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红色大衣背后的故事

(2009-02-18 00:42:35)
标签:

余治莹

安娜的新大衣

安妮塔洛贝尔

分类: 余治莹说童书

                             红色大衣背后的故事

 

 

     打开内页,首先入目的是一幅房屋几乎全毁的怵目惊心图画,而屋里竟然还有住户,一个女人站在危楼上,向街上的小女孩打招呼,这对母女正是书中的主角人物。这幅画点明了她们所处的背景,一个因战乱而导致家破人亡的时代,也点出她们生活的环境,满目断垣残壁,到处萧条拮据,正是一个悲惨的世界。

    这是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一个故事,由于妈妈没有钱为安娜买一件大衣,于是,她用所剩的一些东西换来羊毛,并得以请人纺纱织布,最后裁成一件红大衣。

在书中,藉由一幅幅描绘详细的图画,我们知道了做一件大衣所需的材料及制作过程:先剪羊毛纺成纱,染色后再织成布,然后裁剪车缝做成大衣。让小读者了解大衣的制作过程有多种含意,首先,了解做成一件物品,是需要众多材料与人力完成的,这就是分工的必要性。其次,凡事多了解过程,将有助于逻辑思考,更可体认「一箪食一瓢饮当思来处不易」,才会珍惜资源。

    此外,这本书更蕴含着几波思维,由于身处战后,各地资源短缺,安娜的妈妈采用以物易物的方式,或换取羊毛,或换取代工,虽然有点回到初民时代的交易方式,不过突显出人情的温馨可贵,牧场主人、纺纱老婆婆、织布阿姨及裁缝爷爷或许并非真的需要金表、台灯、项链或茶壶,但每个人都热情的答应了交换条件,且及时完成。相对于战争的残酷与伤害,作者借着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间还是有温情的。如果人人发挥热情,就不会烟硝四起了。 

    在故事前段,由于大战刚结束,商店都空荡荡的,什么商品也没有,可是经过一年休养生息,又恢复了生机。在故事结尾,安娜走过一家家的商店时,我们看到的繁荣热闹的景象,店里摆满商品,大家又有能力回到商店消费。唯有和平与安定,我们才能过着衣食无缺的生活,反之,如果烽火连连,大家就会度日如年了。

    安娜的大衣的制作过程,从春天剪羊毛开始,到夏天纺纱,到秋天织布,到冬天缝制,几乎花了一年的时间,最后正好赶得上让安娜在圣诞节的时候穿上新大衣。圣诞节象征欢乐来临,苦难过去,未来将是充满希望的日子。圣诞节当天,安娜和妈妈邀请所有参与做这件大衣的人一起来过节,欢乐的气氛,温馨的感觉,大家都一致认为这是长久以来最棒的圣诞节。和平的日子真的来临了。

    画家安妮塔是个著名的画家,曾经荣获许多大奖,很擅长掌握情感的散发,营造淡然有情的气氛,她的笔触及用色并不大胆明亮,而是在细腻的笔法下,柔和的色彩中,逐渐酝酿情感,看她的图画,有如喝矿泉水般,在无色无味中,竟然品尝到似有若无的甘甜。在本书的前蝴蝶页,画的是安娜穿着过小的蓝色大衣,一张正面,一张背面,蓝色色调黯淡,象征灰涩。后蝴蝶页则是画安娜穿上红大衣的正面图与背面图,红色色调明亮,代表温馨喜气。如何从苦涩一路走来转成明亮,在这前后的蝴蝶页中,正述说着一件大衣的制作过程及背后隐含的意义。安妮塔的图画有很强的说故事力,光看一幅幅的连续图画,已经可以说出完整的故事。更何况为了传达那个时代的生活即景,安妮塔收集许多资料,一一入图,从图画中,我们彷佛回到过去,看见她们生活的困顿,也欣见她们的努力,更感染她们的欢乐。

    这是一个述说战后的故事,全篇没有抱怨,没有气愤,有的只是淡淡的哀愁与无奈,不过,我们却能从字里行间及图画当中深深体会战乱的日子有多么愁苦,以及大家如何含莘走来。但愿,我们永远不要经历战争,永远喜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