对孩子起不到好的教育效果,而且还容易使孩子过高地认识自己,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对他们的成长不利。
首先夸孩子时,要本着对事不对人的原则,充分说出理由、切实感受。比如当孩子帮我们拖地,拿东西时,我们都可以说,“孩子,谢谢你帮爸爸妈妈拖地(拿东西),你这样就帮爸爸妈妈分担了一些,做得真棒!谢谢你!”这样孩子以后就会知道,帮助爸爸妈妈干活,是应该做的,是爸爸妈妈高兴的事情。作家尹建莉的畅销书籍《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很多人都爱不释手。细细研读此书,我知道她培养出了一个很优秀的女儿,而夸奖孩子是她常用的一大法宝:在她的孩子两三岁时,有一次感冒要打针。我们一般人的做法是,不告诉孩子这是做什么,而是采用欺瞒的方式把孩子骗到诊所,然后用力逮住孩子,在孩子的声嘶力竭中,完成整个过程。而尹建莉老师的做法则是,告诉孩子她感冒了,必须要打针,这样她才能尽快恢复。打针可能有些疼,如果她能坚持住,说明她很坚强;如果她坚持不住,哭一阵,也没事。这样对孩子讲清了事情的经过,也给了孩子适当的台阶,孩子就不会茫然,而且一般还很坚强,自然得到了夸奖。我不禁为尹建莉老师的做法叫好,这种做法值得家长学习并效仿。
放学后,陶行知来到校长室,王友已经等在门口准备挨训了。可一见面陶行知却掏出一块糖果送给王友,并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而我却迟到了。”王友惊疑地接过糖果。随后,陶行知又掏出一块塘果放到他手里,说:“这第二块塘果也是奖给你的,因为当我不让你再打人时,你立即就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我应该奖你。”王友更惊疑了,他眼睛睁得大大的。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块塘果塞到王友手里,说:“我调查过了,你用泥块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不守游戏规则,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说明你很正直善良,且有批评不良行为的勇气,应该奖励你啊
! ”王友感动极了,他流着眼泪后悔地喊道:“陶……陶校长你打我两下吧 ! 我砸的不是坏人,而是自己的同学啊……”
读罢这个故事,我不仅被陶行知校长的教育智慧所折服,这才是就事论事,让学生心服口服的,走入学生心灵的教育真教育。他于看似简单的四快糖果中,在寥寥的夸奖中,就使学生幡然醒悟,而且会感触很深,震撼很大,效果很好。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