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巴喇(故乡鸟趣)
(2018-12-15 19:28:33)
标签:
情感散文 |
分类: 原创散文随笔 |
“伯劳”,在我们老家一带都把它叫作“胡巴喇”。应该说胡巴喇是比较俊秀的,这种称呼确实有失恭敬。不过,有关文献记载它原来也不叫“伯劳”,它最初被称为“鵙”(读作“局”),也叫做“鴃”(读作“觉”),见于《诗经豳风》。庄稼人叫“胡巴喇”习惯了,你说什么“伯劳”他们根本不懂。
“胡喇巴”大小与铜嘴儿差不多,有一种传说,说“胡巴喇”是黧雀的奴仆,凡黧雀搭窝的大树附近一定有“胡巴喇”窝。“胡巴喇”窝大都搭在树的较低处,那窝也特粗糙,加之“胡巴喇”的鸣叫声粗憨,人们都说“胡巴喇”很“傻”。所以,老家人对某人做了傻事、蠢事,就说:“你呀,纯粹是个‘胡巴喇’!”
其实“胡巴喇”并不傻。汉才子曹植《恶鸟论》中说,伯劳有对“猎物曝尸”的习性,看来它是恨残忍的。另有说伯劳体虽小却极其凶猛,不但能治蛇而且能治服鹰隼!这样说来,伯劳不仅仅是残忍,而是一种英雄气概!
有一句比较熟悉的成语:“劳燕分飞”,“劳”就指的是“伯劳”,也就是“胡巴喇”。其典故出自南朝梁武帝萧衍(公元464~549年)的《玉台瓿咏》,其中《东飞伯劳歌》是这样写的:“东飞伯劳西飞燕,黄姑(牵牛)织女时相见。谁家女儿对门居,开颜发艳照里闾。南窗北牖挂明光,罗帷绮帐脂粉香。女儿年几十五六,窈窕无双颜如玉。三春已暮花从风,空留可怜谁与同。”“东飞伯劳西飞燕”(劳燕分飞)就成了夫妻、情侣分离各奔东西的代名词。
“胡巴喇”不但不傻,而且形象很美丽。伯劳种类较多,常见的有棕色的和灰色的,在我们老家一带居住的是灰伯劳。它的头呈流线型,眼部是一条斜长的黒色羽毛,如同女人涂描的眼影。嘴呈钩状,全身羽毛浅灰色,翅羽和尾羽均间有黑翎。其体态匀称,羽毛柔细,非常洒脱。据说许多养鸟人已把伯劳做为观赏鸟饲养,我想,故乡人也该为胡巴啦“正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