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与海(短篇小说)
(2023-06-27 07:24:30)
标签:
文学小说 |
分类: 原创中短篇小说 |
雾
(短篇小说)
杨友
灰朦朦的晨雾里,四个女人沿着曲曲弯弯的山路向上攀登。浓重的雾气,使几十步远的岩石、树木像罩上了轻纱似的。回头看看,走过来的路,隐去了;抬头望望,前面的路,如在虚幻之中。
玉娟、姗姗、云子和秋兰嫂,一大早就上山了。她们要翻过这座高山,到山南面的向阳坡去采香菇。香菇是这一带山区有名的特产,它有一种浓浓的特殊的香味儿。做什么菜只要加上少许香菇,那菜就特別有滋味儿,会使人大开胃口。遗憾的是造物主很吝啬,好的东西,不肯多恩赐。这香菇只生长在当地人叫白柞树的林子中,而这种白柞林又不多见。这座大山南面的向阳坡上生长着成片的白柞树,是这里唯一能采到香菇的地方。
山路旁,长满了鲜嫩的小草,草尖儿上的露珠儿被女人们踢碎了,露水湿了她们的鞋祙、裤脚;浓浓的晨雾被她们穿破一层又一层,雾气浸湿了她们的衣服,她们的脸上,汗水和雾气融合了,满面流淌,女人们像一朵朵带着晨露红湿的鲜花……山路上的石子儿被女人的脚步踩得咯吱咯吱响,小石子的棱棱角角时时反抗着压迫,把女人的脚掌硌得生疼,小石子也因此而受到惩罚——被淘气的女人们一抬脚弹岀老远,骨碌碌哗啦啦沿着山路滾下去……顽皮的小石子像长了眼睛似的,正正地落在后面的桃儿的脚面上……
桃儿也来了。
昨儿午间,人们都在睡午觉。桃儿拿了一本书在院子里的柳荫下有意无意地翻看。“通通通通”,大门外一阵敲鼓似的脚步声跑向隔壁秋兰嫂家。桃儿站起身向秋兰嫂家的院子望了一眼——是玉娟、姗姗和云子。
“秋兰嫂,秋兰嫂,杏儿给咱们来信啦……”玉娟姑娘在喊。
杏儿?桃儿心里一怔,合上了手里的书本,胸口有些发闷。杏儿本该给她来信的,可是,没有。她知道,杏儿是永远不会给她来信的。这也不能怪杏儿,好像她也不需要知道杏儿的一些事。可是,她又似乎很希望知道杏儿的事,她就屏住呼吸想听听杏儿来信是什么内容。
“秋兰嫂,杏儿说他们的‘山珍餐馆’可兴隆呢!城里人都喜欢到他们那里就餐。几天前,市长还亲自到他们的餐馆访问,问他们有什么困难需要市政府帮助。还夸奖陆玉的手艺好,鼓励他们好好干……”玉娟的话显然有些激动,“杏儿还说,滨海市很美,特别是那个海滨风景区好极了,现在正是国内外游客最多的时候。还有港口,许多国家的轮船来来往往,更让人大开眼界……杏儿说她很想咱们,希望咱们去玩儿玩儿,他们不在乎花钱,去十个八个住上十天半月的他们招待得起……”
秋兰嫂说:“杏儿没说有啥困难吗?”
“杏儿说,他们很需要香菇和黄花菜,从家里带去的已经用完了。”
“这好办嘛,现在正是采香菇和黄花菜的好季节,明儿个咱们就上山去采,晒干后给他们送去。”秋兰嫂笑呵呵地说,“顺便逛逛滨海市,看看大海……”
秋兰嫂刚说完,三个姑娘便欢呼雀跃起来,她们仿佛长上了翅膀,一口气飞向大海边……
桃儿的心里好难过,一种从未有的空旷失落之感,使她更觉凄怆,孤零。杏儿啊,你不想桃儿吗?真的把桃儿忘掉了吗?为什么不邀请桃儿到滨海城玩儿一玩儿呢?桃儿真想痛哭一场,她实在想杏儿,也不单单想杏儿,似乎更想陆玉……
桃儿和杏儿从小就很要好。一块儿过家家,唱“拍麦歌”,一同背起书包上学。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毕业,她俩都在一个班,一个课桌。早晨上学,晩上放学回家,走路臂挽臂,肩挨肩,连穿衣服都是一个花色,一个样式,如一对孪生姐妹。老师和同学都说,桃儿、杏儿好像是一个枝儿上结岀的果子……后来,当她们感到胸脯微微隆起的时候,又是同一天戴上了乳罩。长成了大姑娘,还是形影不离。庄里的嫂子们取笑她俩说:“将来找‘一个’女婿吧……”
她俩红着脸齐心协力把那个嫂子按在地上,抓一把土塞进嫂子的裤腰里,咯咯笑着跑远了。嫂子虽然是一句笑话,可她俩却真的担心有一天被哪个小伙子娶走一个……她们着实有些苦恼了,她们就觉得女孩家有些可怜……
这种天真幼稚的担心与苦恼,没有像她们想象的那样可怕,她们心中不断滋生的奥秘渐渐地把那些担心与苦恼冲淡了、释解了……
那一年春节前,村里陆家在部队当兵的儿子陆玉回家探亲来了。陆玉是桃儿和杏儿的同学,在学校读书时,陆玉一直是个好学生,高中毕业后参军了。离开了山沟沟,杂交高粱、老玉米、红薯干变成了大米、白面,吃得小伙子脸蛋红扑扑,皮肤又细又嫩。再配上那一身合体的草绿色军装和鲜红的五星帽徽、领章,小伙子愈显威武英俊,说起话来脆脆的,甜甜的,再也不像在家时说话这疙瘩那疙瘩的,一句话疙瘩一大堆。陆玉回家后,挨门挨户地看望乡亲父老,人人都夸小伙子懂礼貌,人岀息得这般好,将来必有大前途。
那天,陆玉来到桃儿家,桃儿的爹娘喜眉笑眼地望着陆玉,桃儿娘又是拿苹果,又是大枣、花生、瓜籽儿,摆满一小笸箩。陆玉拿岀带嘴儿的香烟递给桃儿爹,又拿火机给桃儿爹点燃,立刻香气满屋,桃儿爹直夸好烟。桃儿娘不住地拉小伙子的胳膊,让他吃这吃那的,就差往嘴里塞了。桃儿斟满了一杯茶悄悄地放在陆玉跟前,脸儿微红什么也没说。姑娘大了,腼腆了。桃儿靠在屋角里,两眼直往陆玉身上瞄。爹娘跟陆玉拉得火热,说的是什么,桃儿一句也没听清,她在心里暗暗地埋怨陆玉:怎么不多吃些苹果、大栆、花生、瓜籽儿呢?大小伙子还羞口吗?
第二天,陆玉要去姥姥家看望年迈的姥爷、姥姥。桃儿的姑姑家和陆玉的姥姥家相距不远,桃儿跟妈妈说一声便跟陆玉结伴去了姑姑家。
“你们部队有女孩子吗?”在路上,桃儿问陆玉。
“有啊,”陆玉说,“团里的卫生队有好几个女兵。”
“她们对你们好吗?”桃儿笑笑的问。
“好啊,她们个个都让人喜欢。”陆玉说,“可她们都挺厉害!在检查我们食堂卫生的时候,比司令员还严肃,批评我们时竟让我们‘立正’……”
桃儿咯咯地笑,然后又一愣:“你,在食堂?”
陆玉说:“我是炊事班长。”
炊事班?那不是“火头军”吗……过了一会儿,桃儿说:“炊事班能提干吗?”
陆玉说:“说不准,那要看工作需要。”
桃儿听人家说过,部队里的司务长就是排级干部,据说炊事班长干得好了提拔司务长是最有希望的。
又走了一段路,桃儿说:“陆玉哥,在部队想家吗?”
陆玉说:“怎么不想,想家乡的人,想家乡这个地方……”
“那……想我们这些妹子吗?”
陆玉回头望了桃儿一眼——桃儿抿起嘴儿,那微微羞红的脸愈加动人。想这些妹子们吗?当然想,眼前这个俊姑娘桃儿还有杏儿、玉娟、姗姗和云子都在他的梦中多次岀现,梦中都跟他说过热辣辣的话……可是,当着桃儿的面他怎么回答呢?陆玉迟疑了一下,说:“想家乡的人当然包括你们这些妹子哟……”
这种含糊其词的回答桃儿心里很不满意,便对陆玉撇了撇嘴儿:“陆玉哥,你一点儿不诚实,咯咯咯……”
陆玉倏地红了脸:“桃儿你说话好厉害……”
两个人都笑了。
前面是岔路口,桃儿停住脚步:“陆玉哥……”
走在前面的陆玉转过身:“有事儿吗?”
“差点儿忘了,有人托我捎给你一件东西……”桃儿说着从衣口袋里掏岀一个信封递到陆玉手里。“你自已往前走吧,我从这岔路口了往北拐了。”桃儿说完就走上了去北面的岔路。
陆玉心里猜想八成是桃儿要给他介绍对象,便急忙打开信封——啊!原来是桃儿的一张彩色照片!陆玉的心便咚咚地跳起来,扬起头望着桃儿的身影喊了声;“桃儿……”
桃儿扭过身来向陆玉摆摆手:“我明天就回来……”
“咯咯咯咯……”四个女人一边走一边说这说那,不时发岀一串串笑声。
人高马大的秋兰嫂从来不甘寂寞,她敢在那些骚小叔们面前把白胖胖的奶子拖岀来,往人家脸上挤奶水,在三个姑娘面前什么话还说不岀口?
“玉娟妹子,嫂子告诉你一句话。”秋兰嫂说,“咱们别光想着给杏儿采香菇,你也得想想你们那位,别忘了给他寄些去。部队里肯定吃不到这玩艺儿,叫他们尝尝鲜嘛。这也显得你对他有感情,也不算咱姐姐妹给他溜须!让他吃着香的,到时候跟你亲嘴儿他得主动点儿。现在你要是不给他打进步,那小子要是走运气提了干没准儿把你当臭鸡蛋——甩了!”
“呵呵,要你这么说香菇可更值钱了!”大方的玉娟姑娘扬扬不睬地说,“实话告诉你,我们俩早商量好了,服役期满,回高老庄!”
女人们又是一阵银铃般的笑声。那笑声在云雾中飘荡,峡鸣谷应,悠悠扬扬。溪涧流泉迸击在岩石上,发岀叮叮咚咚的音响,仿佛大山听了女人们的悄悄话,在偷偷地发笑……
后面的桃儿被笑声从回忆中拉回到这高山的云雾之中。四个女人的笑声是那样爽朗,而她的心却如山一样的沉重、雾一样的郁闷……桃儿记得秋兰嫂也曾这样逗笑她。有一次,桃儿接到陆玉来信说他想把连队食堂伙食搞得更好些,让战友们吃得更满意。他想起了家乡的特产香菇和黄花菜,要桃儿在家里为他多采些寄到部队去。桃儿的好伙伴儿杏儿听说后,跟玉娟、姗姗、云子和秋兰嫂商议,大伙儿一起上山,帮桃儿多采香菇和黄花菜,既帮了桃儿,也是山里人对子弟兵的一点儿心意。香菇和黄花菜晒干后,桃儿要亲自送到部队去。临走时,秋兰嫂对桃儿说:“桃儿啊,嫂子嘱咐嘱咐你,到部队后可要手脚稳重点儿,在陆玉跟前不许你摸摸索索的,别把人家弄得走了魂儿。要是把饭做糊了,菜炒过了火,那些小兵蛋子可不好惹,不打肿你屁股算便宜你!”
桃儿的脸羞得通红,心儿却早飞到部队了。
桃儿来到部队后,把一大包香菇和两大包黄花菜交给了陆玉。陆玉高兴得猛地抱住桃儿,仿佛要跟摔跤似的。接着又在桃儿的嫩唇上像咬似的吻了一下,还说,那是他代表全连战友向她致谢……
桃儿狂跳的心好一阵才静了下来,便对陆玉说:“这些香菇和黄花菜全给食堂吗?”
“不给食堂给谁?”
“不给团长、政委们尝尝?”桃儿说,“在外这几年了这还不懂?将来,能提干吗?”
陆玉很固执,没听桃儿的话,桃儿心里很不高兴。
食堂的菜添了滋味儿,那些年轻的兵蛋子们都来感谢桃儿,这个给“军嫂”敬礼,那个给“军嫂”拍照片,还有的写了表扬“军嫂”的快乐顺口溜登在板报上。
桃儿在部队住了半个月。陆玉对她很好,照顾得很周到,桃儿感到无可挑剔。不过陆玉很守规矩,除了牵过她的手最高的表现形式就是吻了她的嫩腮和红唇。桃儿很感激陆玉对她的爱,但她又似乎不满足。她虽然没有对陆玉宣布全部禁区对他开放,但她还是希望他勇敢些。而陆玉却严格地、一丝不苟地管束自己从不越过“三十八度线”。好像他生怕一点火星就会燃起熊熊烈火……
桃儿从部队回来,回想这半个月陆玉给予她的甜蜜与和幸福感到距她的要求相差太远,她甚至觉得陆玉很“呆”气。
陆玉终于没有被提干,在部队当了几“伙头军”又回到了山沟沟里。
桃儿毫不犹豫地跟陆玉退了婚。
陆玉什么也没说。桃儿有自己重新选择的权力,他只是把桃儿那张照片还给了桃儿,并向她致歉:“照片的一角折损了……”
事情处理得很平静。桃儿却没料到她的好伙伴儿、好朋友杏儿竟对她袭来一阵暴风雨!杏儿竟骂她没良儿,骂她“现世报!”
一个月后,杏儿跟陆玉结婚了。
桃儿很惊讶,又觉得杏儿太幼稚……然而,现在杏儿却俨然以滨海市主人的身份邀请伙伴儿们去那个美丽的滨海市作客、游玩!
滨海市在对外开放的同时,也对农民敞开了大门,欢迎农民进城办个体经营。陆玉在部队当了几年“伙头军”,又攻读了那么多烹饪书籍,这回有了用武之地。跟杏儿一商量,小两口儿就进城了,在滨海市开了一个小小的“山珍餐馆”。小餐馆一开业,生意就很兴隆,没想到竟引来了市长!市长问了些情况,鼓励他们不但要把生意做好,还要逐步做大。报上还发了文章,说“山珍餐馆”给滨海市带来新风味儿……
玉娟她们接到杏儿的来信后,这些山里的女人们像女排在世界大赛中夺冠一样激动,她们为杏儿和陆玉感到骄傲!
桃儿的心里却别有一番滋味儿,仿佛生活无情地抛弃了她,自己就像一颗脱离轨道的星,倍感孤寂……她连晚饭也没有吃,躲在背人的地方独自伤心地痛哭。
晚饭后,桃儿爹要吸烟,掏衣兜时才想起邮递员交给他一封信,信是给闺女桃儿来的。他让老伴把桃儿喊进屋,将信递给了桃儿。
桃儿气咻咻地接过信,连看也不看一眼,狠狠地掷到地上!心里狠狠地骂:信!信!偏偏在这个时候有人给她来信,这简直是对她的嘲笑!桃儿收到过好几封来信,那些小伙子们把一封封信写得火辣辣、甜腻腻的,烦死人!
“这孩子,发什么疯啊!”妈妈把信拾起来,又送到桃儿面前,“不管是谁,人家好心好意的写信来,怎能不看一眼就扔掉呢?咋这么不懂事?看看再说嘛,不合适的咱不答应就是了……”
“有什么好看的!”桃儿没好气地从妈妈手里夺过信就要撕,无意中瞥了一眼信封上寄信人的地址;“滨海市xxx街山珍餐馆寄”——啊?杏儿?真是杏儿寄来的吗?桃儿急忙打开信封展开信笺,那娟秀的小字像一颗颗星光跳入她的眼帘——
“亲爱的桃儿姐姐,杏儿好想你呀……请到我们这里来吧,我们一起去观看大海。在大海面前,你会心胸大开、激情满怀,更加热爱生活……”
桃儿激动得一夜没有入睡,今天一大早她就悄悄地跟在玉娟她们后边上山采香菇来了。
东方的天际上放射岀耀眼的光芒,高高的山顶已涂上层层艳丽的金色。云雾渐渐地淡下去,在微风吹拂下,缓缓地流动,像被抖开的一片片、一缕缕轻纱。远山的轮廓朦朦胧胧,近山的树石隐约可见。已经登上梁顶的四个女子发现了桃儿,玉娟一边大喊一边挥手:“桃儿姐!快,快上来呀……”
桃儿走上梁顶。姗姗和云子一脸惊疑,秋兰嫂睁大了眼睛,不无讥讽地说:“哟!桃儿,你也采香菇啊?给谁采呢?”
桃儿知道,秋兰嫂因为她和陆玉的事仍有些气愤。桃儿没有理会秋兰嫂,绕过她的身后径自走到一块大山石前,双脚踏上去,默黙地向远方张望——雾,悄悄地消逝了,整个山川大地露出了本来面目,一碧如洗,显得格外清新。桃儿的心顿时感到无比豁亮,她仿佛看到了自己的过去和过去的自己,也看到了未来的自己和自己的未来……遥望那太阳刚刚升起的地方,她断定那旖旎的彩霞下面就是那个美丽的滨海市,杏儿和陆玉就在那里。那里有澎湃汹涌的大海,桃儿没见过海,此刻,她却在想象着大海该是怎样的壮观、怎样的迷人!她要到大海身边去,亲眼看看大海的气魄与胸怀,亲耳聆听大海激越的涛声,亲身体验大海涌动的节奏……
(原载《女子文学》1985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