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目中的音乐教师
(2014-07-20 10:50:34)
标签:
育儿 |
分类: 感悟反思 |
从事音乐教育工作已经近20年了,虽然成功夹杂着艰辛,欢笑伴着泪水,但我一直深深地热爱我的音乐教育工作。
今天,当我看到网站上“我心目中的体育(音乐、美术)教师”《泰山教育》征稿启事后,看到邹局长对音、体、美老师提出的具体要求后,我更加的欣喜,我深切地感受到领导对我们这些薄弱学科的关怀和期望。作为“老教师”,我抛砖引玉,结合自己的教育经历,谈一谈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音乐教师?
首先,确立思想。思想是行动的指南,作为音乐教师必须确立“我的学科很重要”的思想。在现实的学校工作中,音乐教师没有考试压力,不用批改作业,经常是被别的老师羡慕的学科,但同时“小三门”“副课”的帽子也被戴到了头上,慢慢地,音乐老师们开始产生一些消极的情绪,进而影响我们的音乐教育工作。
记得刚分配工作的时候,一说是专职的音乐教师,其他老师都觉得不可思议,音乐也用专职的?以前都是语文、数学老师们的第二职业,不就是教唱歌吗?还用专职的?不仅如此,学生也表现出对音乐学科的不屑,请假的、迟到的、用音乐课补作业的等等。时间不长,我就开始感觉不舒服了。我当时就下定决心,一定要改变人们对音乐学科的看法,一定要让孩子们喜欢上音乐课。
从那以后,我就和其他任课教师商定了一个我认为很重要的事情,那就是谁也不能在我的音乐课上留学生。当然,在交流的时候,我是委婉地把自己的真实想法告诉了我的同事们,他们也很理解。因为他们看到了我为上好音乐课所做的准备,他们感受到学生对音乐课的喜爱。
如果你想得到别人的尊重,你要先学会自尊。同样,如果你想让别人对你的学科有足够的重视,你自己首先要重视。“我的学科很重要”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对自己学科的认可和自信。
其次,制定规划。在最初几年的音乐教学中,有一些问题是我不得不面对的:为什么学生五年的音乐学习,就像黑熊掰玉米,掰一个,掉一个,最后,留在记忆中的只有最后的一个玉米?
通过不断地探索实践,我找到了问题的症结,那就是缺少一个清晰的、明确的学科规划。“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整个小学阶段,要通过音乐学科培养学生的哪些能力?传授给学生哪些知识?哪些音乐素养是小学阶段应该具备的?等等……作为音乐教师应了如指掌,做的心中有数。
当有了一个大的规划后,再把具体的年级规划、学期规划制定出来,这样,在教师的心中就有了一套详细的规划体系,从事音乐学科教学的时候就不会失去方向了。
然后,完善技能。作为音乐教师,自身的专业技能就是自己的“铁饭碗”,能不能在课堂上挥洒自如,能不能赢得学生的赞誉,很多时候是要看教师自身专业是否精通。
记得上师范的时候,我们的专业老师就告诉过我们:不论以后做什么都不要丢掉自己的专业。我一直把老师的话记在心上,毕业后,一直没有放弃对专业的学习。期间,有在市艺术馆的学习经历,有在市歌舞团的学习经历,再就是利用节假日到济南自费学习专业知识,先后师从山东师范大学的留女童教授学习钢琴,山东艺术学院的闫惠芳教授学习声乐,在自己的努力下,2002年6月经过层层选拔,我代表泰安市参加了全省音乐教师基本功比赛荣获一等奖,并于11月份代表山东省参加全国音乐教师基本功比赛荣获二等奖。
有一项调查,学生喜欢什么样的音乐教师?其中,有一项就是教师专业水平的高低。经常听到学生说“陈老师,您唱的真好听”、“老师,这首《牧童短笛》您练了多长时间?”“老师,您的伴奏弹的真熟练……”。 自身专业的发展,对我的课堂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这期间是没有捷径的,必须要刻苦练习,技能从量变到质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所以,有时间就去练专业,这点很重要。
最后,落实育人。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音乐教育的本质是关注学生本体,从学生的当下出发,着眼学生一生的发展和幸福。作为音乐教师应遵循“人”的教育规律,尊重、平等的对待每一名学生,用爱、用心、用情去滋养学生的心田。
就在我刚刚送走的毕业班里,有一个很特殊的学生,他的妈妈得了重病,爸爸经常不回家,他在班里是出了名的捣蛋鬼,不是和同学打架就是上课捣乱,影响老师的正常讲课。我刚接过这个班的音乐课时,也很头疼。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在观察他,寻找和他交流的机会。有一次,还没有打铃,我来到他们班,一进门,发现他正在嚼一根绳子,我走过去,拍了拍他,他惊恐地看着我,我趴在他耳边,小声地说:“绳子放在嘴里可不卫生啊,你别吃绳子了,陈老师有糖,下课跟我来,我给你糖吃。”他立刻吐掉了嘴里的绳子,我冲他伸了伸大拇指。整节音乐课,他都在认真听讲,我及时在同学们面前表扬了他,通过他快乐的表情,可以看出他这节课的心情有多愉快。下课后,我带他到办公室,让他自己挑了一块糖,我对他说:“糖多好吃啊,以后可别再嚼绳子了。”他不好意思地点了点头。后来,我慢慢地感受到,他的一些不好的行为,其实是为了引起老师和同学们的关注,在他的内心有一个被爱、被关心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之后,我经常和他交流,了解他的思想状况,我私下对他说:“有想不开的事,就来和陈老师聊聊,咱们是好朋友。”他很信任我,经常和我讲班里的一些事,其他老师对他的评价啦、同学之间相处的不愉快啦等等,每次,我都静静地听他说,然后和他一起好好分析事情的原因。最终,这名学生有了不小的改变。他的班主任老师对我说,她对他现在的表现很满意,没想到他会转变这么快。我在想:我尽力了,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我尽了自己应尽的义务。
在众多优秀教师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相同的特质,但又是各有各的不同。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我的梦想就是做一名普通的“园丁”,遵循每一粒种子的自然成长规律,用音乐的养料,让他们绽放出绚丽的花朵,成就多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