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苏祠
2023-09-18 20:33:40
标签: 三苏祠 苦难是文学家成长的源 逆境是文学家进步的阶 有感悟就有收获 既来之则安之
三苏祠距离成都近80
公里,说远不远、说近也不算不近。参加完朋友儿子的婚礼,已经是两点左右,两点半我们打网约车去眉山,一个半小时到达三苏祠,在此停留两个小时,五点半左右我们再打网约车返程。
去三苏祠,是我事先想好的。之所以选择去这里,无外乎两点原因:文人嘛多少人都喜欢苏东坡,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和阅历的增加,越来越喜欢;这些年吃苏东坡饭的人越来越多了,她(他)们的造势,不能不说对我有影响。
这次去三苏祠有点仓促,打车费用也花的多了一点,但一路顺利,最关键的是有所感悟,有感悟就有收获,有收获就没白去。
但凡有所造诣的人,无论名人,还是伟人,家庭条件都是不错的,都是富裕之家。因为这样可以提供三个条件,有钱花、有书读、有人带,保证其成才。苏轼就是生长在这样一个家庭。
三苏父子充满亲情,并且是和谐的。父亲苏洵做两件事,一是身体力行,靠行为影响,二是因材施教,他早看出了苏轼的直率直言的性格特点,在起名时就有所寓意、有所指向。当然了母亲对苏轼的影响是大的,苏轼的品行是母亲培养的。苏辙比苏轼柔和,弟弟敬重大哥,经常劝诫和疏导大哥的心理,资助大哥的生活。苏轼的也深爱着弟弟,凡是有机会总要和弟弟见面,寂寞难耐时,以诗文表达思念之情,以书信保持联系。
苦难是文学家成长的源泉,逆境是文学家进步的阶梯。如果苏轼顺风顺水,官越当越大,他应该不会成为艺术家。以我的经验,苏轼性格的坦荡、直率,当不了大官,我们有相通之处,这也是我越来越想追随他的原因。
苏轼思想前一阶段主要是儒家的,逆境中吸收道家和佛家思想,他变得通透了,人的适应能力有了进步,更为主要是在诗词和书法上有了更大进步,形成了自己特有的风格。
苏轼能够随遇而安,能够既来之,则安之,并且不闲着,有所发明有所创造。苏轼聪明智慧,是一个多面手,他的成长应验了触类旁通、融会贯通两个成语的寓意。由此,成为栖息多领域的大家。
注:本作品属原创,未经作者同意转发和引用,必依法追究。
三苏祠
三苏祠距离成都近80 公里,说远不远、说近也不算不近。参加完朋友儿子的婚礼,已经是两点左右,两点半我们打网约车去眉山,一个半小时到达三苏祠,在此停留两个小时,五点半左右我们再打网约车返程。
去三苏祠,是我事先想好的。之所以选择去这里,无外乎两点原因:文人嘛多少人都喜欢苏东坡,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和阅历的增加,越来越喜欢;这些年吃苏东坡饭的人越来越多了,她(他)们的造势,不能不说对我有影响。
这次去三苏祠有点仓促,打车费用也花的多了一点,但一路顺利,最关键的是有所感悟,有感悟就有收获,有收获就没白去。
但凡有所造诣的人,无论名人,还是伟人,家庭条件都是不错的,都是富裕之家。因为这样可以提供三个条件,有钱花、有书读、有人带,保证其成才。苏轼就是生长在这样一个家庭。
三苏父子充满亲情,并且是和谐的。父亲苏洵做两件事,一是身体力行,靠行为影响,二是因材施教,他早看出了苏轼的直率直言的性格特点,在起名时就有所寓意、有所指向。当然了母亲对苏轼的影响是大的,苏轼的品行是母亲培养的。苏辙比苏轼柔和,弟弟敬重大哥,经常劝诫和疏导大哥的心理,资助大哥的生活。苏轼的也深爱着弟弟,凡是有机会总要和弟弟见面,寂寞难耐时,以诗文表达思念之情,以书信保持联系。
苦难是文学家成长的源泉,逆境是文学家进步的阶梯。如果苏轼顺风顺水,官越当越大,他应该不会成为艺术家。以我的经验,苏轼性格的坦荡、直率,当不了大官,我们有相通之处,这也是我越来越想追随他的原因。
苏轼思想前一阶段主要是儒家的,逆境中吸收道家和佛家思想,他变得通透了,人的适应能力有了进步,更为主要是在诗词和书法上有了更大进步,形成了自己特有的风格。
苏轼能够随遇而安,能够既来之,则安之,并且不闲着,有所发明有所创造。苏轼聪明智慧,是一个多面手,他的成长应验了触类旁通、融会贯通两个成语的寓意。由此,成为栖息多领域的大家。
注:本作品属原创,未经作者同意转发和引用,必依法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