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七彩童年里的些许阴影
封面上,后方的那座山就是“妖怪山”。画面上那三个狼狈不堪逃向我们的孩子,暗示我们,你的心中也有座妖怪山。妖怪是别人吗,不是,妖怪就在你的心中,是你自己。
两边的树与草丛形成了一个拱门,好比一个隧道,孩子们向我们跑来,寓意孩子们从“现实中的妖怪山”逃向了“心中的妖怪山”。
封面上的小妖怪
烧焦的痕迹
http://mmbiz.qpic.cn/mmbiz/pbxwuU47WldyxzBuIA4fdA8K4h4L6ibvia50ScR08GyPJWeJKn5S49efMiaMibqgcNY34H1tSFDdSqm0cJPs9VRzhA/640
逆行的汽车
http://mmbiz.qpic.cn/mmbiz/pbxwuU47WldyxzBuIA4fdA8K4h4L6ibviav79fRha6ub8Co9TGtohZcT2QFUkCcDQlBr6ReQMkdXnzLX10pZxXng/640
变成妖怪的夏蝉
三条自我救赎之路
合一的道路:心灵的拯救
我觉得,这故事中写得最好的一笔,恰恰是孩子们看到同伴被妖怪抓住,吓得转身就跑,一直逃到山下。
我们看到过不少童话,在写孩子需要做出重大牺牲,需要把自己日夜不离的最心爱的东西永远送给别人,包括遇到从未见过的可怕场面时,常会“毫不犹豫”地做出各种壮举。这样的“壮举”往往并不感人。
因为这不像孩子的行为,也不合乎孩子的心理。那类描写其实大都是从现成的概念出发,而并不是从孩子的实际生活出发的。本书中的孩子一直到事发之前都不相信真会有妖怪现身,他们毫无心理准备,事情陡然生变,他们的恐惧和逃跑正是本能的应急反弹,他们自己也没法解释。
© 著名幻想小说作家彭懿,
在9号“原创十年 甘之如饴”首发式上演讲的部分内容。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